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性学报作者归属感的培养
2017-09-12徐玲英
徐玲英
摘要:综合性学报因为主题分散、读者少而难令作者产生归属感。但是,随着阅读习惯和评价机制的改变,综合性学报终将获得与专业期刊同等的发展契机。研究了综合性学报培养作者归属感的策略,主要包括综合性学报应以学术新秀为培养目标;在编审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将作者纳入学报的决策之中,使作者产生成员感;通过论文推送提升论文影响,对作者产生吸引力。《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实践证明了作者归属感培养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综合性学报;归属感;学术新秀;论文推送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7)02-0105-04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cattered theme and few readers, it is difficult for authors to produce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comprehensive journals. 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eading habit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comprehensive journals will get equ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with professional journal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author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omprehensive journal. The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taking new scholars as training goal; providing good services to reduce the distance with the authors; involving the authors in decision-making to form authors sense of ownership; exten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ir papers by recommendation to hold great attraction for authors. The practice of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has 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ultivating strategies of authors sense of belonging.
Key words:Comprehensive journals; Sense of belonging; New scholars; thesis recommendation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组织在思想、感情上产生的认同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等感情。培养作者对学报的归属感就是让作者认同学报,将自己视为学报的一员,关心着期刊的发展和荣誉。学报的发展离不开作者的支持,作者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编辑部与作者形成合力,更好地提高刊物的影响力。
一、综合性期刊作者归属感培养的困境和机遇
朱剑指出:“跨越了多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很难培养起一般学者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难有自己的忠实作者和读者。”[1]李记松也认为:“让作者始终具有归依( 归属) 感的根本办法还在于让期刊成为作者所属的学术共同体公认的交流平台,使得该作者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能得到最好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学报这样的多学科综合性期刊是最难令作者产生归依( 归属) 感的。”[2]确实如他们所言,与专业期刊相比,综合性学报因为主题散、读者少而不受作者的青睐,作者很难对综合性学报产生归属感。
但是,随着阅读习惯和评价机制的改变,综合性学报终将获得与专业期刊同等的发展契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者的阅读习惯,“读数据库”成了学者获取学术信息的主要手段。与此相适应,传播中心也从整本期刊转移到单篇论文,学者不再根据刊名在期刊室翻阅纸质刊物,他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通过提取主题、关键词等信息,在大型数据库中检索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论文学术水平高,无论是发在名刊上还是发表在综合性学报上都会被下载引用。论文的学术质量才是决定论文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另外,学界和主管部门也已意识到“以刊评文”的弊端。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目前学术评价存在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等问题,并确认了“建立开放评价机制”的大方向。基础研究将以同行评价为主[3]。同行评价的学术评价机制正在逐步得到认可。随着新的评价机制的确立,期刊的等级差异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再作为投稿时考虑的因素。总而言之,阅读习惯和评价机制的改变将赋予综合性学报以同等的发展机遇,综合性学报应该未雨先绸缪,及早培养作者对期刊的归属感,建立自己的作者群。
二、作者归属感的培养策略
培养归属感本来是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员工是否具有归属感主要看员工是否愿意承担组织赋予自己的职责;员工是否在意组织的发展;员工是否愿意为组织的发展施展自己的才華;员工是否在工作中享受到很多乐趣;员工是否把自己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作者的归属感就是要求编辑在编校过程中拉近与作者的关系,让作者将自己视为学报的一员,与学报共荣辱,从而调动作者对学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以学术新秀为培养目标
