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
2017-09-14李满春
李满春
2017年6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指出,廖俊波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朴实而深邃,反映出廖俊波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反映出他与党员干部群众“努力干一起干”的优良作风。他不愧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
开会、下发文件、领导讲话是党政机关运行的基本方式,该开的会一定要开,该下的文件一定要下,该讲的话一定要讲。值得重视的是,廖俊波“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诠释了“现场”和“会场”的关系,因为“现场”比“会场”能更全面精准地掌握党员干部所思所想所愿所急,更能深度把握工作的难点重点热点焦点。经常“在现场”,能让“在会场”更有质量更有效率,形成“在现场”与“在会场”的合理摆布和良性循环。这是转变作风的试金石,是抵御“四风”的分水岭,是服务人民的动力源,是科学决策的蓄水池,是实干善干的风向标,是检验本领的大考场。
廖俊波2015年曾经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这一荣誉与他“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紧密相关。他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时刻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带头深入贫困村蹲点调研,分类推进精准扶贫,坚持“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政和县3年多时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万多人,连续3年进入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这就是“在现场”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的“成绩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一标准体现在廖俊波身上,就是坚持领导是公仆、是工具、是服务。廖俊波坚持“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就是践行党的宗旨,打掉官气接地气,彻底转变作风,自觉地做人民的工具;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的标准。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廖俊波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又一詮释。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广泛向廖俊波学习,其中,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更加值得学习。要深入学习他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人民群众的“土地”上,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加油干,始终做到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