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
2017-09-12韩青
韩青
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释义为好的举止、姿态。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的就是风度。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亵渎。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及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它包括学识、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等。
而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风度,自己说了不算,这得看别人对你的评价或感受。活在世上,難免与人发生矛盾,每每这时,你是放过别人、宽恕他,还是不肯放过他、睚眦必报,这就看你有没有风度了。有风度的人总会选择前者。当年,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因为中医问题跟孔庚争执起来了,孔庚辩不过他,就开始骂他,他听了之后很生气,于是对孔庚说道:“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可是,当他见到孔庚之后,发现孔庚那么瘦弱、苍老,便说道:“你这样老,这样弱,不和你斗了,让你骂吧。”这样的人,心宽肚大,心里面有海、有洋,肚里能撑船、划船呢。
显而易见,容人是风度,卑己更是风度。有一次,托马斯·杰弗逊在华盛顿的一个普通公寓里醒来,穿好衣服,去参加他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典礼结束后,他来到餐厅就餐,发现餐厅里每个座位都有人坐,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这位刚刚就职的总统,只有参议员约翰·布朗夫人提出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他彬彬有礼地谢绝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来先就餐”的规定,没有吃早餐就回去了。其实,人们如果除掉外在的一切光环,都是一个个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内涵。有风度的人,不会拿这些东西去耀武扬威,相反,他们会把自己放低,低得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当然,卑己归卑己,人照样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脸上贴金,顺其自然,本色生活。文史学家王利器就是这样的人。他著作等身,有人曾问他:“您怎么还不是国家古籍小组的成员和顾问呢?”他淡淡一笑,说道:“欲传后世,原不待此。”后来,在他 80 岁寿辰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为他编辑出版纪念集,他也婉言谢绝说:“欲传后世, 原不待此。”《伊索寓言》里有则“鼓和香草”的故事:鼓对花瓶里的香草说:“我能发出洪亮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而你却只能在那里发出阵阵清香。”在王老看来,他不需要外在的一些东西来“炒作”自己。他就是那自信的香草,那浮动的暗香就是他的风度。
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这也说明: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和自己。宽容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不对外物心存依赖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风度,是生命最好的化妆。
英国政论家罗斯金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这都说明:受一些美好事物的熏陶,会让一个人更有风度。不管你身处乱世还是盛世,你的心灵都要跟美好同在、同行——做一朵尘世里的莲花,拥有超越世俗的风度。
点评
本文标题“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不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观点,而且也以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彰显了文采。正文以傅斯年、托马斯·杰弗逊、王利器等人的典型事例,给人们展示了风度者的标签:容人、卑己、自信。典型的事例,再加之《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英国政论家罗斯金的精彩话语,例证与引证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艺术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