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中要点、难点才能贴近民心2017上半年电视问政第二场侧记

2017-09-12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8期
关键词:问政防洪难题

徐 鹏

切中要点、难点才能贴近民心2017上半年电视问政第二场侧记

徐 鹏

电视问政第二场

7月17日至19日,以“整治‘新衙门作风’,建设‘三化’大武汉”为总主题的2017年上半年电视问政如期举行。其中笔者参与摄制的第二场聚焦“‘四水共治’推进”,共播放12个短片,正好切中“四水共治”工作推进中的要点、难点,引起现场嘉宾和场外观众的热烈讨论,四十多万人参与场外投票,居三场之最。

“四水共治”指的是:“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按照武汉市的规划要求,到 2021 年,全市将实现水更安、水更畅、水更净、水更优的主要目标。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书记指出,开展“四水共治”,着力打造水文明,是武汉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要把“四水共治”作为武汉的“生命线工程”,变水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以“四水共治”来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功能、弘扬水文明、彰显水魅力,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是“四水共治”首年,作为武汉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节目——电视问政关注“‘四水共治’推进”既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也是关注市民心声,回应市民期盼。

“四水共治”工作牵扯面广,“四水共治”工程上百个,市民对“四水共治”的期望更是各有不同,如何在两个小时的直播中做出最好的展现呢?节目组在前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有关“四水共治”的线索有几百条,经过核实便于电视呈现的有几十条。然而,节目时间有限,哪些案例能上电视问政需要进行甄选。原则就是选择那些能切中“四水共治”工作推进中的要点、难点的案例,举一反三,以小见大,让两个小时的节目基本能全面反映半年来“四水共治”工作推进中面临的问题。

7月18日电视问政第二场分三节,第一节对应防洪水、排涝水,第二节对应保供水,第三节对应治污水。

在第一节中,【短片一:“不在状态”的防汛值班】、【短片二:防汛物料在哪里】、【短片三:如此排放(1)治水工程引渍水】、【短片四、高架桥雨水管维护如何举一反三】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防洪、排涝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天气晴雨我们没法控制,但是防洪、排涝工作是否扎实,关键还是看人。盯住“天”、管住“地”、抓住“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抓住“人”,那些工作不积极、态度不端正的“人”才是防洪、排涝工作最大的危害。当短片中那位醉醺醺的水务工作人员承认喝酒时,直播现场观众禁不住哄笑起来,这是无情地讽刺。第一节后段【短片五:一地两“主” 打鼓渡河整治迟缓】、【短片六:“四水共治”部分工程建设迟缓】深入现象背后挖掘“四水共治”工程推进不顺的深层原因。虽然受阻的“四水共治”工程不止两个短片中曝光的几个问题,但是通过这两个短片可以清晰地反映推进受阻的主因是协调难、拆迁难,也正好可以通过电视问政这个有效平台破解现实中的管理难题,创新管理机制。

在第二节中,【短片七:家住长江边 生活用水难】、【短片八:无人搭理的函告】、【短片九:居民用水投诉多 二次供水改造慢】三个短片都是聚焦二次供水难题,但是侧重点各不同。众所周知,二次供水是个历史遗留难题,全市每年有关二次供水的投诉上千次,为何独独选择这三个案例呢?仔细研究二次供水难题会发现,要解决二次供水难题绝非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供水部门、区政府、社区居民共同努力。这三个短片恰恰是从这三个方面去解析二次供水难题:【短片七:家住长江边 生活用水难】反映供水部门不作为问题,【短片八:无人搭理的函告】反映区政府不作为问题,【短片九:居民用水投诉多 二次供水改造慢】反映社区居民不配合问题。三个短片相得益彰,完整地反映了二次供水难题的全貌,也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依据。

在第三节中,【短片十:黑臭水体盼整治】反映的是黑臭水体的恶劣影响,【短片十一:清淤污泥难转运 鄢家湖治污有点难】反映的是整治黑臭水体工程不理想,【短片十二:违建危房挡道 污水处理厂管道受阻】反映的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受阻,三个短片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颇有深意。

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让社会问题更加充满多样性、复杂性,只有找到切中社会问题的要点、难点,不堆砌问题,不隔靴搔痒,才能让电视问政这个难得的平台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制片人)

责任编辑 朱帆

猜你喜欢

问政防洪难题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狗之难题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