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之前提探微
2017-09-14黄诗博
摘要:牟宗三在《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一书中,梳理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脉络,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他提出哲学是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依靠普遍性和特殊性,牟宗三给中西哲学会通以基底和途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牟宗三比较哲学的前提,依靠这一前提,牟宗三寻找到中西哲学会通之交点——生命和自然概念,并从康德哲学入手比较中西方哲学。普遍与特殊,自然与生命正是牟宗三中西哲学的前提,并且决定了比较的方法与结果,因此不能够忽视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之前提。
关键词:牟宗三;比较哲学;新儒家
在二十世纪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工作中,牟宗三先生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牟宗三意图通过翻译、评述康德三大批判,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等著作,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会通。此意在于寻找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共通之处,发掘从中国哲学进入西方哲学之途径。在牟宗三进行中西哲学会通比较时,首先预设了两个前提。一是哲学真理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使得中西哲学能够放在同一个平台进行比较,且中西哲学都有其各自擅长之领域,并不存在一方对哲学的垄断。中国与西方都有哲学,使得中西哲学会通存在可能。二是围绕着“自然”与“生命”这两个概念,中西哲学都进行了大量阐述。中西哲学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二者之会通有径可循。围绕这两个前提,牟宗三对中西哲学进行分判与会通,最终构建起道德形而上学。本文以《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为依托,通过分析和反思牟宗三所认为的中西哲学会通的前提,来重新看待中西哲学能否会通这一旧题。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
牟宗三在《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中开篇即提到,哲学是文化的核心,中西文化会通之关键是哲学之会通。牟宗三认为中西哲学会通的根本性条件在于哲学具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哲学是面向真理的学问,哲学中的概念和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同时真理是普遍的。因此哲学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同时,牟宗三所认为的这种普遍性是相对的普遍,这一点上与科学绝对的普遍是不同的。科学的真理性牟宗三称之为外延真理,是面向自然且不依主体而改变的,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民族和生命的;哲学的真理性牟宗三称之为内容真理,系属于主体,和本民族的精神和个体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哲学在东西方有不同显现,在每个哲学家身上也有不同的显现。由此可以看出牟宗三认为的哲学普遍性中是夹杂着特殊性的,而这种特殊性是每个民族特质所决定的,哲学的普遍性是概念和观念的总体普遍性,既哲学面对的问题是普遍的,但每个民族关注的焦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特殊的。
牟宗三之所以将哲学视为相对普遍的,是因为在牟宗三的哲学观中,他视生命为哲学最根本概念。牟宗三在书中提到“这种真理的普遍性不同于科学真理,只能通过个体生命来表现,但同时又为生命所限制。”①因此在牟宗三哲学体系中,生命这一概念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是生命规定了哲学,哲学显示了生命。这与西方哲学传统有了很大出入,一方面传统西方哲学以形而上的本体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如黑格尔等,认为哲学真理是具有绝对普遍性的,以西方哲学概念考察中国哲学。这在牟宗三看来都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是追求绝对的普遍而忽视了哲学的特殊性,失去了哲学应有的精彩。可以说牟宗三的哲学观是一种实践哲学观,因为他认为的哲学是和民族、生命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与生活和现实挂钩。牟宗三在后面虽然把自然和生命同时列为中西会通的两大概念,但其实牟宗三是将生命置于自然之上的。他进行会通的主要工作就是用生命概念理解西方哲学。因此可以看出,牟宗三从康德进入西方哲学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康德是第一个把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放到同一维度上研究的西方哲学家。
牟宗三肯定哲学特殊性的同时,也肯定了从哲学特殊性进行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他认为“中西哲学是可以会通的,但各可以保持其本来的特性。中国的保持其本有的特色,西方的也同样保持其本有的特色,而不是互相变成一样。”由此可以看出牟宗三是不承认存在一个普世哲学的,而是仅把哲学当作一种生命的展现形式来对待。中西哲学样态之不同,其本质是民族和生命之不同。若站在牟宗三的角度看来,哲学的特殊性是高于普遍性的。因为在牟宗三看来,是生命决定哲学,不是哲学决定生命。这就导致了牟宗三所谈的普遍性是没有力量的。中西哲学都是真理下的两个独立领域,只是同样贴上了哲学的名字,这就好像物理和化学都是科学,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分别成为科学的两个具体门类,两者之间的联系仅仅是二者都是科学。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中西哲学在具体问题上很难进行会通,所能进行的会通也只可能是向上寻找二者的共同基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共同基底只能是决定哲学样态的因素和中西哲学共同面对的真理域。这两者在牟宗三看来是重叠的,只有生命既是影响哲学的重要因素又是中西哲学所共同面向的真理域。因此牟宗三的中西哲学会通也是从生命这个概念展开的。
二、生命——中西哲学会通之途径
