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往来

2017-09-13

智族GQ 2017年5期
关键词:咪蒙潮水胡歌

GQ Video

期待已久的第二季GQ Grooming终于回归了。在新—季的视频中,我们将为你带来发型特辑:五五分还是三七分、短发的三个变种、—分钟搞定绅士油头、刘海的处理等等。看完—分钟的视频让你解决遇到的所有发型问题。

另外,我们也在视频里尝试了些新的有趣内容,比如让素人自己打理造型,再由我们来进行改造。上一季视频中的emoji也会在新一季全面升级。

RE:《咪蒙:网红、病人,潮水的一种方向》

@赵凯:以前零散读过别的对咪蒙的报道,里面把她塑造成一个南都的资深记者,有着高超的文字功力和相对客观理性的成熟价值观,只是为了梦想赚钱而背离自己相信的观念,而去宣扬一些更能迎合大众获得共鸣的观念,还颇有种英雄悲凉的色彩,今天看了GQ的这篇报道,我觉得,咪蒙对于她所写的那些东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她本人所认为的持有的观念吧,并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瞎写的,而是她本人相信的。有时人们在解读咪蒙的时候,过多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时代和市场如何把一个人逼良为娼,也许这就是本来的咪蒙,和活在我朋友圈的爱吐槽爱发表意见自诩有趣三观正的小女生一样,只是拥有更成熟的技巧和更好的运气。

@好似红:可以理解为咪蒙在用她的写作技能挣不如她聪明的人的钱。再加上媒体的传播属性,她会被精英诟病是理所应当的。类似的现象在《罗辑思维》上也能看到,只不过咪蒙的段位更低受众更广,所以才更广为大家所知。读完之后,感觉咪蒙本身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她整个人是在一个被名利包裹的时代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并没有让人可敬的价值观,没有作为精英本该有的坚守和担当(或许她算不上精英),一切为了生意而已。

三月刊我们分别是报道了眯蒙阳阿乙,报道总监曾鸣说,这并不是精心构筑的专题,而是巧合。两位同龄人,都写作,也都生了病。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不同,追求的也不一样,算是代表了潮水的两种方向: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和当下自媒体的生意。

RE:《阿乙:作家、病人,父亲的葬礼》

@R.L:阿乙的作品,从三十五岁以后,一种关注,感谢互联网时代,否则很难寻觅,尤其在上海这个浮夸的阅读氛围里。父亲离去我不久,看着这篇文字,眼泪止不住,感同身受,谢谢阿乙给我一种力量。

@Jade:就像是一部人物传记,一部写实纪录片,“一切自有其边界,一切自有其秩序,”想到了之前看的那部日本电影《恋人们》。

@7号:通过一位思想转变的父权式家长的离去,黑色素描般的串联了阿乙的前半生……希望仅是前半生。走的始终要走,就像在國企里领导过来敬的酒,没办法半推半就,唯有随着大流,猛的朝喉咙里灌下去。呛的同时,发现人生也就这样,总希望走好自己的路。到头来,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什么时候,也就走没了。

Cover

4月刊的封面一经曝光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关注,胡歌自己形容说:“这是一次比较真实的拍摄,不是那么精致,也不那么帥气,甚至还有一点丑,是深入骨髓的照片。”

@Angora:看着这组照片,突然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大半夜哭得一塌糊涂,心里更多的是释然和轻松,我们都会成为那个想要的自己。

@蔚蓝:有一些人无论是处在什么状态,可呈现出的却是一种静态的美,随时的,十分的耐看,胡歌就是这样的!

@湖知水:当一个人没有节制地挥霍自己的美丽,离变丑也就不远了。我想胡歌是深谙这一点的,所以他需要消失一段时间,就像鸟雀收拢自己的羽翼,静静栖息于枝头。

@小干:这次的封面拍出了种毫无修饰的震撼。

猜你喜欢

咪蒙潮水胡歌
受之有愧
自媒体该从“咪蒙”身上反思什么
“咪蒙”之死:毁三观,终毁了自己。再也不见,毒鸡汤
再见,咪蒙;你好,“咪蒙”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胡歌的一跪
胡歌续用罪司机
完美蜕变
静与净
自媒体,咪蒙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