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代会如何召开

2017-09-14吴天适南方周末实习生张鑫晔

南方周末 2017-09-14
关键词:中央委员列席中纪委

南方周末记者 吴天适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鑫晔

除了接受履职培训,党代表从当选到党代会召开之前,还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做,十八大代表就提前阅读了即将提交大会表决的党章修正案(草案)。

每个党代表都领取到三张颜色不同的选票,分别写着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名字,名字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如果同意就不用做任何记号,如果不同意就画圈,弃权就打叉,选票边上还有“另选他人”一栏。

南方周末记者 吴天适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鑫晔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对于执政党和国家来说,这次大会都是本年度头等重要的政治盛会,不仅关乎着共产党的未来,也影响这个国家的下一步。

通过党代会这一平台,党的意志将得到凝聚,并实现新的人事更替。如此重要的会议,其代表如何选出?会议议程如何进行?史上历次会议有何异同?南方周末记者通过采访、梳理,力图提供一幅党代会的真实图景。

党代表提前看党章修正案

跟五年前十八大于11月召开相比,不少人都觉得“十九大提前了”。事实并非如此,改革开放以后,在11月召开的党代会只有十六大和十八大,而十三大、十四大、十七大都是在10月召开的,十五大则于9月召开,比这更早的是十一大和十二大,召开时间都在8月。

在召开时间上,十九大并无特殊之处。倒是出席的代表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300人,比十八大增加了30人,虽然人数增加,但增幅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小的一次。

中共党史上,只有二大、四大、六大和十大的党代表人数,少于上一次,二大的代表只有12人,比一大时还少1个。另外14次党代会的代表都比上一次有所增加,改革开放以后,增幅最大的是十三大,比十二大时多了391人,其余几次增幅都在100人以内,十九大增幅最小。

这2300位十九大代表由40个选举单位分别选出,包括31个省份、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几次党代会的代表选举单位都是38个,到十八大时才增加到了40个,但开会时的代表团仍是38个。

代表的选举过程可谓“上上下下,反反复复”。以江苏省为例,该省共选出了69名十九大代表,但全省各基层党支部第一次推荐的人选就多达38164人,此后经过三轮遴选后,确定了90名初步人选推荐人选。

据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报道,今年3月,省委组织部向中组部汇报了这90人的情况,经中组部同意进行公示后,又召开了省委全会,从中确定了80人作为候选人预备人选。之后再次上报中组部,待批复后才提交省党代表会议进行选举。

为了防止“带病提名”,江苏省委组织部还就中管干部以外的人选征求了省纪委的意见,6月30日,69人被正式选出。与上届相比,江苏省出席十九大的代表“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其候选人中,基层一线代表比例提高了4.6%,工人代表比例提高11.1%,农民工代表从1名增加到3名。

按惯例,党代会召开前要对这些新当选的基层和一线代表进行履职培训,目前尚未见到对十九大代表进行履职培训的公开消息。不过从对十八大代表的培训来看,各代表团培训的时间和内容有所区别。

“我们开会前进行了党性教育。”十八大中直机关代表团的一位代表说,2012年9月17日下午,中央党校中直分校通过《真情在线》党性教育课,对参加十八大的一线代表进行了培训,邀请了井冈山时期革命先人王佐、曾志、江冶华3人的孙辈,讲述他们与爷爷、奶奶的故事。

十八大召开之前,天津市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十八大代表履职培训则持续了两天。军队出席十八大的基层和一线代表,则被安排到上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此外还走访了诞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除了接受履职培训,党代表从当选到党代会召开之前,还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做,十八大代表就提前阅读了即将提交大会表决的党章修正案(草案)。

《中国共产党章程》自中共二大正式通过后,已经过多次修改,如十三大规定了差额选举,十四大明确不再设中顾委。十八大则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目前,十九大的各项工作都按照10月18日开会作日程准备,不过准确地说,这还只是个建议时间,最终要由10月11日召开的十八届七中全会来作决定。

