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审旗
2017-09-14谢艳丽
谢艳丽
沙漠——听到这个字眼,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沙丘相连、驼铃叮咚的景象。然而当我们驱车进入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时,却是满眼翠绿,完全没有“连绵沙丘无穷尽,浩瀚大漠不见边”的景象。“全国画报走进内蒙古”乌审旗摄影采风团,带我们走进了绿色乌审、文化乌审。
绿色乌审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毛乌素沙漠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南大门”。
几十年前的乌审旗风沙肆虐,牧草不长。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约合250万亩)的乌审召,流动沙丘占54%,可利用牧地仅占1/3,而且被大小沙丘分割成零星小片牧场。植被稀疏、牧草不佳,经常遭受风、沙、旱、涝、寄生虫、醉马草六大自然灾害的轮番袭击,造成病多与草缺。1958年,社队领导包荣和宝日勒岱带领乌审召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铲除醉马草,打响了草原建设第一仗。紧接着,进行了治沙、修渠排涝、围建草库伦、打井整地、植树种草等建设项目。1964年开展牧业学大寨运动以来,乌审召人以大寨为榜样,提出了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树、要料、要畜的口号,掀起了以治沙为主攻方向,以草库伦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建设新高潮。先后共计治理流动沙丘24万亩,栽种成活的高杆树有100多万株,新建苗圃366亩,造林治沙所需要的树苗实现自给。所以现在的乌审旗基本看不到大片的沙漠,植物覆盖率很高。我们惊叹于乌审旗人民治沙还牧的决心与毅力,震撼于这种“人定胜天”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的改造与治理,如今的乌审旗已经成为绿色乌审,不仅有效治理了本地的生态,也减少了风沙向其他区域肆虐的强度。
在位于乌审旗图克镇北部的巴音淖尔草原,我们看到了望不到边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巴音淖尔草原,境内天然草原、沙漠、湖泊分布广泛,水草相连,自然风光独特,牧户沿湖居住,民族民俗文化深厚。一望无际的草原,湖光潋滟、水天一色,景色蔚为壮观,正值夕阳夕下,万道霞光映射着广阔的草原,片片云彩被余晖镶上了一条条金边,一群群牛羊闲适地或吃草,或饮水,组成一幅田园牧歌、淡然悠沅的面面。
文化乌审
乌审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举世间名的“鄂尔多斯(河套)人”的故乡。
美丽的萨拉乌苏河一带,绿草茵茵,绿树成荫,竟然隐藏着古人类的秘密,这里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河套人的发祥地。河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5万至3.7萬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在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等人发现并且发掘了这个文化遗址。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并称这一旧石器时代文化为“河套文化”之后,又相继有许多新的发现,最后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在河套人的遗址,我们惊叹于一片片峡谷绿地,眺望过去,联想起远古人类的神秘行踪,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乌审召的那达慕传统比赛项目——走马。“走马”不同于跑马,类似于人类的“竞走”,技术要求很高。据说有的马匹动辄几万元,贵的还有十几万元的。骑手们骑在马上英姿飒爽,神采奕奕,马儿奔过之处,尘土飞扬,尽显草原本色。
为深入考察蒙古族传统文化,行程的最后两站参观了蒙古文图书出版印刷博物馆和具有代表性的高正胡热呼敖包。
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出版印刷博物馆位于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希里嘎查南部,是由别速惕氏阿拉腾毕力格、哈斯毕力格兄弟俩投资创建,以中国蒙古文图书史、印刷史、现代经典出版物和蒙古族作家手稿为主题的小型综合型博物馆。同博物馆一起的还有毕力贡仓蒙古文祭书馆和蒙古族文人馆。祭书馆以祭奠图书为主,兼展览鄂尔多斯地方文献。文人馆陈列着近当代蒙古族文人的图片资料、作品选、全集等。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原为人工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书敖包由刻好毕力贡仓蒙古文书馆所藏图书名称的山石垒成,以此表示牧民对文化的崇敬和虔诚,故命名为“书敖包”。于2010年农历4月13日,乌审召五世博格多活佛热布丹道尔吉,应别速惕氏阿拉腾毕力格、哈斯毕力格兄弟俩的意愿亲手修建,并定于每年农历4月13日为祭祀日。
而高正胡热呼敖包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尔嘎查境内。相传在13世纪,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亲征西夏取得胜利,在此欢庆胜利、表彰功臣,撤离时为了纪念胜利而修建的一座敖包。该敖包设在海拔1468米的现乌审旗最高坡梁之上,故而称之为高正胡热呼敖包。相传高正胡热呼敖包受拜近800载,主祭世代相传。2016年6月,高正胡热呼敖包荣获“内蒙古知名敖包”称号。
三天的走访,我们对乌审旗有了新的认识,它已经不再是我们想象的毛乌素沙漠的样子,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大地。在这片土地上蒙古族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牧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欣欣向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