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科语文教学中涵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途径

2017-09-13邓宇萍

青苹果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途径重要性

摘要 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当前各种民族矛盾、民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兼具人文性与思想性的预科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开阔文化封闭心态方面,以儒家修身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汉文化和西方近现代以“人道、人权、民主”为中心的人文文化的精神特质都有着新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必要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充分补充、完善二者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民族教育;预科语文;涵养人文精神;重要性;途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总体上和谐、稳定。但近年来,少数极端民族主义分裂分子打着人道主义、人权、民主的幌子,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成规模的暴力恐怖破坏活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创,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为什么极少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却能够鼓动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到破坏活动中去?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文化自我封闭心态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有从源头——教育上来解决。民族教育是民族素质提高、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肩负着初步奠基少数民族人才学识、智识、见识健康养成的重要任务。而兼具人文性与思想性的预科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就责任重大了。但目前我国预科语文学科建设存在着方向上的偏离与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等问题。由于民族教育的教育群体具有特殊性,基本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村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有些学生甚至连汉话都说不利落,因此长期以来,它不像普通教育,侧重研究人类教育的共性方面,民族教育首先解决的是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基于此种原因,预科教育的语文学科建设长期以来把重点定位在以听、说、读,写为载体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上,侧重其工具性,属于智力教育,忽略其人文性、忽视道德教育、人格教育。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所谓涵养人文精神,就是体现出的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培养人健康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使人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据此,人文教育不仅不应该从预科语文教学中抽离,反而在文化冲突的现实背景下,更具进行文化调适的重大意义。

基于自然、历史等多方原因,我国各民族文化文明发展程度不一, 文化的“先天性”决定了各种观念、思维、价值标准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从而在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既能够较好地传承本民族文化,保持着文化的独异性, 又能够接受和适应现代文明熏陶, 是民族预科办学的重要目的。针对少数民族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文化调适的现实需要,以儒家修身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汉文化的人文精神特质在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方面,无疑有着新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学经学更是中国人文化性格中的最重要的优势基因。儒家理论中主张的做人原则、治世理念、生存体验、生活智慧、精神境界、性格修养诸多理论中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如儒家修身理论的要旨是尊重人、爱人,对人要有仁、义、礼、诚、信;个人的价值要通过对家庭、社会的作为来体现,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负责、尽义务,作为社会成员要在尽忠报国、利济苍生方面有所作为。为达到这些目的,要“克己”“修己”“约己”“治性”“正心”,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这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人乐群精神。“从历史作用看,儒家修身理论长期处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主导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敬业乐群的美德;舍身取义、急赴国难、维护统一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明、执法如山、爱民利民的官德政风;中国在世界享有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与儒家修身理论的倡行密不可分”。 预科语文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地从传统汉文化中充分汲取以上营养成分,对预科生进行健全心智、开阔心胸,涵养人文情怀,培养和谐健康的人格。

另外,近年来,台独、藏独、疆独、港独打着现代文明社会的救世观念——人权、自决权做口号,势力有所扩大。可见,人权、自决权有着全球的宣传作用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感召力。民族教育者们不必忌讳这两个词,更不要在这两个词面前心虚。恰恰相反,我们要与时俱进,大胆吸收现代社会诞生的各种好思想、好观念,高举人道主义、人权、民主的鲜艳旗帜,与各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做斗争。因为如果能够充分对西方人文文化精神的本质进行认知,了解其真正内涵和实践准则,人道主义、人权、自决权、民主反而正是反对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的最有力武器。试想,当一个人懂得了人权、人道、民主等文明观念的真正内涵和实践准则,还会被当做杀人工具残害生命吗?如果了解了历史上民族地区农奴制、等级制的残酷真相,还会助纣为虐,反历史潮流而行了吗?……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开阔文化封闭心态,接受充分的、全面的、客观的西方人文文化教育,就不会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一知半解地被别有用心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蛊惑了。

据此,未来的预科语文学科建设应当充分重视传统汉文化人文精神、西方人文文化精神的介绍与引入,首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改革的方式,在教材内容上加入相应内容的优秀作品,教学者有意识地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其次通过组织选修、演讲、办报、社会实践等形式结合社会现状研究,在联系实际中延伸课堂人文教育。在课外辅导时,引导学生自觉自发阅读相关资料,兼及涉猎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风俗学等,引导学生站在一定高度来解读人类、人性、社会生活世态,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文化熏陶。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认同和吸纳,涵养学生科學的、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养成清醒独立的分辨意识和思考能力。具备了这些要素,民族学生就能够充分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具备认识、理解、容忍、吸收多种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养成理智与成熟的多元文化包容与研究心态,相信学生就能够顺理成章地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出发,客观辩证地评判本民族的传统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继承本民族文化中健康优秀的方面,摒弃某些反人性的、落后不文明的方面。从而成为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意识的现代文明人。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让这些接受了现代人文文化熏陶洗礼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将来能够带领本民族人民走向更加健康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建萍,邓宇萍,柳霞.人文教育——历史与现实的反思[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09).)

[2] 刘端,卜爱华.民族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民族预科语文教育[J].民族论坛(学术版),2011(10).

[3] 任淑媛.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定位与教学模式建设改革实践[J].安徽文学(学科园地),2009(06).

[4] 陶君,吴晓娟.如何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神州,2012(29).

(作者简介:邓宇萍(1975-),女,四川西昌人,西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途径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