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方法探索
2017-09-12任昱汀
任昱汀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不断积累乡土地理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并把它转化为教学材料。适时把握媒体中的时事要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地理知识,对学科知识产生实用、肯定的认识,进而激发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教学机制。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使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兴趣和快乐,并且使学生在步入生活后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脱节的,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应加强与乡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把握教材知识与乡土地理的结合点,并进一步进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提高预期教学效果。
一、对原理性较强的自然地理知识与乡土地理的结合
1.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与地理有关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地理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例如,为什么寒潮源地总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我利用学生都有的感性知识,即冬夏季节光脚在沙滩和水里的不同感受來讲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用学生熟知的“热胀冷缩”原理解释冬春季节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如何形成高气压,太平洋上如何形成低气压,然后再讲冷空气如何侵袭我国而形成寒潮,学生很快就掌握了。
2.利用乡土民情、民俗,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地理知识,解决更为广泛的问题。
教学中讲《大气的垂直分层》一节中“逆温现象”时,我问学生是否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夏季下午,家里炉灶生火时往往会出现炉灶—烟洞对流不畅,甚至会出现“倒流”现象。学生马上会有不同表情且小声议论。并进一步提问:当出现这种现象后,你采取了什么办法去解决?学生积极回答:投灶火(陕北方言。陕北窑洞有土炕,且燃烧煤取暖做饭)我等学生议论过后,解释:北方窑洞冬暖夏凉,夏季室外温度高于室内,外部烟洞口位置高而温度也高,室内位置低温度也却低,空气对流受阻,形成逆温现象。投灶火时,人为加热底部温度较低气体,强迫形成对流。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疑惑,自豪感油然而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例如,讲热力环流等压面与气温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利用等压线判断近地面的气温时常常会陷入困境。这时我在教学中适时地应用当地反映夫妻矛盾冲突变化的一句民俗:“面碰面热,背靠背冷。”学生会马上做出联想。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又易形成永久性记忆。
例如,讲《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时,我利用当地村名进行解释,让学生记忆。我问熟知的几个学生所在村名,学生回答:峁村、墕村、沟村……进一步推断每一个学生自然村所在地形位置,解释其原因是因本地区多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地貌区。
教材内容是从地理环境中提取而成,每一个区域在很多方面是地理环境的缩影,它与当地地理环境会有很多的结合,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自然地理原理、规律在乡土地理中的具体体现,并适时地应用于地理原理教学之中,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典型直观的地理现象与抽象的地理原理相结合,并能学以致用,定会有其乐无穷之感。
二、人文地理知识与乡土地理知识的结合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书本知识与自己日常生活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是不完整的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到社会里去上“思想课”,到大自然里去读“大自然的书”,以便充分利用社会和大自然这个能产生奇效的教育资源,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人类生产活动、人类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知识内容的讲述,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这些内容能较全面反映人-地关系原理,但与学生生活的环境往往距离较远,学生并不能完全理清人-地关系原理,学起来有较大难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教学中若能恰当转换案例,引用质朴、亲切的乡土地理知识,最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