十一大以来,只有十三届党中央召开了9次中央全会,其他每届中央都召开了7次全会,作为每届“压轴”的七中全会,议题之一就是根据政治局的建议决定下一次党代会的召开时间,同时还要讨论通过下一次党代会的报告和党章修正案。

召开中央全会时,如果中央委员出现缺额,那么就要递补。即便七中全会结束时离下一次党代会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递补工作仍然要做,十七届七中全会就递补了两位候补委员为中央委员。

七中全会结束时,各省的书记、省长一般也不再回去,而是留在北京与即将赴京开会的本省代表会合。代表们报到后,中央领导人按惯例会分赴驻地看望、慰问。十八大召开前,习近平看望了中直机关代表团的代表。

忙碌的大会前一天

代表们报到后,就算进入“党代会时间”了,真正忙起来则要到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天,这一天要开若干个重要会议。

2012年11月7日,也就是十八大召开的前一天上午,各代表团在驻地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是当天第一个重要会议。

会议传达3天前闭幕的十七届七中全体会议精神和十八大报告起草与党章修改工作的说明。这次会议还有一个使命是选举代表团团长。就31个省份代表团而言,通常是“一正一副”,由书记担任团长,政府首长担任副团长。

每个省除了书记和省长,副书记、组织部长以及纪委书记成为党代表的几率也很大。有些省份设了2名副团长,另一人就是省委副书记,但如有省内正省级干部是党代表,往往就由后者担任副团长,十八大召开时,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河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都是各自所在代表团的副团长。

为保证代表团这一临时组织有效运行,各代表团还设秘书长一职,如果省委副书记不是副团长,一般都担任秘书长,如果副书记兼任了副团长,则由组织部长出任秘书长。

上午选出了代表团团长,下午所有代表都要集中到人民大会堂,召开预备会,这是当天第二个重要会议。

党代会开幕前举行预备会的做法始于中共六大。此后除了十大,历次党代会都要先开预备会,七大的预备会开了2天,八大预备会的时间最长,一共开了14天,并与七届七中全会套开。从九大开始,每次预备会的会期固定是半天,十五大起,预备会的议程开始固定,包括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名单、大会主席团名单和大会秘书长名单,以及通过大会秘书处工作任务、机构设置及大会议程。

十八大预备会是在胡锦涛主持下召开的,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并确定了大会秘书长。审查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时任中纪委书记担任,分管党务工作的政治局常委通常都担任秘书长,十八大的秘书长就由习近平担任。

列席与特邀的区别

十八大召开时,列席的党内人员有314人,他们分为三类,包括不是十八大代表的十七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以及不是十八大代表、特邀代表的原中顾委委员,还有就是曾经列席过十七大的部分党内老同志,以及其他人员,如副部级单位的负责人等。

列席十八大的还有147名党外人士,有现任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主席和在京副主席,以及无党派代表人士,此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京常委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也受邀列席。作为礼节,党外人士列席时都入座贵宾席。

历史上,不同时期党代会列席人员身份的差异很大,一大、三大至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其中五大还邀请了国民党要员谭延闿、徐谦、孙科出席。八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不仅邀请了国内党外人士列席,还邀请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参加大会,他们和中国的民主党派人士一起向大会表示祝贺。

从十三大开始,列席人员的构成开始固定,直到十八大都保持基本一致。党代会历史上,十三大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邀请境外记者参加、差额选举中央委员都是自那次开始。安排特邀代表也是从十三大开始的,与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不同,特邀代表与正式代表是享有同等权利的,都有资格成为主席团常务委员。

能成为特邀代表的都是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特邀代表一般参加中直机关代表团的活动。出席十六大的特邀代表是40人,十七大、十八大都是57名,去年11月,中组部负责人公开表示“中央将确定一部分已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党员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大会(十九大)”。

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盛会离不开乐曲,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宣布十八大正式开幕,全体代表首先起立奏唱国歌。

