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2017-09-13林范荣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4期
关键词:选材细节意识

林范荣

写作是一种表达的力量,但现在很多孩子身上缺乏这种力量,面对一道作文题选材单一无趣,语言干瘪无力,结构呆板雷同,别说表现力了,就连基本的表述都不够流畅,即使是写出来,也是空洞无物,情感缺失,味同嚼蜡,这也成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佐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选材意识

学生选材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学生“无米下炊”的根本原因,据调查,55.7%的学生反映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反映不会写的只占9.9%,所以,唤醒学生的选材意识,帮助学生寻源取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才是写作教学的关键。

1.从生活中掘取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生命不息,生活不止,写作就有“源头活水”。作文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生命方式,一次次的作文过程也是一次次的生命历程。要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掘取写作素材,让他们在生活中观察、聆听、体验、感悟……生活总是平淡与精彩并陈,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首先要提倡写小题材作文,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无法驾驭大的素材,而从小事入手,孩子更容易把握。如写《我和一》一文,要是让学生写《我和美食》,这选材就太大了,如果改写成《我和鸡腿堡》,就显得小巧而富有特色。

其次要强调一定是自己亲历的事情,孩子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如:一个傍晚,—位父亲和读—年级的儿子在散步,这时看到了—位老人睬著一辆装满货物的三轮车正在艰难地爬坡,我们父子俩伸手帮助了他,老人很是感激。这件事儿子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写成了一篇小文章《爸爸的手真有力》,获得了“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一等奖。

生活是一座巨大的题材宝库,只要学生尽情地投入生活,深入生活、体味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有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平时让学生专门配备一本“素材记录本”,每天用一两旬简短的话记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日积月累,当学生需要写作时,不妨翻翻“素材本”,那些“可用素材”就会跑入作文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无米之炊”,此外,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体验活动、实验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那时他们就会感到“语文无处不在,作文事事可写”。

2.从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材料除了源自生活,另一个来源则是阅读。读物提供的间接材料不但广阔而丰富,而且对缺乏独立选材能力的小学生来说,还减少了选材的难度。它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了选材能力,还激活了他们的写作灵光,使他们的写作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如,孩子们在读了一首现代诗后,可以按照诗歌的结构进行仿写,也可以把一首诗歌改写成现代文;亦或把一首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一篇散文等;还可以对文本进行补白、续写、转换角色表述、拓展想象……在读了一本书后,可以就书中的人物或事件写一些相关的作文,如看了《水浒传》后,可以就人物性格写《我们班的“风云人物”》,就故事内容可以写《我最崇拜的梁山好汉》。对于小一点的孩子,书中的图画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描写素材。一本书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题多练的机会,如绘本《逃家小兔》是用散文诗的笔调写出来的,这个作者好有童心,思维开阔,我们在阅读后就可以一题多练,可以写诗歌《母爱是什么》,可以写记叙文《妈妈爱我的一件事》,高年级的孩子甚至可以写议论文《说亲情》,年级低一点的孩子,可以引导触摸那富有规律的表达方式,进行故事新编《新逃家小兔》。

借助阅读拓宽写作思路的方式有很多。如,给作家和书中的人物写信;为自己仰慕崇敬的人物写日记;与书中的人物对话(或密语);假如我是书店的主人(介绍这本书);书中主人公的自述;把书的内容改编成剧本;采访故事中我喜欢的一个人物;和书中的人物共度周末;给主人公写人物小传或新传;把故事改写成一首诗;如果我是他(指书中的某一人物)……学生的写作素材源于读书,学生作文的灵感源于读书,学生作文的表达源于读书。你看,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是不经意间渐渐发生的,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无痕的交融,学生若能从阅读中寻找写作的因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当孩子们苦于选材,无从下笔的时候,不妨着手从阅读中挖掘一些写作素材,这样学生的写作经历会更丰富,写作兴趣会更有滋味。

二、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一边数字数一边写作文,把字数凑够了也就万事大吉了。“写不具体”成了孩子们的心头病。

“细节成就美丽”。文章写不好,一定是细节不够饱满,事例不够突出。很多孩子写作喜欢用概括性的语言来代替描写。如“小明期末考试得了100分,非常高兴。”怎么高兴?他没有表现出来。要是教师这样引导:小明高兴时会有什么反应?孩子们说:眉开眼笑,喜上眉梢(神情描写),高举试卷手舞足蹈(动作描写),不住地高喊:“耶!我考满分了,我胜利了。”(语言描写)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爸爸妈妈答应给我买的奖品——辆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这回终于实现了(心理活动描写)。你看,我们可以通过“拉面条”的手法对人物的这些细节进行刻画,从而代替“高兴”一词,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显得空洞无物了。

一篇文章如果少了给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就会显得空洞。我们要让孩子树立这样的意识:细节是好作品的关键,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这些细节。为此我们可以进行专项的训练:语言描写(学会提示语的不同变化);动作描写(学会“慢动作回放”和“动词连拆”);心理活动描写(学会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方法表现内心感受);神态描写(五官描写)以及训练孩子们动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观察一样事物的方法等。

饱满的细节来自于学习作者丰富的表达手法和长期有效的坚持训练,假若一味地强迫孩子写具体,其实就是逼着他写假话、空话、套话,结果只会让他们感到作文是多么痛苦的事,学生的写作兴趣将会大打折扣。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能立起来的“意”,还要有能打动人心的“情”。写作,就是抒发内心感受,其情真才能动人,所谓“情动辞发”。若孩子情感冷漠,体验麻木,感触迟钝,内心是情感的沙漠,怎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面对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为什么在学生笔下却是一潭死水,流淌不出真情?这跟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有关。孩子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具体事情。如:游戏、旅游,或是自己想象的世界,那些最牵扯人心的人隋世故、悲欢离合、成败得失并不是孩子的关注重点,孩子也就成了“没心没肺”之人了。但写作需要我们有一颗悲悯与敏感的心,只有心变柔软了,善良了,你笔下的文字才有魂,才能感染他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善感”的文心。要充分解放孩子的时空,让他们去敏感、去体悟周遭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去沉思。如在游戏中感受盲人的艰辛,独臂人的痛苦;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奥秘;下田地去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一棵小草从石缝里钻出,让孩子们去发现生命的力量……体验能唤醒孩子们麻木的情感意识,使他们笔下流淌的文字不再只是躺在纸上的冰冷符号,更多的是文字带给人的温暖和力量!

许多文学作品情感浓烈,形象生动,可以让学生多阅读这些情感类强的文章,让这些情感饱满的作品去感染学生、浸润学生、震撼学生。

此外,还应激活学生的“大脑硬盘”,唤醒孩子的“常回忆”。

时间能让许多事情历久弥新,回味无穷,爱回忆的人一定“善感”,

爱回忆的人一定美丽,爱回忆的人一定有一颗细腻的文心。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还可从读者意识、发表意识、受众意识等方面加以培养,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学生的写作就能收获一道亮丽的风景!endprint

猜你喜欢

选材细节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消防意识
选材“碰头”好热闹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