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主动应对老区扶贫攻坚面临的新挑战

2017-09-12刘祖书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11期
关键词:老区贫困人口城乡

□ 刘祖书

湖北省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以来,老少边库地区的脱贫成效非常显著,一场场脱贫攻坚战役正在全省农村打响。笔者通过两年多的蹲点调研,发现老区扶贫攻坚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值得进行前瞻性关注研究和主动性施策应对。

农村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慢性病多发高发并存。图为大悟县为慢性疾病贫困户免费送药到村。

面临的新挑战

1.农村将存在着长期的扶贫需求和脱贫任务。虽然当前贫困人口的总量在减少,但贫困的现状和特征正在悄然变化。

主要表现:

一是老区贫困人口的数量和规模仍很庞大,而且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很大。二是我国原来确定的农村贫困标准很低。三是老区现行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很深,且有一部分人虽已脱贫,但大多数是靠“政策兜底脱贫”的,这部分人最易返贫。四是随着老区农村老龄化人口迅速加剧、慢性病呈多发高发并存、农村实际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各类消费成本逐年上升等因素,当新的贫困线标准上调后,老区贫困人口会明显增加。

2.农村潜存着代际传递贫困人群的危险。

主要表现:

一是当前余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其分布属“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世代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二是这些地区一部分年轻且脆弱的群体由于起点低等因素制约,他们成年后的就业与生活,如果缺乏有效措施,贫困将通过代际传递使这些人成为今后新的贫困主体。三是脱贫的可持续性很差,现实生活中脱贫与返贫的交替现象非常普遍。四是老区农民一旦发生变故就会重新陷入贫困。据调查,当前脱贫人口中,有大约20%的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刚过贫困线,由于自身积累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脱贫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五是老区大多属自然灾害多发区,很多农民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变故,很容易重新返贫,据统计,近年来贫困人口的返贫率一直在20%以上。

3.农村贫困指标的评判呈现多维性趋势。

这主要指当前人纯收入(或是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高低是决定农村贫困人口的唯一条件,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指标也将由经济贫困为主进入到经济、精神、社会、资源、生态和养老等多维贫困新格局,评价的指标应该发生根本性变化,各项数值应该更加全面具体,并且要逐步把“幸福指数、群众认同率、人民满意度”纳入其中。

4.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向中小城镇流动的势头明显。主要指当前中小城市呈加速竞争发展态势,农村人口依然在大规模流出,农村部分贫困人口逐步向中小城镇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化,长此下去,致使现行农村贫困人口为主逐渐转变为农村贫困和城镇贫困并存趋势。

5.智力扶贫、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和心理健康扶贫将是今后老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心理健康的扶贫资源和手段非常有限。

芳畈镇竹林村贫困户养鸡致富,但老区农民抗风险能力差,脱贫后经济实力很弱,一旦发生变故就会重新陷入贫困。

原因浅析

1.当前靠财政完全兜底保障的那部分特困群体,是最后脱贫的对象,越过现行贫困线后,由于他们自身的脆弱,极有可能再次落入新的贫困圈。

2.当前老区农村正在实施大规模的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且成效显著,但一部分年轻且脆弱的群体由于起点低等因素制约,他们成年后的就业与生活,如果缺乏有效措施,贫困将通过代际传递使这些人成为今后新的贫困主体。

3.当前收入高低是决定农村贫困人口的唯一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指标也将由经济贫困为主进入到经济、精神、社会、资源和生态等多维贫困新格局。

4.当前中小城市加速竞争发展,农村人口依然在大规模流出,农村部分贫困人口向中小城镇流动成为常态化,致使现行农村贫困人口为主逐渐转变为农村贫困和城镇贫困并存趋势。

5.当前老少边库地区空巢、留守、乡情逐渐淡漠、社会价值异变等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而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激烈碰撞,却是农村社会面临的新趋势,这些矛盾必将促使脆弱的群体产生新的精神贫寂问题。

应对的策略建议

1.前瞻性关注,扶贫目标的制定要由“积累性贫困人口”向“转型性贫困人口”转变。

要重点关注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或不可预见突发性灾难而导致的过渡性贫困或暂时性贫困人口,防止脆弱群体再次落入贫困陷阱,要以延续现有的扶贫政策为主,进一步夯实脱贫成果,实现完全解决生存贫困,向逐步过渡到基本解决发展贫困,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贫困的方向发展。

2.直面新问题 ,扶贫机制的研究要由集中性向常规性转变。

当前,涉及扶贫的各个领域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各部门按各自规划分配使用扶贫资源,政策目标和资源投放方向互不相同,“撒胡椒面”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扶贫资源的碎片化管理体制与扶贫工作要求整体性推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要着眼思考设立整合资源的扶贫职能机构,提前制定科学、长远的扶贫综合治理规划,在重点贫困区建立稳定、内嵌的常规性扶贫机制,将扶贫工作始终纳入政府日常职责序列。

3.主动性创新,扶贫手段的实施要由以提高收入为主转向缓解非收入性贫困。

今后扶贫政策需要着眼于缓解非收入性贫困,提高政策的“造血”功能,才能赋予贫困人口长久的脱贫能力。要积极开发减贫“新动能”,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增加贫困人口物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财富存量,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始终确保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4.突出着力点,扶贫路径的制定要由以解决农村贫困为主向城乡兼顾减贫转变。

要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实现城乡户籍、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使农村扶贫走上制度化轨道,并在城乡兼顾的扶贫机制中将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纳入扶贫体系。山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仍将是扶贫的重点领域。应侧重就地取材,实现资源应用与开发,应继续把强化治懒和鼓励性扶持相结合的方法,贫困自然村落作为消除“贫困死角”的综合治理单元,推动城乡扶贫体制逐步融合。

5.抓牢关键处,塑造和提升应对致贫风险的能力。

应将扶贫关口前移,建立防止返贫预警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均等化服务,清除户籍歧视的制度安排,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提升老区农村教育和健康水平方面。要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提高贫困个体自身获取收入、预防和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而不能让其陷入贫困之后再进行扶持和救助。◀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老区贫困人口城乡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隐形贫困人口
城乡涌动创业潮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