牟宗三認为可以用自然与生命这两个词来概括中西哲学主旨。他认为:“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文化的重点,其关心的是自然或外在的对象。”②在牟宗三看来,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没有自然观念,西方哲学没有生命观念,而是说由于哲学起点的不同,造成了哲学发展脉络的不同。自然和生命同被牟宗三列为中西哲学的核心,但在《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一书中有七章的篇幅是在讨论康德关于主体和智的直觉等与生命有关问题,只有三章是在探讨现象与经验等与自然有关的问题。虽然并不能将篇幅的比例理解为关注程度的对比,但篇幅的多少可以从侧面反映牟宗三对两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因此可以说在中西哲学的会通中,牟宗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生命概念之上。这样做必然有其道理,其一是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对自然问题关注较少,对数理逻辑等并没有发展到学问的阶段,只需要大胆承认中国在自然观念和科学观念的不足即可,不应进行牵强附会的对比;其二是生命作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的观念,能够给西方哲学予以很大的补充。故牟宗三是想从中国文化核心之处进入西方文化以寻求普遍性的理解,给中西哲学建立起交流与互补的通道。另外生命能够成为中国哲学关心的重点,是伴随着历代知识分子不断累积的。生命不仅是作为哲学的研讨对象存在的,更现实的是生命作为真实的存在影响着文化。在牟宗三看来唐代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朝代,其唐诗是无法被模仿的,因为它是生命强度的体现。生命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儒释道三家的性理、玄理、空理皆是对生命意义的阐释,因此生命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endprint
牟宗三对西方哲学了解颇深,他对罗素、维特根斯坦、怀特海、海德格尔等人均有所研究,但他把康德列为中西哲学会通的焦点。一方面是因为牟宗三认为康德是西方哲学集大成者,康德之前人物都汇归到康德之上,康德之后人物都出于康德。另一方面是因为,康德对生命也有很多阐述,并且把生命置于与自然相同的地位。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的分类方式,牟宗三将西方哲学分为三大传统,一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传统,二是莱布尼茨、罗素传统,三是康德传统。牟宗三认为莱布尼茨和羅素传统的贡献在于推进了逻辑哲学体系,形成了符号化的逻辑体系。但罗素的经验主义实在论是没有超出康德的讨论范围的。不仅无法推翻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反而不得不把其作为默认的哲学前提。牟宗三把康德的观点归为经验的实在论和超越的观念论。这二者是对贝克莱哲学疑问的很好解答,后世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也没有超出康德的论证范围。因此康德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家,中西哲学的会通必然要从康德入手。另一方面,将实践理性放置到与理论理性同一维度上,康德是西方哲学第一人。在康德之前,虽然也有对道德问题的讨论,但是位于道德本身层面,没有把道德归于主体理性能力。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历来有对生命的道德能力的认识,因此从这一点上康德和中国哲学是天然的接近的。同时,牟宗三也认为中国哲学在物自身和智的直觉等问题上,对康德是有补充和超越的。康德否认人具有智的直觉,而中国哲学则认为人具有智的直觉的能力,如佛家的一心开二门,并且这种论述不是胡说,而是有理有据的哲学论证。中国哲学能在这里与西方哲学进行真正的会通,而不是在自然处风马牛不相及。因此,牟宗三选定康德哲学作为中西哲学会通的焦点。
三、由前提看会通之意义
牟宗三通过康德在多个维度上进行了中西哲学比较。在一元论与二元论问题上,牟宗三认为康德的二元论具有不彻底性,这是因为康德二元论是纯理性思考出来的,而中国哲学历来主张的人与自然统一的一元论是靠实践出来的。因此中国哲学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在智的直觉与本体的问题上,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所谈的心是无限的,而康德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具有智的直觉。儒释道三家所谈的心都是具有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依据正是人具有实践理性。人能够通过实践来追求道德上的完满,进而达到成圣,实践理性赋予了人达到道德完满性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哲学本质上认为人有成圣之可能,所以一定承认人具有智的直觉。牟宗三在《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进行了诸多此类的比较,本文不多进行列举。
这样的分析和比较是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的主要成果,其方法是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放置到同一平台,寻找二者都涉及和提到的领域进行疏通,这样做有其积极的成果。他给中国哲学学者一条进入到西方哲学的路径。但在笔者看来,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仍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他预设了两个哲学,虽然他提出了真理是普遍的,但他同时又说哲学是被个体生命所影响的,本质上是特殊的。显然他是把特殊性置于普遍性之上,普遍性仅仅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是哲学。这种普遍性的意义是及其微小的,更多的作用是将中国哲学置于哲学这个位置之上。另外他认为是由生命和文化决定了哲学,哲学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虽然哲学是文化之精华,但其只是生命的一种展现形态,除哲学外生命仍有其他多种展现样态,哲学在形而上学那里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展现生命,而人的感性层面活动并未进行比较。这使得哲学比较并不能完全展现中西文化、生命之差异,而这在牟宗三看来才是影响哲学的根本。因此,若按照牟宗三的思路,他的会通是不彻底的会通。
综观牟宗三选择康德作为中西哲学会通之焦点,有其合理性。但将康德与整个中国哲学进行比较又有其不合理之处。哲学式的比较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比较,这一点上牟宗三比较康德思想与儒释道三家思想是没有问题的。但牟宗三用的是整个中国哲学进行比较,这个中国哲学是不断发展的流水,而康德却是静止的,这就相当于用王阳明来比较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一样,是不具有对等性的。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具有代表性,康德之后皆出于康德,这是没有问题的。可康德之后,西方哲学传统的发展与转变,康德却是没有体现的。如谢林、黑格尔等人并不否认人智的直觉的存在,这在康德是没有体现的。因此仅就拿康德代表整个西方哲学进行比较是具有片面性的。按照牟宗三的思路,哲学比较应该是按照中西整体生命文化发展的脉络进行比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康德之上。
参考文献:
[1]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C].台湾:学生书局,2014.
[2]王兴国.称理而谈:牟宗三哲学方法论探要[J].中山大学学报,2011(6):97-110.
注释:
①牟宗三著.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M].学生书局,2014年.第7页
②牟宗三著.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M].学生书局,2014年.第18页
作者简介:黄诗博(1992-至今)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学生,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