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宜激进
2017-09-12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2期
农村是希望的田野,农业现代化承载着九亿农民的未来。图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夏庄村,一村民在田间展示收获的水稻。图片摄影 / 司伟 韩宝国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等作了部署安排。
我国区域之间进行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不顾当地条件的任何激进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规划》明确要求 “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对规划目标非常明确:到2020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实际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有例可循。上海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先行者,本期编发的上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展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以及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先进地区可以学经验,其他地区也可对照差距进行借鉴。
更关键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农业、农民、农村三个方面齐头并进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现代化有过深刻的阐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防止激进,有着现实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