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川古道上的河州松潘客
2017-09-13马世仁
马世仁
20世纪40年代,河州(今甘肃临夏)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上商品交流的旱码头,河州人多在四川松潘、阿坝和甘肃甘南做生意,被乡亲们称为“松潘客”。笔者采访了现年96岁的保安族松潘客马相明、81岁的知情老人马穆撒和86岁的回族松潘客马纯忠等,整理成文,与读者共享。
河州松潘客先到临夏县铁寨乡的槐树关盘坡根集中,第二站是夏河县卡家朵( 藏语,意为“上卡家”),即现在的卡家村。第三站是夏河上卡家的狼亚子山平缓的山坡草原。第四站到甘南麦吾黄库尔草原休息两天,各路松潘客在这里集中。如河州驮牛队、宁河(和政县)驮牛队、大河家的单马客、夏河回民商队等都在这里集合。每10人为一个“洼卡”(伙食单位),大约有60个“洼卡”, 集中600多人,帐篷扎成大圆圈,还有几千头驮牛和骡马,十分热闹。第五站到甘南博拉的古龙沟,休息一天后继续往南走。第六站到甘南吉仑巴的兰涧沟。第七站进入碌曲县大草滩,即现在的县城所在地,住在洮河边。第八站到碌曲县境内的丝银滩,也叫金银滩。第九站是碌曲县境内的撒木撒贡巴,现在的贡巴村。第十站进入四川境内的郎木寺河滩,这里是泯江的发源地,风景十分秀美。第十一站到热河档坝根岔(藏语,意为“冬窝子”),即现在的那穆乡。第十二站翻越二郎山,沿着沟道走到大水,是走松潘和那瓦的分路口,休息两天后,分为松潘、那瓦两支商队,本文着重介绍松潘一路。第十三站松潘商队到四川若尔盖的阿什其。第十四站到若尔盖县城郊。第十五站到卓仓喇嘛的根撒(牧场冬窝子)。第十六站到沙日滩,这里是当年红军和国民党军队打仗的地方,有很多人骨,有人还拾到过破旧的枪。第十七站是班佑草原,这里有洪布(藏族部落土官)居住。第十八站到四川境内的麦洼亚日撒(藏语,意为“夏窝子”)。第十九站杂卡台(藏语,意为“草原”)。第二十站是两河口,那里水草茂盛,休息两天让驮畜放开吃草恢复体力。第二十一站到四川的绵阳羊场。第二十二站到黄胜关的川主寺。第二十三站才到达松潘。加上路途休养时间,从河州到松潘步行要走40多天,这条商队路线全部是草地,驮牛和马匹一路走一路吃,节省了牲畜的草料费用。松潘是商品大集散地,商队成员约定好集合返回的时间后,各“洼卡”各自进行交易活动。有的去邻近地方找老生意伙伴,有的在松潘街各商号做生意。把运来的货物销售完毕,回脚的商品采购齐全,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商队的回脚商品主要为牧区的特产,如马匹、松州茶、黄金、川贝母、红芪、大黄、麝香、鹿茸、酥油等。
保安族走松潘的人,每次20~30人,骑马背枪,一般用骡子驮运体积小、利润大的商品,河州人称他们为“单马客”,经常跟河州的驮牛商队结伴而行。保安族松潘客第一站到河州,加入河州商队。上脚商品主要是本民族“果尔”(保安语,意为“铁匠”)的产品,成本低,没有损耗。他们的回脚商品主要是黄金、贝母、红芪、麝香、藏羊。回到家乡后在河州城和大河家街道出售,利润丰厚。
而保安族铁匠松潘客,则直接从驻地加入商队。1946年,在夏河开保安腰刀铁匠铺的黑老三骑一匹黑马,背一支汉阳造步枪,将两捆保安腰刀驮在牛背上。他到松潘后,步枪卖了100多块银元,将保安腰刀全部出售,每把526块银元,回脚采购了黄金。1947年,商队中有一名50多岁的保安族铁匠,名叫哈比布,他娶了一名藏族妻子,住在郎木寺街道,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艾有布,次子叫奴海。哈比布和长子艾有布把制作好的产品驮在马上到牧区出售,次子奴海放自家的40头牦牛,日子过得比较富裕。
