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与就业水平:影响机制及实证分析*

2017-09-12

社会保障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力制度

李 佳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与就业水平:影响机制及实证分析*

李 佳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基于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和宏观经济数据,本文运用非线性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社会保障中介作用的存在。研究结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存在显著为正的非线性特征,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具有正向中介调节作用。当居民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劳动力供给替代效应显著大于收入效应,社会保障就业效应属于被动调节。而当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时期,社会保障发挥了主动调节平抑就业波动的积极作用。考察社会保障的经济增长就业效应需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化,提高劳动力就业质量,构建经济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相互促进机制。

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就业水平;影响机制

一、引言

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是政府的两大宏观经济目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稳定就业成为当务之急。2016年我国新增就业1314万,超预期完成了1000万既定目标,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就业市场正在逐渐适应新常态要求,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抑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日益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内化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作为影响就业的两个重要维度,二者是否共同影响了我国的就业水平?如存在,其影响机制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本文拟就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和我国就业关系展开讨论。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国外最著名的理论是奥肯定律(Okun,1962),[1]其量化了经济发展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也表明了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不过,国内学者研究大多验证了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效(邹薇,2003;范婧,2016)。[2][3]由于国内尚缺乏失业率的准确数据,官方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鉴于统计范围等原因的缺陷,导致国内学者通常不用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检验奥肯定律,而选择用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进行检验。大多数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呈现非一致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减弱(李红松,2003;赵建国,2003;刘键,2009;刘伟,2015)。[4][5][6][7]但是有的学者却指出,名义的劳动力就业弹性可能被低估,因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扣除隐性失业后的有效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反而验证了奥肯定律的存在(蒲艳萍,2006;孙文凯,2014)。[8][9]一般认为,不同国家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二者关系可能也会存在动态变化,所以奥恩定律在每个国家的适应程度并非一致,且与每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和社会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张车伟,2002)。[1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用较短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完善再到改革过程,经济制度内生性特征日益显著,不可避免地影响劳动力市场状况。张盈华(2008)论述了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影响。[11]程名望(2012)基于上海 1446 份农民工调查样本,认为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12]刘凌晨(2016)基于CHARLS2013年全国追访数据,认为新农保养老覆盖更倾向于鼓励农户脱离城镇非农部门,转移到农业农村从事自家农业和农业打工等农业劳动。[13]对劳动力需求而言,企业作为缴纳社会保险的重要主体,缴纳保费无疑是企业劳动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鑫宏,2009)。[14]当社会保障支出达到一定临界值逐渐成为企业超额负担时,企业便有动力采用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抑或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用工量,进而产生显著的劳动力需求替代效应。可见,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对劳动力供需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就业水平。

鉴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不一致性,以及社会保障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本文拟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完善:首先,引用STR模型考虑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已有研究仍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线性关系,大多用点弹性度量就业弹性变化,或用弧弹性度量平均线性关系,而对二者间可能存在的长期非线性关系研究,尤其是影响机制研究仍有待深入。其次,检验社会保障中介发生及作用机制。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的子系统,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又能调节劳动力市场,而已有研究比较重视产业结构等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忽视了社会保障的重要中介作用。因此,本文拟用非线性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非线性关系,然后分析社会保障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以期为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二、影响机制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经济增长是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决定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社会保障水平又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就业水平。以下依次分析三者间相互影响机制,构建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与就业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机制理论分析

现代经济学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总量生产函数而言,经济增长和就业一般呈现正相关关系,经济较快的增长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奥肯定律认为,在2.5%的GDP增长率基础上,GDP每增长2%,失业率下降1%,这意味着经济增长能够提高就业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一般用就业弹性度量,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就业量变化百分比。就业弹性有弧弹性和点弹性两种。一般认为,就业弹性大小取决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经济结构方面,如果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则就业弹性一般较高。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大,就业弹性一般较高,但如果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结构性失业较高,就业弹性影响则待定。劳动力成本方面,如果资本要素所占比例较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则就业弹性较高。劳动力市场状况方面,隐形失业水平越低,就业弹性越高。

