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要素初探
2017-09-13赵德富
赵德富
在古代中国,文人一向有游学之风,既要读书,又要行游,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孔子56岁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考察各地风土人情,宣传礼乐文化,堪称世界研学旅行的先师和典范;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佛经也流芳千古;李白和杜甫也是游历了祖国名山大川才写出中国诗歌的巅峰之作;沈括自幼随父到处游历,成年后四处游学,才著有《梦溪笔谈》;徐霞客在游历中学习研究写下了《徐霞客游记》。在欧洲17世纪兴起了“大游学”运动,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都崇尚“漫游式修学旅行”,起初是年轻人一到中学毕业,便被送往外国旅行,游学者一边游历名胜古迹,一边学习社交艺术等,并逐渐形成风气,后来修学旅行成为知识阶层和社会上层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代“修学旅行”一词则源于日本,自明治维新时期开始鼓励研学旅行,政府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国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每年则要在世界范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
随着2016年11月,国家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的印发,各地逐步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国内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正在逐渐兴起和推广。但是,研学旅行必须依托活动基地才能实施,研学旅行活动基地是用以开展研学旅行的,基地所在地必须具备各类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腾冲市为例,在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时必须考虑到以下要素。
一、基地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地的中心地位和各种要素的多样性,便于学生一站式体验。腾冲和顺镇位于县城西南4千米处,全镇国土面积17.4平方千米。明代洪武年间,和顺的先民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和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古老的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与外来的南亚文明碰撞融汇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宽容。在和顺,古老的民居建筑和纯朴的民风、传统民俗,一起历经600多年的风雨,奇迹般的保存到现在。这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在和顺小巷里,设有滇商馆、走夷方馆、和茶坊、土锅酒 、扯丝糖、皮影馆、铁匠铺、古法造纸馆、翡翠大王家乡、木雕馆、织布坊、总兵府。在龙潭边,耸立着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他的《大众哲学》与《哲学与生活》两本书,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丰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长期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哲学教科书。1千米外还有腾冲市职教园区的玉雕加工实作体验区,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立德树人及综合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有利于设计研学旅行的精品线路,有利于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研学空间。对参与者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有较好的适宜性,利于管理,便于研学。
二、基地建设必须融入社会,增进学生社会角色体验和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腾冲市内有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来凤山抗战遗址、高黎贡山抗战遗址等多处抗战教育基地。其中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全园(馆)面积53 300平方米,年接待观众均达130多万人次,是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凭吊、進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众多专家学者了解抗战文化、从事抗战研究的重要载体,社会影响较大。2005年11月国殇墓园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8月,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2014年8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予滇西抗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相邻地区还有松山抗战遗址、杨善洲林场等。
三、基地建设必须融入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的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文化知识,树立正确文化观念。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腾冲形成了以和谐、和顺为核心内涵和以开放性、包容性为基本特征的腾冲文化。留有众多史迹,诸如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高黎贡山西麓的“蛮酋古城”—罗古城、罗密城,狼牙山的“西京城”等“土圩子”;明清时期为“威定边疆”所设的“八关九隘七十七卡”,古永隘、明光隘、滇滩隘以及槟榔江沿线的“上七卡”“中八卡”和“下十卡”“得胜雕”;发生了“马嘉理事件”“甘稗地之战”“腾越辛亥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曾养育过抗英民族英雄李珍国、左孝臣,辛亥革命人士李根源、张文光,抗日县长张问德,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云南地下党领导人之一的杨青田等一大批民主主义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以及文教界名流李曰垓、寸开泰、寸树声,工商界巨子王少岩、伍集成等知名人士,可谓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已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佤族清戏、皮影戏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玉雕、和顺民间歌谣、扬琴、皮影靠子制作、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5项。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四、基地建设必须融入自然,在旅行体验中学习锻炼,培养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进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腾冲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特色鲜明。有国内唯一的火山、地热相结合的地质遗迹景观区,景观组合度好、集中度高、观赏性强;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圈”、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A级保护区的高黎贡山;有A级旅游景区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4个,民族特色旅游村2个:和顺古镇、北海湿地、叠水河瀑布、云峰山、国殇墓园等景区景点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相邻市县有保山风光、允燕佛塔、姐勒佛塔 、瑞丽边贸街、瑞丽大盈江等。此外,腾冲“全产业融合”、城市休闲、乡村休闲、文化创意、体验式、户外运动、养生养老、医疗健康、边境、房车自驾、航空等十大旅游项目产品正发展壮大,被列为“全国全域示范区”。正规划建设大珠宝、陶艺、刺绣、抄纸、根雕等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和建设国家级影视拍摄基地。
五、基地建设必须考虑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腾冲是云南乃至中国从陆路通往印度洋最短的必经通道。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千米,距缅甸密支那200千米,距印度雷多602千米,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腾冲猴桥口岸与缅甸甘拜地口岸对接,居于要冲地位。腾冲机场已开通至西双版纳、丽江、西安、深圳、成都、重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航班。机场改扩建及口岸机场建设项目正在实施,开通国际航线后,距缅甸曼德勒空中直线距离约400千米、仰光900千米,距泰国曼谷1200公路,清迈900千米,距印度加尔各答1000千米,距孟加拉国吉大港700千米,基本可以打造形成1小时航空圈。昆明至腾冲已通高速公路,与相邻地州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已贯通。腾冲至缅甸密支那的二级油路已建成通车;从密支那到达雷多后,可直入印度腹地和孟加拉国,是我国距离南亚最近、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和重要的能源输送通道。
六、基地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保障措施,为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保驾护航。要建立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建立相关制度,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不断总结推动,为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提供组织保障。要设置专门的研学旅行服务机构和人员,负责研学旅行课程教学和生活服务保障,采取聘用一部分专职人员和一部分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办法,建设师资团队和后勤服务团队。要将研学旅行基地和深化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突出课程性,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和培养目标,加大科研力度,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等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要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安全保障举措,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安全责任和安全岗位管理,保障安全。要加强项目建设经费的申报及落实,将研学基地运转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研学基地教学与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