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7-09-14贺玉文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读图教师教学

贺玉文

摘要:地图被看做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是探究地理知识的主要工具。经常使用地图能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发挥重要意义。借此,笔者就地图教学围绕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效率,丰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学制简易地图,用图技能的培养以及地理课程理论教学结合当地实际五点展开有效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圖教学;应用

引言

地图作为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作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工具,地理的教学离不开地图。以地图为基点,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记忆地图来记住一些地理知识。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地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条理性。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地图教学呢?本文针对如何使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更充分、合理、有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进而增强学生的地图能力和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并为改进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效率

地图是一种记录地形和地理事物的图表,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首先,要学会读图,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地图语言是关键。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名、比例尺、方向以及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是读懂地图的基础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和结构。也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在观察地图时,首先要注意看清图名,知晓地图的主要内容。接着,再阅读图例、注记与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此外,读图时也要选定恰当类型的地图,根据要求获取有用信息。例如,在指导学生探究“亚洲的地形特征”时,要先选择“亚洲地形图”,之后再去分析亚洲有哪些地型类型等。在分析某地气候特征时,要指导学生学会读气温曲线变化示意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从中找出关键信息,抓住关键性数据,这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读图效率。

二、丰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教材,导致内容的丰富性不足,因此,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更利于指导学生学习。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公转”内容时,鉴于该知识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准确困难,逐渐失去学习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电子地图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先用地图定位所在城市的坐标,再将其放大到中国地图上,再放大到地球之上,接着再将其放到太阳系中。在出现太阳系后,画面中的地球则会随之转动,通过观察,学生们很快会发现地球在围绕太阳做周期运转,这种运转方式就是公转。这种形式的讲解更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地球公转的含义,地理知识也变得更直观、易懂。极大地降低此节知识的学习难度。

三、学制简易地图

简易地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去勾画地图。教学中,用最简单的笔画在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地绘出所需要的示意图、简图,也可以结合所教内容边讲边画,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地理简图展开教学。结合所教内容在黑板左上角用圆圈绘出铁路干线交汇点,再用直线条连接成为铁路干线;先标注全国铁路枢纽中心——北京,接着,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再用直线相连,说明该线路的名称。讲述一条干线,画出一条,画完南北铁路干线,再画东西铁路干线等。待所学干线画完后,师生再一起去熟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整节课氛围活跃,对提高地理课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可以说,学好地理地图,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思维能力。

四、用图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用图技能是学好地理课的基础。地理教师:教授知识,教学生绘制地图,掌握用图技能。古人曰“左书右图”,充分说明了地图与地理学科间的紧密性。通过培养学生的用图技能,能够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效率。比如,可加强地图专题训练,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柱状图、线状图、扇状图、饼状图等。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地理统计图标的绘制与分析,帮助他们建立敏感的数据理解能力。学生要对地理事物的数据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统计图标的绘制,最后,也才能通过对自身统计图表的分析建立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这一阶段学生也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而且还提高了自主探究知识的意识。

五、地理课程理论教学结合当地实际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扮演着重要角色。地图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有力工具。但是,地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终究还是理论层面上的,并不是实践意义上的。因此,当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时,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这样,他们获得知识的积极性才会更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讲学,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与地图知识,在更接近自然更靠近研究的环境中,加强对实际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际地形地貌进行绘图,在绘图的过程中,要及时引导点评学生的绘图方法和技巧,错误之处要及时给予纠正,这样做,既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顺利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得力工具,地图对分析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经常应用地图实施教学,不但有助于学帮助生分析和掌控所学的地理知识,还能够有效推广和优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促使学生构建现代化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够提升他们对知识的转变能力。除此之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用图以及绘图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地图综合运用能力。这既能体现素质教育对地理学科的要求,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海芳. 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1):51.

[2]孔雪芹.换一种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6(9):133.

[3]严方寅.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3):75-7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图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读图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读图
读图
美育教师
读图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