不同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偏差的原因与各国就业弹性密切有关,经济增长通过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就业水平。因此,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存在非均衡关系,即二者变动不一致的非线性关系。

依据以上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研究假设1: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当遇到重大经济转型或重大政策变动时,经济增长可能表现出对就业的非线性效应。

(二)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机制理论分析

社会保障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就业水平,具体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和反向抑制作用机制两方面。

正向促进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首先,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了农民工安全预期,为农民工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失业保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失业保险解决了失业者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失业者的就业技能,增加了失业后的收入保障,为其再就业的实现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再次,社会保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分散了劳动者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了劳动者的健康资本和人力资本,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最后,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了有效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就业水平。如养老服务产业必定带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老年咨询、老年旅游等相关为老服务的就业水平。

反向抑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首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能抑制劳动力就业动力。消极被动的最低生活保障容易造成“养懒汉”现象;其次,较高的社会保障缴费水平加大了企业成本,抑制了劳动力需求,易引发大型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降低劳动力需求;再次,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利于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转移接续问题,抑制了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

依据以上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研究假设2:社会保障对就业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负向抑制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正向促进作用大于负面抑制作用。

(三)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影响机制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分散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需要政府责任的介入,公共产品属性程度决定了政府责任的存在,同时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广度与深度。根据瓦格纳法则,政府财政支出会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而增加。现代社会里社会风险的快速扩张,以及人们对公平的诉求,作为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需求弹性越来越大,导致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支出越来越多。经济增长是决定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依据以上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研究假设3: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综合而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可能受到社会保障水平的调节。了解社会保障的中介作用,对于深刻认识现阶段社会保障的作用至关重要,也能从实证角度透析现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以及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重要影响。

三、数据来源及计量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5》,2015年数据来自中经网。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支出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2007年国家统计局对社会保障支出统计进行调整,由2006年之前的社会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改为社会保障支出,2007年改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鉴于社会保险支出统计始于1992年,所以社会保障支出的样本主要选取1992-2015年区间。在非线性模型分析中GDP和就业数据选取区间为1978-2015年,社会保障中介作用模型中全部数据选取区间为1992-2015年。所有数据按照对应定基指数平减到1978年水平。为了消除数据异方差性,各总量指标均取对数进行平滑处理。

(二)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1.经济增长与就业非线性关系实证模型

鉴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复杂性,并检验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依据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进行分析。STR模型专门研究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鉴于其能准确描述两个极端机制之间变量平滑转换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研究。STR模型的基本思想如下。

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xt+(xt)G(,c,st)+utt=1,…,T

(1)

G(,c,st)=1+exp[-(st-c)-1]>0

(2)

G(,c,st)={1+exp[-(st-c1)(st-c2)]}-1>0c1≤c2

(3)

其中,yt为被解释变量就业水平,本文用我国全社会就业量表示,xt为解释变量向量,其中xt=(1,x1t…xpt)=(1,yt-1,…,yt-k;z1t,…,zmt),本文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解释变量。=(0,1,…p)和=(0,1,…m)分别为线性和非线性的参数向量。转换函数G(cst)是处于[0,1]之间的连续函数。st是转换变量。{ut}是独立同分布的误差序列。若转换函数G(cst)为(2)式,则(1)式称为LSTR1模型。c确定状态转换的时刻,斜率表示由“0”状态过渡到“1”状态的速度。若转换函数G(cst)为(3)式,则(1)式称为LSTR2模型。

2.社会保障中介作用实证模型

鉴于经济增长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可能受到社会保障的调节,本文拟检验社会保障的中介作用。具体检验步骤依次为:(1)检验经济增长是否对就业具有显著影响;(2)检验经济增长是否对社会保障具有显著影响;(3)控制社会保障支出变量后,检验经济增长对就业水平的显著影响是否消失或者显著减小。

依据就业的以上基本理论分析,具体构建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logEmpt=c1+c2loggdpt+c3cyjgt+c4rkt+t

