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标签的时代

2017-09-13

女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贴标签物语蜡笔

有个绘本《一支蜡笔的故事》,讲了贴错标签之后如何认识自我的故事:一支蓝色蜡笔被贴上了红色标签,他不擅长当“红色”。老师认为他只是缺乏练习,决定带着他画草莓,结果不怎么样。他认为可能是自己笔尖不够尖,在自己身上找问题,都不管用。有一天他遇到一根紫色的蜡笔,紫色的蜡笔邀请他为自己的小船添补一片海洋。他试了一下,发现这才是他所擅长的,他摆脱了标签,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别人对你的看法,就像一种标签。当社会节奏加快的时候,标签会越来越多,因为人们无暇去了解过多信息,仅凭一点点小事就轻易而粗暴地下判断。

《世界奇妙物语》2016年秋季篇有个贴标签的故事:在银行工作的精英男喜欢给遇到的人贴上各种标签:爱推卸责任的人、老废物、黑心司机……有天他搭乘出租车发现费用比平時高,开口询问司机的瞬间,突然发现自己身上被贴了“吹毛求疵的顾客”标签——而且怎么撕也撕不掉,换衣服也不管用。从这之后,周围人的评价都会成为标签贴在他身上,甚至连心里的念头都都成为标签……精英男为了摆脱负面标签,不断请客吃饭笼络下属,期望做一个别人心目中的好人。结果在他主动为下属的失误承担责任之后,却发现表面感激的下属心里对他的评价是“好骗的单细胞生物”。

拥有读心术,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人脑中的期待和评价总会有负面因素,假如一味去追随迎合,会让自己被恶意操纵,陷入痛苦中。《世界奇妙物语》这部剧的主题大约也是——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这句话听上去是一种政治正确,鸡汤文章里都在讲要“做自己”。但精英男的遭遇也说明了,人不可能从别人的目光中消失,总会受到影响。尽管他离开原来的环境,换了新工作,可女儿的“小气的爸爸”评语还是会影响到他。

传播学中的“镜中我”理论,就是说,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被贴了标签也并不可怕,要接受善意的修正和深思熟虑的评价,不纠结、不跟自己较劲,不必为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而苦恼。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有所舍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贴标签物语蜡笔
小熊贴标签
拒绝被贴标签
冬日物语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快乐的小蜡笔
我给酸奶贴标签
小蜡笔去上学
红蜡笔
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