马纯忠老人回忆说,1948年农历十一月,走松潘的冬帮商队,总数有20个“洼卡”,其中15个“洼卡”是驮牛队,5个“洼卡”是保安族单马客,还有三个汉族人。那年,他们做完松潘的生意,从马尔康往回走到三库尔朵玛(现四川境内),在草地河边住下来,20个“洼卡”围成一圈驻扎,圈中间拴马、牛等驮畜。为防止土匪偷袭,各洼卡在天黑前离帐房圈外20步挖了战壕(掩体),等待黑水、松潘、阿坝(那洼)的商队在这里会合。大帮商队还没有到,每一帐房派两个人,两小时一轮持枪值班。第三天晚上,下了一场小雪,把挖出的土掩盖了。晚上11时左右,突然响起一阵枪声,80多个土匪冲向帐篷。战壕里值班的人立刻还击,睡觉的人翻身持枪进入战壕进行还击。马纯忠说:“那时我才14岁,在帐房里趴着从帐篷缝隙看外面情况,一发子弹打穿了案板,钻进我的棉衣,没有伤着我。又一发子弹打进刁祁尕旦的一头驮牛的鼻孔里。当土匪冲向牛群时,14个保安人都持枪投入战斗,其中最勇敢的是艾礼连长,他拿着一支20发的盒子枪,跳出战壕,一面翻滚一面射击,专打土匪的马,击中了12匹马,12个土匪滚下马来,掩体内的人向落马的人射击,打死了11个土匪。同伙来救时,商队的人向他们射击。土匪一看这阵势就退去了。第二天,各路大帮商队到达,在股日草地集中了三方的200帮商客。选派了几个代表带上礼品,向当地的股日土司老爺说明晚上发生的枪战情况。土司老爷说土匪并不是他们部落的人。第二天,我听到其他人议论说,昨天晚上下了一阵小雪后天晴了,月光明亮,我们有40个人射击很准。我方的一名汉族商人,被土匪打断右大腿,我们把伤员的白衬衣撕成条子包扎伤口。因为没有药品,他血流不止,凌晨死亡,最后把他埋葬在滩上的战壕里。把土匪打伤的三头牛宰了。艾礼连长是大墩的保安人,那天晚上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打败了土匪,保护了商队,他在松潘商道上以勇敢出名。”
当时,保安族松潘客中还有女商客。保安族女商客打土匪救汉族邻居的事迹,在大河家地区被传为佳话。这位女商客经名叫海吉者,是高赵家人,嫁给肖家喇穆撒为妻。喇穆撒是跑夏河的短脚生意人,主要贩卖保安腰刀。一开始,夫妇俩一块跑生意,后来,海吉者掌握了经济权后,单独做生意。和保安族男人们一块走松潘。她跑藏区时女扮男装,骑马背枪,非常勇敢。跑平蕃(永登县)时赚了钱,1943年,在崖头买了一份产业,定居到崖头坪,后来跟崖头汉族赵和青搭伙做生意。1949年农历八月,那时刚解放,还有土匪出没,有钱人为防止土匪抢劫,把门窗用土块堵严,只留下枪眼。有一天夜晚,几个土匪去崖头坪抢劫赵和青。海吉者听到枪声,翻身提枪上房,乘月光向土匪射击,一枪打准了土匪的腿,其他土匪一见同伙被打伤,就翻墙而逃。
哈麦吉是笔者的邻居,笔者小时候常去他家玩耍,他一面做腰刀,一面给我们讲他难忘的经历。1953年冬季,他制作了八副精致的马钗子,装在褡裢里驮在毛驴上,同河州的三个八坊“短脚”(短途返卖)商人结伴而行,到夏河拉卜楞寺市场出售,每天步行60里路。有一天,他们走到夏河县甘甲滩以下的峡道里时,突然一声枪响,从树林里冲出一个骑马的劫匪,脸用碳灰涂黑,大喊着冲到面前,用马鞭抽打他们,三个八坊商人哭喊着放下自己的驮子落荒而逃。哈麦吉没有跑,劫匪跳下马看着他的驮子掂量一阵后,发现体积小、份量重,以为是银子,就把枪背在背上,蹲下来解毛褡裢的口子。保安族短脚商人捆扎褡裢口子有诀窍,别人无法解开,土匪旁若无人地专心解褡裢口子,哈麦吉仔细观察土匪,是个大个子壮汉,穿一身皮袄,头上绑着打结在脑后的罗卜籽毛巾。哈麦吉试图向三个同伴招手,示意他们回来共同对付土匪,但那些胆小鬼们跑得无影无踪。哈麦吉找到一块石头握在手里,慢慢走到劫匪的身后,突然大吼一声,用全身力气把石头砸向劫匪的头部,劫匪一下子被打晕了。哈麦吉乘势夺土匪的枪,但是枪套在土匪的背上,解不下来,拧来拧去,土匪醒了。他抓住了枪托,哈麦吉抓住枪管,争来夺去,枪托断了,但枪背带还连在土匪的身上,哈麦吉用枪管捣破了土匪的脸,情急之下,土匪扣压板机,子弹从哈麦吉的腰下方射出。“嘡嘡”!五发子弹全放空了。双方搏斗,土匪从皮靴子里抽出小刀在他背上乱刺,他被刺伤松开了手,劫匪骑马跑了,跑了一段路后转身向哈麦吉瞄准,哈麦吉明白枪里没子弹,就指着胸膛说:“朝这里打!”土匪无奈,向树林跑去。哈麦吉当时穿的是厚皮袄,土匪的刀虽没扎透,但当他把褡裢重新放在驴背上之后却昏过去了。第二天醒来时,哈麦吉躺在解放军的医疗队里,一位女医生说:“我们走到你昏倒的地方,发现只有你一个人,就把你抬到了夏河,劫匪也抓住了,你的毛驴和驮子在我们部队里,病好了去领吧。”休息了几天,哈麦吉背上的刀伤基本好了,就离开了医院,他把商品在夏河街道售出后平安回家。
20世纪中下叶,河州松潘客用牲畜把商品驮运到甘川藏区,向牧民提供日用品,把牧区的中药材、沙金、畜产品运回河州出售,促进了两地的商品流通,繁荣了沿途部落和集市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促进甘川农牧区和河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