(4)

Shbzt=c5+c6lologgdpt+c7logcyjgt+c8logrkt+t

(5)

logEmpt=c9+c10loggdpt+c11logcyjgt+c1log2rkt+c13logshbzt+t

(6)

其中,Emp表示我国总体就业水平,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cyjg表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k表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shbz表示社会保障支出。主要依据是就业量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影响。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处理。实证分析结果比较各方程中变量的显著性判断社会保障支出中介作用。

四、实证分析

下面将应用STR模型检验就业与经济增长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然后检验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就业效应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一)就业与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实证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位根,对各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后,检验结果表明各序列均变为平稳序列。

1.非线性关系检验

根据AIC、SC准则,选取滞后期为三期,得到线性模型估计结果 (7):

(7)

表1转换函数检验选择结果

2.实证结果

采用二维网格点搜索法估计模型的初始值,其中c取值范围为{-0.01,0.08},取值范围为{0.50,10.00},初值为10,c1初值为0.0214。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后得到最终结果表2。图1为转换变量和转换函数曲线图。

表2LSTR模型估计结果

图1 转换函数(虚线)和转换变量(实线)曲线图

从图1和表2可知,经济增长和就业间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1982-1987年。这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二者之间表现为明显的线性关系。此时转换函数为0,就业量的变化主要受gdp一期滞后正向影响;(2)第二阶段为1987-1998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非线性关系开始凸显,并且转换函数在0和1频繁变动,说明该段时间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并不稳定,经济增长对就业波动的影响较大。除了受到线性部分的影响,同时受到非线性部分的影响;(3)第三阶段为1999-2009年。二者又重新回到线性关系,此时转换函数为0。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趋于稳定,主要受线性部分影响;(4)第四阶段为2010年至今。二者之间非线性关系再次凸显。虽然转换函数没有达到峰值1,但是二者关系波动性较大。

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非线性影响?本文试从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转换的重要节点进行分析。在1987年之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萌芽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依旧按照原有路径发挥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在1992年到1998年时间段,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改革措施改变了原有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经济增长对就业数量的弹性开始增强。但1998年后又重新回到线性关系中,这说明经济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场改革的节奏,开始逐渐发挥稳定作用。尽管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仍比较稳定。从第四阶段可以看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一次改变了原有的稳定路径,并且在2010年开始凸显,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一系列的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开始发挥作用。综合而言,我国的就业水平既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世界经济等外部影响所导致的国内政策变动有关,不过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我国自身主动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二者在提高就业水平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稳定作用。这也证明了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假设,经济增长对我国的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且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

(二)社会保障中介作用实证分析

表3社会保障中介作用检验结果

注:括号内为变量的显著性水平。

由表3的实证结果可知,模型(4)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因果关系。模型(5)表明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验证了研究假设2成立。模型(6)则表明在加入了社会保障支出变量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降低,同时社会保障支出变量高度显著,这充分说明社会保障支出是经济增长影响就业水平的中介变量,验证了研究假设3成立。

结合表2和图1的结论,下面具体分析社会保障可能存在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的中介作用。

1.第一阶段:1982-1987年,该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起步期。社会保障制度总体框架尚未形成,依附于计划经济的仍以企业保障为主。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在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对经济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此时社会保障中介调节作用并不强。

2.第二阶段:1987-1998年,该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属于探索期。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的旧农保制度均在这一阶段开始集中试点,使得原有计划经济制度就业终身制的模式开始被逐渐打破,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开始逐渐影响劳动者未来预期,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努力实现就业是劳动者追求的目标,此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被动地影响了就业市场,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波动。

3.第三阶段:1999-2009 年,该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完善期。随着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的普遍覆盖,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保障水平逐渐提高,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对社会保障制度逐渐认同,社会预期日趋稳定,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了就业水平提高。

