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汽车驾驶教练员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2017-09-12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李旭升

河北农机 2017年9期
关键词:驾校教练员驾驶员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李旭升

浅析汽车驾驶教练员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李旭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学会驾驶汽车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必备技能。伴随学车潮的到来,驾驶培训市场放开,各地驾驶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涌现,大批汽车驾驶员转行投入到汽车教练员队伍中来,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就目前汽车教练员队伍素质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自己的点滴看法供同仁参考。

汽车教练员;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近几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直接导致学车热度不减,随着驾培市场放开,各类社会驾校层出不穷!各行各业的驾驶员也成为了教练员。与此同时出现的却是我们国家特大交通事故频发,事故影响面大、死亡人多、损失惨重的局面。作为专业培养汽车驾驶员的驾校,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摇篮。教练员则是传播汽车文化和孕育安全意识的直接践行者。我们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期汽车教练员呢?

1 汽车驾驶教练员队伍的现状

1.1 教练员文化素质偏低

以笔者所在市区为例,共有大小驾校30余家,公办驾校1家,其余都是私人驾校。教练员年龄普遍偏高,大都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寥寥无几。教练员将开车视为一种谋生的手艺活,没能进行自身文化知识结构的更新,带来的是对汽车技术和驾驶技术理解不深入,讲解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直接影响知识和技能传授,致使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种教练员所教出来的学员也只是会简单开车的交通法盲。

1.2 专业技能较低

很多教练员都是由原来的汽车驾驶员改行,他们当中不乏有驾驶的老司机,但由于从事汽车教练员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加之很多驾校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节省开支,对雇佣的汽车教练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师资培训,导致汽车教练员交通心理学、教育学、汽车技术、安全驾驶等专业知识缺乏,只凭经验教学,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胜任驾驶培训工作。

1.3 服务意识欠缺

教练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尽相同。他们谋求驾培职业以获得一定的生活来源,打工心态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思想境界层次不高,职业道德不规范。他们有的“职业倦怠症”严重,对学员漠不关心,对工作不满意,牢骚满腹,抱怨多多,以至于在从业执教过程中,职业道德失准,滋生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有损教练员的师德形象,甚至损害了驾培行业形象。

1.4 违规违法执教。

从驾校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就是要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这就需要通过教练员的言传身教,使学员在驾校学车的过程中就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在现行的教练员职业中,有的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自控能力差,自由散漫,思想麻痹大意,陋习顽固。如抽烟教学、酒后执教、行车途中接打电话或发信息等等,教练员的这些行为和现象成为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隐患,对学员学车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提升汽车驾驶教练员素质的途径

道路交通安全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新时期,如何让群众“行”得方便、“行”得安全,对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汽车教练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驾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驾驶人才,其关键在于教练员。因此,提升汽车驾驶教练员职业素质,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

2.1 重视对汽车驾驶教练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训

驾校的教练员源于社会各行各业的驾驶员,这些驾驶员汇集到驾校担当驾驶教练员的工作,首先面临的就是职业观念的转变,即“从驾驶员到教练员”职业重新定位,更新观念,进行角色的转换。根据有关规定,汽车驾驶教练员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是教师,教练员要充分认识驾培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体面劳动,培植安全文明的价值理念,方便学员,服务社会,将驾培工作作为人生事业来耕耘、作为公益事业去追求和奉献,切实把好教学安全关和质量关,真正从源头上遏制“马路杀手”,培养合格的驾驶员。

2.2 重视对汽车驾驶教练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作为一名合格的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文明意识和承担驾培社会责任,还必须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不仅要研究机动车驾驶教与学的原理与方法,更要在实践中传授机动车驾驶操作技能,并根据学员的多层次和个性化的特点与需求,因人施教而提高教学效能。驾校要定期举办座谈会、专家报告会、外出学习、专业技能竞赛等途径开展驾驶心理学、法律法规、汽车驾驶技术等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

2.3 重视对汽车驾驶教练员服务意识的培训

驾培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具有无形性特征。服务作为产品,是可以购买、销售和管理的。学员在购买服务时,是看不见,尝不到,摸不着,听不见,唤不到的,只是一种感觉。教练员的服务是以汽车为载体,将抽象的思维、意识、模拟景象、品牌、信任感等元素输入到学员的脑海中,通过学员的思想孕育和行为动作来实现和完成的。在新形势下,切实改变落后的封建师徒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准辱骂学员,不准粗暴教学,努力做学员的良师益友,驾校可通过开展星级服务、金牌服务、党员示范车、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提升服务品质,实现服务增值,真正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达到让服务对象接受、认可、满意的效果和超值的享受。

2.4 重视对汽车教练员文明行车的培训

作为汽车驾驶教练员,既是安全驾驶技术的传授者,又是文明行车的传播者,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变成我们每一个人的习惯,并融入到血液、刻进骨髓。生命才是最高的价值,各驾校要通过每日晨会、电子显示屏开展文明行车教育,帮助教练员树立敬畏生命,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的意识,过滤驾车陋习,开展文明行车评选,从而使广大教练员成为安全驾驶的引路人,为构建和谐平安道路交通环境作积极的贡献。

[1]陈运清.提高教练员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J].汽车驾驶员, 2001(04).

[2]张少琦.驾校教练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对策[J].知识经济,2011(20).

[3]高峰.汽车驾驶教练员素质提升的途径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4(07).

[4]曾宪奇.沈阳市宏达驾校教练员教学综合素质提升研究[D].吉林大学,2014.

[5]宋凯.浅谈提高汽车驾驶培训质量的途径[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126.

猜你喜欢

驾校教练员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驾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工读驾校
工读驾校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