由于多年沉淀的学术根柢,知名学术专家一般视域开阔,能提出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他们无疑是优质稿源的主要生产者。而优质稿源是办好期刊、提升期刊品位的关键。为争取优质稿源,各综合性学报编辑都将目光锁定在各学科的知名专家身上。学报编辑部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他们或通过熟人关系,或通过电话联系、登门拜访,甚至采用请学者讲学的方式,联系知名专家、学者,约请大作。有些编辑还总结出一些约稿程序和策略,供同仁参考[4-5]。然而,知名专家一般身兼数职,除了日常的教学、科研外,还要处理行政事务,时间与精力有限,恐难一一应约,再加之名家毕竟有限,所以这种约稿方式对于综合性学报来说效果不佳或难以持续。对于在名家稿源争夺战中处于劣势的综合性学报而言,发现并培养学术新秀才是其发展出路。endprint
提前发布组稿通知是综合性学报争取优质稿源、发现学术新秀的有效方法。学报编辑部通过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和学术发展动态,收集一些反映现实社会多人关注的、带有一些共性的普适性问题,提炼出一些研究主题,然后通过发布组稿通知,引导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某一论题、某一现象。例如,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立即捕捉这一信息,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进行组稿。学者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和研究,有的从程序法制化的角度研究我国纠纷解决机制,有的从司法法治化角度提出保障公众参与的实现路径和错案责任追究的理念构建等等。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年,值此之际,《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紧扣时机,以“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为主题进行组稿。多位学者参与讨论,分别探析了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语文现代化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划时代意义,新文化运动与安徽的关系等历史与现实问题。其他如互联网金融、专车新业态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编辑部都可以通过发布组稿通知,引导作者从其合法性、法律规制等不同角度进行讨论。
这种提前组稿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作者有明确的投稿目标,增大了稿件录用的几率,另一方面,专题论文的发表,因为集群效应,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作者更愿意参与。提前发布组稿通知可以扩大学报稿源和编辑择优录用的选择余地。编辑在筛选稿件时应该有意向低职称的青年学者以及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倾斜,发现学术新秀。迫于学业或职称压力,低职称的青年学者以及年轻的博士研究生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到学术研究中,能产出高水平的论文。然而,受制于名家名校效应,他们的论文很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而处于稿源争夺战劣势的综合性学报,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予低职称的青年学者以及年轻的博士研究生鼓励与帮助,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注意感情的培养,因为他们中间就有未来的专家。而对于作者而言,他们更容易记住成名前给予他们肯定和帮助的期刊。所以,综合性学报以学术新秀为培养目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编审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使作者产生信任感
培养作者对学报的归属感,首先要让作者感觉到学报的亲近。这种亲近关系的建立来自编辑与作者的亲切交流以及编辑贴心周到的服务。编辑与作者交流时要注意语气的亲切柔和,不能盛气凌人,要耐心聆听作者的诉求,然后细心解答,不能使用程式化的语言。编辑甚至可以与作者拉拉家常,拉近彼此的距离。编辑向作者通报审稿结果也要分门别类地处理。对于录用的稿件,录用通知要热情饱满,让作者感觉到学报对他学识的赏识;对于退稿,要给出专家和编辑部意见,帮助作者提高论文水平;对于退修稿件,更要将修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做到清晰明了,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能提出完善的建议,提高作者对编辑的认同和崇拜感。
此外,编辑还应该始终站在作者的角度,想作者所想。以审稿阶段为例,作者不仅关心论文的审稿结果,更关心审稿进展和审稿时长。作为既是编辑又是作者的我,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等待审稿结果的那种天天查看系统望穿秋水的感受。目前很多高校学报只是在投稿须知里申明:“来稿在3个月内未接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殊不知,无论是出于功利的职称评审、博士毕业、项目结题,还是出于纯粹的学术研究目的,作者都等不起呀!因为每个刊物的偏好不同,即使是质量较好的论文也未必能一次投稿成功。一两次的重投就白白耗去了作者半年左右的时间。目前虽然大多数期刊都使用了投稿系统,理论上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查看稿件状态,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期刊对普通作者的投稿视而不见,甚至一年之后还是投稿时的状态——新来稿。这样的服务态度怎能不让人心寒·编辑应及时通报审稿进度,让作者心中有数,并努力缩短审稿周期。有作者将审稿周期划分为编辑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间[6]。其实只要编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程序都在编辑的控制范围之内。首先,初审是编辑的基本职责,编辑应每天都处理新来稿,根据本刊的栏目设置情况、论文的查重情况对新来稿进行篩选,凡是符合标准的及早安排外审,明显不符合的立即退稿,便于作者处理或另投他刊。其次,影响投稿周期的主要因素外审这一环节,编辑也是可控的。编辑平时要注意整理、充实专家库,做到有选择的余地,并在送审前先与专家沟通,了解专家的时间和精力状况,然后再送给合适的专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服务态度好、能及时通报审稿进度、审稿速度又快的期刊,自然会留给作者一种负责任、有前景的好印象,这有利于作者对学报归属感的养成。
(三)让作者参与学报的决策,使作者产生成员感
