一品红灰霉菌抗病性筛选及其防治研究
2017-09-14程东美方小稳张志祥劳子良
程东美++方小稳++张志祥++劳子良
摘要: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测试了5个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品种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抗性,并以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病的毒力,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抗性测定结果表明,SL属于高抗品种,SLW属于中抗品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硅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对一品红灰霉菌有较高的活性,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6.55、9.33、12.77和13.40 μg/mL;盆栽结果表明,250 g/L醚菌酯悬浮剂对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最好,防效为83.19%,明显优于其他供试杀菌剂。
关键词: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抗性测定;杀菌剂;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6-307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6.019
Screening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Euphorbia pulcherrima to
Botrytis cinerea and Its Control Research
CHENG Dong-mei1,FANG Xiao-wen1,ZHANG Zhi-xiang2,LAO Zi-liang1
(1.Department of Plant Protection,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2.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Pesticide and Chemical Biolog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 Five cultivars of Euphorbia pulcherrima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ir resistance to Botrytis cinerea,and the toxicities of 11 fungicides and pot experiment on B. cinerea were tested. The disease resistance tests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in vitro showed that SL was highly resistance cultivars and SLW was moderate resistance cultivars. The results of toxicity showed that the EC50 of flusilazole,kresoxim-methyl, fludioxonil and pyraclostrobin on B. cinerea were 6.55,9.33,12.77,and 13.40 μg/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pot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field efficacy of 250 g/L azoxystrobin SC was 83.19% and obviously higher than other tested fungicides.
Key words: Euphorbia pulcherrima; Botrytis cinerea;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fungicide; field efficacy
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又名圣诞花、猩猩红、墨西哥红叶等,原产墨西哥,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木本花卉。作为西方圣诞节用花,一品红在欧美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一品红的产值列欧美盆花植物的第二位,日本、荷兰、丹麦、英国、德国等国家的一品红产值也均在盆花前10位。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美国和欧洲一品红的产量均在1.2亿盆左右。在中国,由于一品红苞叶红色,具有喜庆气氛,符合人民审美要求,消费群体大,一方面作为家庭装饰的盆花,另一方面大量一品红以组盆方式用来装点宾馆、写字楼、会场等公共场所[1];一品红还是重要的切花,可用于制作花篮、花圈及插花作品;一品红的销售季节长,通过花期调控,在国庆、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都能出售[2],使销售季节绵延近半年。因此,一品红成为中国盆花发展最快的种类。1998年全国的生产总量约50万盆,1999年120万盆,2002年500万盆,2005年1 200万盆,2007年1 800万盆,目前的产量已经超过2 000万盆,并呈现持续上扬的发展态势。据业内人士估计,在未来几年,中国的一品红产量每年仍有10%~30%的增长空间[3]。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一品红的整个生长季都可能发病,是一品红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病菌可引起叶片、花器、插穗腐烂和茎部溃疡[4],在冬季苞叶变色期间,发生尤其严重,一旦遇阴雨绵绵、潮湿寡日照,往往防治困难[5]。在广东地区,一品红灰霉病发病率较高,4~5月扦插的插条茎、叶均可表现症状,11~12月则以植株上部幼嫩枝叶和苞片感染为主,其中以1~4月發病最为频繁,尤其是重瓣花品种发病重[4]。一品红灰霉病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合理密植和降低湿度等措施在生产中使用不多,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较少。本研究测试了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选育的5个一品红品种的抗病性,并测定11种杀菌剂对灰霉病的毒力,以当前广东省种植最为普遍的品种金奖为对象,比较4种杀菌剂对灰霉病的盆栽防治效果。endprint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植物 供试一品红品种有HH(红荷)、HHW、SL(闪亮)、SLW和金奖,其中HH、SL是新品种,是以威望为母本,金奖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室内接种试验的所有供试一品红苗均由东莞市花卉种子研究所提供。大田试验的一品红种苗品种为金奖,由广州怡华园艺有限公司提供。
1.1.2 供试菌种 一品红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分离自东莞市花卉种子研究所提供的感病一品红植株,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植物病理研究所分离鉴定。
1.1.3 供试药剂 400 g/L氟硅唑乳油,美国杜邦公司;50%异菌脲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50%卉友(咯菌腈)悬浮剂、250 g/L阿米西达(醚菌酯)悬浮剂、50%绘绿(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0 g/L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50%润泽(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德国巴斯夫公司;50%速克宁(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400 g/L嘧霉胺悬浮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不同品种一品红对灰霉病的抗性测定 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每个一品红品种选3株苗(苗高10 cm,盆径7 cm),每株苗分别从上、中、下3个部位摘取叶片,共摘取9片叶。叶片以清水冲洗,酒精擦拭干净,晾干,备用。用直径为0.6 cm的打孔器将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生长5 d的灰霉菌打成菌丝块,每片叶接种2个菌丝块,接种后将叶片置于9 cm的培养皿中,于25 ℃条件下保湿培养,于处理后连续调查叶片的发病情况,一品红灰霉病的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叶片病斑较少,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30%;5级,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31%~50%;7级,病斑很多或融合成大斑,病斑面积占整个面积的50%以上。