在党代会开幕和闭幕时奏唱乐曲的做法始于三大,那次瞿秋白在会议结束时带领大家高唱《国际歌》,此后历次党代会开、闭幕时都会奏唱乐曲。闭幕时常奏《国际歌》,但开幕时选用的乐曲却几经变换,十一大开幕时演奏的是《东方红》,闭幕时演奏了《国际歌》,十三大、十四大在开、闭幕时都选用了《国际歌》。从十五大开始,奏唱的乐曲开始有定制,一直到十八大,都是开幕时奏国歌,闭幕时奏《国际歌》。

奏唱国歌之后,大会又宣布为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在党代会开幕式上安排默哀这一环节已延续多年,但提法有所变化。

从十六大开始,到十八大开幕时的表述一致都是:“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已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默哀过后,就进入了每次开幕会的“重头戏”——上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通过报告里的提法,可以看出党的主张和意图。

从二大(当时是中央局)开始,每次党代会开幕时,中央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都要向大会作报告。不过“报告”的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二大到四大称“工作报告”,五大称“政治与组织的报告”,六大至十一大称“政治报告”,从十二大开始至今一直沿用了“报告”的叫法。

讨论十八大报告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8日下午和9日全天,这两天代表们也讨论了选举办法。

到了大会的第三天,也就11月10日,代表们开始讨论中纪委工作报告和党章修正案。不过,当天下午代表们还在讨论时,大会主席团召开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已将话题切入党代会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人事选举。

在这次会议上,大会秘书长对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作了说明。

为了这份名单,中央早在1年前的2011年7月,就已派出干部考察组,对中央委员会和中纪委委员候选人选进行考察,到2012年6月结束,持续整整1年。

干部考察组考察组长一般都是由在职或刚退出一线岗位的正部级干部担任,每次出发之前,由中央换届办确定小组组成人员,组长、副组长的搭配每次都要重新组合。

一年内,中央先后派出59个考察组,考察范围包括31个省份和130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机构、在京中央企业。中央军委也派出了9个考察组,分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大单位进行考察。

考察组到省区市考察时,首先会商省级党委主要领导,按1∶1.5到1∶2的比例,提出考察对象初步名单,此后召开省级党委全委会和全委扩大会,对中央委员会和中纪委委员考察对象初步人选进行一次投票,不同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不再列为考察对象。

中央政治局对考察人选经过多次讨论,最后才形成了交由大会主席团说明的名单。

从大会第四天开始,各代表团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和中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进行酝酿,“酝酿时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思考,不与其他代表互相讨论。”据一位十八大代表介绍,大会秘书处给每个代表都发了一个册子,上面写明了每个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可以在上面做记号,但册子只在会议室里看。

经过一天酝酿,进行到大会第五天时,开始差额预选中央委员和中纪委委员候选人,差额率分别是9.3%、8.5%。候补中央委员候选人的预选工作是在第六天进行,差额率为11.1%。预选结束后,选举的第一阶段结束。

同一天,也就是11月13日上午,预选结束后,十八大主席团紧接着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对预选结果进行汇总,通过了候选人名单(草案),并提交给各代表团在当天下午继续酝酿,等待正式选举的到来。

11月14日上午9点,十八大召开全体代表会议,以鼓掌通过的方式确认了监票人和总监票人名单,监票人在检查了票箱、统计出席的总人数之后开始发放选票。

每个代表都领取到三张颜色不同的选票,分别写着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名字,名字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如果同意就不用做任何记号,如果不同意就画圈,弃权就打叉,选票边上还有“另选他人”一栏。

11时27分,胡锦涛宣布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选出了205名中央委员、171名候补委员和130名中纪委委员。

接着,大会闭幕。代表们至此已经完成了此行的各项任务。

11月15日上午,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选出新一届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当天下午,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代表们见面、合影后,代表们才陆续踏上返程,他们的“党代会时间”正式结束。

猜你喜欢

中央委员列席中纪委
中纪委“皮一下”
列席不能只坐听
为列席人员立规,好!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报告
中央委员九成是文科
李大钊的中共二届中央委员考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