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9-13李艳华
李艳华
摘 要:以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校企共建教学资源、联合培养学生、共同指导学生实习,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和挂职锻炼,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重,培养出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 应用化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b)-0210-03
现有的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后就需要“上岗再培养”的情况。然而在协同创新体系下,可有效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协同创新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出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2)有利于企事业单位招聘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3)进一步拓展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1 协同创新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如何改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各高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协同创新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一个很好地改革方向,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
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成熟,积累了不少经验。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2]。
然而我国协同创新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较晚。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与滑铁卢大学合作,是我国最早实行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1988年,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在上海西服厂等单位建立了基地,实施“三明治”式的教育改革[4]。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理念,积极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形成协同战略联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三方的多元化合作,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5]。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和5月召开的“‘2011计划工作视频会议”都将“协同创新”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013年4月,首批14家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从2012年起,湖南决定实施“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和建设了一批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
2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的学科[6]。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化学专业,此专业是为数不多的既可授理学学位又可授工学学位的专业之一[7]。应用化学专业是大都是以四大化学为基础课,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设置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表面精饰、电化学等方向方面的专业课。由于不同大学设置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背景不一样,其专业方向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方向设置偏重于核药物化学、超分子化学与材料、新能源与材料、核环境化学等;北京化工大学偏重于应用电化学与防护技术、精细化学品合成、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应用、液晶合成与应用等方向;华东师范大学偏重于绿色功能材料、质量监测和化学制药3个方向;东华大学偏重于精细化学品、功能高聚物和生物应用技术等方向;我校偏重于表面精饰和精细化工两个方向。由此可见,不同高校在应用化学的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方面有所不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湖北大学等诸多高校进行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如湖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行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体现了新形势下“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8]。协同创新教育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升级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3 协同创新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3.1 目标
以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实现长沙学院与协同单位的资源共享,在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下长沙学院应用化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2 内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邀请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湖南湘江关西涂料有限公司、广东惠州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思科技、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广泛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吸收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对课程体系构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引入教学体系,对原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突出科学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优化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内容,构建实训与实习相结合、通用岗位能力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覆盖学生学习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endprint
(3)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的教学方法改革。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总结企业生产典型案例,采用案例式、参与式、探究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开展微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改革。
(4)共建教学资源。
①聘请高校和企业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到学校担任兼职导师,为学生主讲专业课程及企业文化课程,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②与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训中心。
③以学校课程资源和企业的技能资源为基本单元,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
(5)实施“双导师”制。
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学术创新为主导的学校导师和以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应用创新为主的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学生,共同指导学生实习,选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共同指导毕业生设计(论文)。
(6)培养“双师双能”教师。
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选送部分教师到企业单位接受生产实践、专门技能的训练。同时,支持教师考取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主持、参与应用技术课题研究,逐步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重。
3.3 总体实施方案
项目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由项目主持人确立整体研究方案,并调查、论证,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本项目研究分别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具体负责,将任务分工到人,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交流,总结经验。项目实施方案具体过程为以下几方面。
(1)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成立由学校骨干教师和高校、企业专家教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科学研究等重要事务进行评价、咨询和指导。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邀请高校和企业专家教授参与修订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保證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3)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与高校和企业密切配合,邀请高校和企业专家教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理念,充分采用参与式、案例式、探究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管理与评价。
在整个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与评价始终由学校与协同单位共同完成。学生在校实习实训的管理与综合评价由学校指导教师和合作方导师一起负责;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实习的综合评价以合作方导师为主,学校派出的带队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习期间的纪律和日常管理。
4 结语
长沙学院协同创新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邀请高校和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广泛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将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引入教学体系,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校企共建教学资源、联合培养学生、共同指导学生实习,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逐步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重。通过协同创新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能够造就一批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茜.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2] 叶春霜.国外校企合作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22):102-104.
[3] 高晓辉.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4] 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54-56,86.
[5] 李全彬,刘莹,闫长春,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6):36-39.
[6] 王永垒,方红霞,李海云.产学研联合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实践型创新技术人才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9): 97-98.
[7] 薛卫东,赵睿,唐先忠.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68-70.
[8] 柯浩,杨世芳,祝媛媛,等.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6(4):150-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