4.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改革期。该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相对健全,结构性改革日趋凸显。该阶段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程度相比之前的第二阶段显著降低,劳动者供给的收入效应有所增强,未来稳定收入预期有所提高。但困扰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分散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如看病贵与看病难问题、养老服务问题等服务保障能力弱化了收入效应,进而提高了劳动者供给的替代效应。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需求者在该阶段面临显著的生产成本上升,替代效应越发显著,导致该阶段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此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呈现非线性关系,表明该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发挥自发的主动调节作用,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从劳动力供给方而言,社会保障的就业替代效应显著大于收入效应,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弹性降低,劳动者为了获取社会保障权利,无疑提高了增加有效供给的动力,提高了劳动力市场参与率,有效减少了待业状况。从劳动力需求方而言,资本替代劳动并没有形成趋势,我国高素质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需求尚未形成由资本替代劳动而显著减弱的状况。

综合而言,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制度建设完善期,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仍属于较低水平,社会稳定性的安全预期并未形成,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效应并未显现。社会保障反而在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比较显著。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也必须高度关注其对劳动力市场负面影响的发生。

其他解释变量的主要影响为:

1.产业结构的影响显著为负。第三产业为什么会对就业量产生挤出效应?这也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大的理论预期不一致。难道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原因可能源自第三产业的增长并没有充分吸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溢出的剩余劳动劳动力,导致就业人数相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增长较慢,同时还可能与第三产业劳动者就业方式比较灵活,尚未进入就业统计范围有关。

2.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人口老龄化并未对我国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的老化必然使得劳动力人口比例降低,但我国的实际劳动供给总量仍在增加,这说明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减少实际的劳动力需求,甚至可以通过相关银色经济扩大劳动力需求,这也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五、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为正,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经济体制和国际环境变革是引起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2)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具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显著增强了社会保障支付能力,提高了居民的有效需求;(3)社会保障中介调节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内生调节,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器作用日益凸显。

围绕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更好协调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的相互促进机制,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搭建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与就业相互促进的综合政策框架。明晰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相互协调互动机制,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核心,统筹安排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就业政策。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保障政策规律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共同发挥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政策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体系。

2.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就业质量良性互动。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质量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维度,通过优化经济结构,逐渐培育新型市场和新兴业态,引导新兴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高质量的就业水平,不仅能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就业的非线性特征影响,提升就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同时,也能抵御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剧烈影响。

3.培育并构建健康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制定劳动力供需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按照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结合产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合理制定劳动力培育战略。完善劳力市场信息化建设,搭建通畅的供需交流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做到劳动力供需信息精准输送。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的正向作用,逐渐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妥善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1]Okun A M."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In Proceedings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tatistics Section(Washington,DC),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62.

[2]邹薇、胡翾:《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载《世界经济》,2003(6)。

[3]范婧:《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载《管理现代化》,2016(4)。

[4]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载《财经研究》,2003(4)。

[5]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3(5)。

[6]刘键、蓝文永、徐荣华:《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探讨分析》,载《宏观经济研究》,2009(3)。

[7]刘伟、蔡志洲、郭以馨:《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研究》,载《经济科学》,2015(4)。

[8]蒲艳萍:《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有效就业分析与协整检验》,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1)。

[9]孙文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间数量关系解释》,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1)。

[10]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1]张盈华、杜跃:《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积累:研究综述》,载《经济学家》,2008(5)。

[12]程名望、史清华、潘烜:《劳动保护、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镇就业》,载《统计研究》,2012(10)。

[13]刘凌晨、曾益:《新农保覆盖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载《农业技术经济》,2016(6)。

[14]刘鑫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实证评估》,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责任编辑:H)

Economic Growth,Social Security and Employment—The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Analysis

LI Jia

Based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macroeconomic data,this paper uses nonlinear STR model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and further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exists.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has a positiv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and the social security has a positive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rly stage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the substitution effect of labor force supply is greater than the income effect. Whe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gradually perfected,social security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regulating the employment fluc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of labor market,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bor employment,and build up the mutual promo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policy,employment policy and social security policy.

economic growth,social security,employment,influence mechanism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SH07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RK01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5JJD790002)、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N2016YB004)、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yjzx201711)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劳动力制度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