1.2.2 品种抗性的划分方法 参考朱丽梅等[6]的方法,以病情指数为基础,采用相对抗病性的方法评价其抗病程度,根据相对抗性指数进行抗性划分。
病情指数=∑(发病级值×各级病株或病叶数目)/(样本总数×最高发病级值)。
抗性水平分为免疫(I)、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相对抗性指数:免疫(I)为1.00,高抗(HR)为0.70~0.99,中抗(MR)为0.40~0.69,中感(MS)为0.20~0.39,高感病(HS)为<0.20。
相对抗性指数=1-相对病情指数;
相对病情指数=鉴定品种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品种平均病情指数(以病情指数最高的品种为对照品种)。
1.3 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菌的毒力
杀菌剂活性筛选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7],将田间推荐使用浓度稀释50倍作为预备试验浓度,根据预备试验的抑菌率结果,确定毒力测定的浓度范围。以无菌水将药液配制供试浓度稀释50倍的母液,然后分别取1 mL母液加入到50 ℃左右的定量(49 mL)培养基内,倒3个平板,使平板内药剂浓度为供试浓度,待平板凝固后在平板中央接入供试菌丝块。对照以无菌水处理。处理后放入培养箱,25 ℃培养,定期测量对照及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求得毒力回归方程、抑制中浓度EC50和相关系数r。
1.4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期间(2014年4月8~22日),温度为17~31 ℃,有5 d为阵雨转多云,其余皆是阴天或阴转多云,微风。
1.4.1 一品红的种植 试验选用的一品红为金奖的8~10叶苗,2014年3月25日由广州怡华园艺有限公司提供,种植基质为泥炭土,植株置于带纱网的大棚内,按常规栽培方式管理。
1.4.2 杀菌剂的处理方法 取定植一周的盆栽一品红,将配制好的杀菌剂溶液用喷壶均匀喷在植株叶片上,喷至叶片上有水滴滴下,喷药2 d后,接灰霉菌,7 d后进行第2次喷药处理。每个浓度设3次重复,每重复10盆一品红苗,各小区间隔20 cm以上,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1.4.3 一品红灰霉菌接种物的准备及接种处理 将菌种无菌操作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8 ℃培养箱培养7 d,用无菌水清洗,配成1×106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0.1%吐温),在第一次施药后2 d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施于一品红植株,至叶片有水滴流下为止。喷洒孢子悬浮液处理后的一品红植株按正常栽培方式管理。
1.4.4 病害统计及杀菌剂防效 分别于处理前、杀菌剂处理后3、7、14、21 d调查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统计病害情况,按“1.2.1”灰霉病的分级标准统计病害级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相对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品红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性
供试的5个品种离体叶片人工接种灰霉病菌后的发病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一品红对灰霉病的抗病性差异明显,未发现完全免疫品种。5个品种可分为3种抗病类型,HH、HHW和金奖的发病率分别为75%、100%和100%,病情指数分别为0.75、0.64和0.71,相对抗病指数分别为0.25、0.36和0.29,属于中感品种;SL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分别为50%、0.11和0.89,属于高抗品种;SLW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分别为63%、0.37和0.63,属于中抗品种。
2.2 離体接种条件下一品红不同品种的病情发展动态
对离体接种灰霉菌的一品红品种进行病情系统调查,其病情发展动态见图1。由图1可知,中感病品种HH、HHW和金奖发病早,病情发展速度快,发病重;抗病品种SL和SLW发病晚,病情发展缓慢,发病较轻。随着品种抗病性的增强,发病速度和病情指数逐渐降低。endprint
2.3 几种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菌的毒力
11种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菌的毒力见表2。由表2可见,氟硅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一品红灰霉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6.55、9.33、12.77和13.40 μg/mL;其次为啶酰菌胺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31.31和32.65 μg/mL;多抗菌素和苯醚甲环唑再次之,EC50分别为61.31和114.86 μg/mL;嘧霉胺、嘧菌酯和腐霉利的毒力较差,EC50均大于200 μg/mL。
2.4 几种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菌的盆栽防效
4种杀菌剂对一品红灰霉菌的田间防治效果见表3。由表3可知,药剂处理后21 d,250 g/L醚菌酯悬浮剂对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为83.19%;其次为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咯菌腈悬浮剂,防效分别为68.53%、43.7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400 g/L氟硅唑乳油;400 g/L氟硅唑乳油的防效显著低于其他药剂,为25.86%。
3 小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一品红品种对灰霉菌的抗性是相对的。在同等发病条件下,一品红灰霉菌的发病速度和发病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HH、HHW和金奖的相对抗病指数分别为0.25、0.36和0.29,属于中感品种;SL相对抗性指数为0.89,属于高抗品种;SLW的相对抗性指数为0.63,属于中抗品种。而在离体接种条件下,中感病品种HH、HHW和金奖发病早,病情发展速度快,发病重;抗病品种SL和SLW发病晚,病情发展缓慢,发病较轻。
氟硅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在室内毒力测定中对一品红灰霉菌表现较高的毒力,其次为啶酰菌胺和异菌脲,多抗菌素和苯醚甲环唑再次之,嘧霉胺、嘧菌酯和腐霉利的毒力较差。250 g/L醚菌酯悬浮剂对灰霉菌的田间防效最好,其次为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咯菌腈悬浮剂,而氟硅唑400 g/L乳油的防效则最差。这可能与新型杀菌剂醚菌酯具有保护、治疗及提高植株免疫力等综合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 苏家乐,俞 菊,梁国华.一品红转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27(3):87-89.
[2] 曾青群,吴悦宏.一品红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J].汕头科技,2009(1):53-54.
[3] 李 畅,苏家乐,陶 俊.现代温室一品红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38(6):273-275.
[4] 刘基显,赖尚海,范 武,等.一品红主要温室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西南园艺,2006,34(6):50-51.
[5] 郭红娜.一品红灰霉病的防治[J].植物医生,2008,21(2):30.
[6] 朱丽梅,胡凤荣,罗凤霞.不同百合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鉴定[J].植物保护,2010,36(3):148-151.
[7] 徐漢虹.植物化学保护学实验指导[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