培养作者对学报的归属感,就要让作者觉得自己是学报的一员,让他们参与到学报的决策之中。编辑是期刊稿件的第一把关人,所以学界普遍期望编辑学者化,能准确地把握学术热点,慧眼识珠,把优秀稿件从鱼龙混杂的来稿中筛选出来。但是,这种期待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在综合性学报编辑负责几个学科的情况下。正如俞吾金所言:“假如一个编辑人员只熟悉一个二级学科(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困难的,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个二级学科中的某个研究方向) 的话,那么,他又如何去判断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论文的质量呢· ……任何一个编辑人员,哪怕他再有天赋,也无法通晓整个一级学科,更不要说其他一级学科了。”[7]所以编辑应该善假于物,充分利用作者资源,将作者纳入学报的日常事务当中。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处在科研第一线,比较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编辑可以向作者咨询各专业的研究热点,与他们商讨下一年度的选题计划;同时,还可以以年轻作者为中介,联系他们的博士导师,请求赐稿或帮助组稿;甚至可以将部分优秀的青年作者纳入专家库。目前高校学报一般会聘请知名的学者、教授作为审稿专家。由于他们通常都一身兼数职,还同时兼任数家期刊的审稿专家,很难按时完成审稿任务。而中青年学者则不同,他们时间充裕、精力充沛,而且他们很是珍惜成为期刊的审稿专家这一声誉,审稿积极性高,所以能保证按时完成审稿任务。当然,中青年专家要通过严格遴选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根据中青年作者的论文数量、论文引用率和下载率,判断他们的学术水平,锁定目标后发去邀请函,如果对方接受审稿任务,并能保证按时完成,我们学报就给他们寄送审稿专家聘书。发放聘书既能显得郑重其事,体现出对审稿专家劳动的尊重,又可以提高青年专家的荣誉感和审稿积极性。endprint
将作者纳入学报选题、组稿、审稿等日常事务中,一方面有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使作者感觉到自己是学报的一员,学报影响力的提升和荣誉的获得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当然,为激励作者积极参与学报的事务,学报应该给予作者一定的优惠,例如论文录用后优先发表、付予高额稿费、赠送每期样刊、享有推薦论文的权利等等。同时,学报编辑还要随时向他们通报学报取得的成果,与他们分享收获的喜悦,并不吝感谢之词。
(四)通过论文推送提升平台影响,对作者产生吸引力
正如李记松所说:“让作者始终具有归依(归属) 感的根本办法还在于让期刊成为作者所属的学术共同体公认的交流平台,使得该作者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能得到最好的传播。”[8]论文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论文的质量,还取决于读者的关注度。编辑通过让科研第一线的作者参与学报的选题、审稿,论文质量一般能得到保证。在这种前提下,编辑还应该做好论文的推送工作。
在目前仍是以刊评文的情况下,学者对综合性学报关注度不高,这需要编辑更加注重论文的宣传,主动出击,将论文推送到相关学者手里。我曾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1 期发表的《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的性质界定及程序解构》为尝试,在论文发表之后,抽取关键词“强制医疗”,在期刊网中收索,发现同一研究方向的论文102篇。通过对作者信息的研究,推断作者是否仍在从事科研,学校有无硕博士学科点,筛选出作者42人,然后通过各种搜索找到这些学者的e-mail地址,将论文发送给他们。实验结果是明显的:在这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该篇论文已下载2295次,引用59次,这在社科类论文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了消除这高引用率和下载率是作者个人影响的疑虑,我比较了作者同期(2013年)论文引用下载情况。统计结果如下:其他9篇论文中,最高引用次数为26次,最低引用次数为0,平均引用次数为7次;最高下载次数为3108次,最低下载次数为122次,平均下载次数为695次。《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的性质界定及程序解构》一文的引用和下载次数远远超出平均次数。实验证明,如果编辑积极推送明显能扩大论文的影响。一旦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在期刊上发表后,能产生较高的引用率和下载率,无论该刊是否是核心期刊,都会对作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当然,靠编辑个人在编校之余一篇一篇地查询推送,时间是不允许的。但是学报可以安排专人或利用学生岗进行论文推送。另外,利用投稿平台也能完成部分推送任务。目前很多综合性期刊都采用了网上投稿系统。网上投稿系统虽然不能实现论文自动推送,但是我们可以与开发商联系,开发这一功能。具体做法是:系统自动提取已发表论文的信息界面,分别从中英文关键词、作者简介中的研究方向和所属领域中筛选所需信息,在系统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然后按相似比排序,最后将已发表论文推送给相关学者。虽然这种推送方式只限于注册过的作者,但是,经过长期积累,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读者群。
三、结 语
培养作者对学报的归属感是个双赢的过程。以《安徽大学学报》“徽学”栏目为例,我们在来稿中发现了优秀的作者,通过编校过程中的沟通交流,与他们建立了合作关系,创办了常设栏目“徽学”。在几位年轻作者的一贯支持以及新作者的不断加入与推动下,“徽学”栏目办得有声有色。现在“徽学”栏目已经成为教育部名栏,而几位年轻的学者也已经成长为教授、研究员。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形式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达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新的评价机制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只要编辑用心经营,综合性学报也能很好地培养起作者对学报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27.
[2]李记松.匿名审稿制下的编辑与作者关系——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1):152-157.
[3]中国青年报. 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机制备受抨击[EB/OL]. (2014-01-17)[2015-03-12]. http://www. cssn. cn/zm/zm_bjtj/201401/t20140117_946225_1. shtml.
[4]董燕萍.约稿技巧和程序优化[J].编辑学报,2015,27(3):264-265.
[5]黄月薪.科技期刊编辑在约稿过程中的沟通方法与技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 25(2):204-207.
[6]谈国鹏,崔金贵,盛杰,等.电子采编平台上学术期刊编辑流程时间控制及其优化[J].编辑学报,2014,26(3)268-271.
[7]俞吾金.文科学术期刊建设之我见[N].文汇报,2004-12-12(1).
[8]李记松.匿名审稿制下的编辑与作者关系——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1):152-157.[责任编辑:吴晓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