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农民怀念昔日火热的生活

2017-09-12蔡永庆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娱乐活动农民农村

□ 蔡永庆

笔者今年4月在山西平定县参加“村村通”工程时了解到,眼下农民每年的大型娱乐活动就是春节前后集资请戏班子唱戏、办庙会,凑在一起乐乐,其余的时间枯燥乏味。

有干部无奈地说,目前农村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欠账太多,“大集体”解散及农业税免除后,农村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几乎为零,致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现象有机可乘。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目前不少基层政府考虑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招商等内容,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被顾及。

有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告诉笔者,近年来一些乡村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存在边缘化、空白化之忧。少数乡村因文化娱乐活动匮乏,赌博、酗酒、迷信活动又活跃起来。

部分农民的另类“精神家园”

在平定县东部一些偏僻农村,在家种地的农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天晒暖,夏天歇凉”的日子。

“以前偶尔还有放电影的,现在都很少了,‘文化下乡’好久才能等上一回,我们除了看电视、听广播,文化生活几乎是空白。”马山狼白村一村民叹气说。

据当地村民介绍,因无处消遣,当地农民们闲暇时就聚在一起赌博,不少村子有赌博点,麻将、押宝、推牌九……花样繁多,不仅成年人赌,不少孩子也赌,有的甚至全家参赌。

在当地公安部门组织的抓赌活动中,一些被抓的农民被查处后很不服气,甚至还不满地说:“连牌都不让打,那让我们干吗去?”

封建迷信活动在平定县偏远地区农村也日趋活跃。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村房屋破败不堪,但村里的各种小庙建得却很漂亮,里面供奉着“五道将军”“龙王爷”“孤魂”“河神爷”等神位,有些常年摆着供品,附近的农民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去拜祭。

文化活动匮乏为“脱衣秀”提供了空间

与此同时,对“电视进了村,节目不姓农”等问题,农民反映也比较大。一些农民甚至说:“我们这里的电视台是新闻让地方领导露脸,广告让人们瞪眼,电视剧里就那么几张脸,露胳膊露胸,有甚看的?”

为解决农村电视节目少的问题,平定县在2005年为农民安装了有线电视,结果因线路不好,只有几个台,农民非常失望。一些村民添置了影碟机,但是片源有限,大多是武打、枪战等影片,符合农民口味的题材非常少。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陆续在各地县、乡、村设立了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并配发了一些器材。但笔者发现,在平定县一些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大多徒有虚名,器材也大多残破不堪,很多已不见踪影。

很多乡镇的文化站均为一室多用,除偶尔开会、放音乐外,平日大多人去房空。村里的文化室,绝大多数常年“铁将军把门”,逢年过节才可能开放一下,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农家书屋也成了摆设。

一位干部担忧地说,正是利用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匮乏,近年来一些草台班子和不正规的演出团体游走乡间,“脱衣秀”、色情录像等在农村开始抬头。

生产井井有条 文娱冷冷清清

农村文化生活今不如昔,一些农民发出这样的感慨。

平定县石门口乡是笔者的家乡,过去乡供销社等一些场所出售图书,如今大多已改成个体小卖铺和饭馆,现有书店出售的大多数是中小学教材,贴近农村生活的文化娱乐及农业科技读物、光盘很少。

在里徐沟村,现年60岁的贾大爷坐在炕头感叹地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村都有夜校,现在夜校早就没了,文化室也塌了。

据贾大爷回忆,以前很多村都自发组织了戏班子,没事就吹拉弹唱,一聚就是一群人。逢年过节,村里和乡上还有社火、地方戏、秧歌等活动。当时县里的电影放映队,也经常下来为农民放映露天电影。

现在,日子是好了,可戏班子、高跷队、秧歌队都没了,平日想乐一乐,除了看电视,就只剩喝酒和赌博了。此外。“三下乡”活动的覆盖面小、内容不活,时间短,有些还走过场,很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一些有经济能力提供文化娱乐活动的比较富裕的村庄,生产发展井井有条,村容村貌清洁漂亮,就是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冷冷清清,不少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处于“盲点”,尤其一到冬季农村生活更为枯燥乏味,十分萧条,大多数农户晚上看完电视就睡觉。

许多青年农民反映,现在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想追求一下精神生活,希望村里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活跃一下大家的生活,比如唱唱歌、跳跳舞、扭扭秧歌、打打球等,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但这些本可以办到的事情并没有办到,农民们有些失望。◀

短评

农民需充实的不只是钱包,更需充实精神,对于这个问题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营造有利于农村文化不断提升的活动氛围。要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引导村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或节庆活动,。农村良好文化风尚的形成,需要创造相应的环境。

二是要切实落实有关农村文化稳定发展的政策,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应积极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开展特色文化乡村建设。

三是要采取有利于农村文化健康成长的激励办法。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村文化建设应以鼓励为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励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娱乐活动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蹦蹦床上的物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