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期待:体制与治理都要创新

2017-09-13俞卫

中国卫生 2017年2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医疗卫生体制

特约编委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俞 卫

充分挖掘各地医改经验,深度解读医改政策,做实《中国卫生》杂志的品牌。

新的一年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以改善人民健康为核心目标,从分级诊疗体制建设和公立医院深度改革两个方面展开,而市场开放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也会给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带来更加贴近需求的服务,但政府治理水平是医改成功的关键。

分级诊疗与健康管理——健康中国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核心目标的深层含义是公共资源将围绕健康管理配置。以健康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将加强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特别是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国务院关于《“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对2017年的8个具体目标中有3个强调资源下沉、加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遗憾的是规划缺失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具体目标。

公立医院运营机制改革——在新一轮医改实施后的5年里,人均医疗费用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7%。其深层次原因是:相关部门责权不一致、医保管理水平低、药品材料设备生产流通领域监管不利。“十三五”医改规划要求2017年“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初步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这个目标十分全面,但却没有改革与公立医院相关政府部门责权不一致的具体方案,基本无法操作。

市场机制下的创新——首先是医生集团的创新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缠绕公立医院多年的体制机制问题。新的医生组织会更加贴近患者需求,也最容易接受市场信息,在规范的执业环境下,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会不断提高。目前,这类医生集团还是以技术性比较强,患者需求比较刚性的专科为主,我们更加期待的是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健康管理型医生集团。其次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健康中国的软肋是农村居民健康。在城乡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短期内难以改善,医疗卫生投入仍维持属地化的体制下,信息技术提供的医疗服务设备和软件可以显著提升农村村医的医疗服务水平。这种技术已经进入市场,期待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政府的治理水平。医改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改革,目前,一些地区的改革在全国不能复制推广,根源是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不高,对改革创新管理理念缺乏认同。因此,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变革。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医疗卫生体制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Vipersat升级版
——HeightsTM用高效率和智能化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