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爱民二三事
2017-09-12苟昌盛
□苟昌盛
两当兵变前习仲勋在凤县与人合影。左起:习仲勋、刘书林、张秋臣、闫鸿章、刘希贤。
毛泽东曾称习仲勋“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本文记述的习仲勋在两当兵变发生当天经历的几件事,既是他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后来毛泽东给其评价的最好注脚。
1932年4月2日,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警备师三旅二团一营任中共地下营委书记的习仲勋和陕西省委特派员刘林圃等人,在甘肃两当县城发动了两当兵变。兵变发生后,习仲勋、刘林圃率领起义部队按计划向陕北挺进,准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这里记述的,是习仲勋撤离两当县城后行军路上的几件事。
马蹄沟磨坊问路
1932年4月2日凌晨,习仲勋、刘林圃带领刚刚举行兵变的部队到达新潮村的一个三岔路口。究竟哪条路通往第一个目的地太阳寺,谁也不清楚。
此时,习仲勋看到一户人家的灯还亮着。他走近一看,这是一处磨坊,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磨面。
老人见几个背着枪的军人进屋,以为是国民党部队又来抢东西,吓得躲到一堆粮食背后不肯出来。
习仲勋温和地对老人说:“大伯,不要怕,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请问您贵姓?我们找您是打听一下去往太阳寺的路。”
老人这才张口说话:“我姓韩。你们要去太阳寺?那就走中间这条路。这里到太阳寺还有60多里路呢。”
习仲勋握着老人的手,再三感谢他为部队指路。他叮嘱老人说:“您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早点休息,别累着。”
老人被习仲勋关切的话语感动了,他泪眼模糊地看着部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栗子坪的意外早餐
天快亮的时候,习仲勋、刘林圃带领部队来到一个名叫栗子坪的小村,想打听一下这里距离太阳寺还有多远。
习仲勋走进一座小院对正在劈柴的一位青年农民说:“老乡,起得早啊。你叫啥名字?”年轻人见来者满脸和气,随即答道:“我叫董全保。你们是哪支部队,要到哪里去?”
习仲勋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请问去太阳寺还有多远?”
董全保早就听说革命队伍是穷人的队伍,他听了习仲勋的话后,赶快安排媳妇给部队烧水做饭。他边招呼战士们吃饭,边详细向习仲勋介绍:“这里到太阳寺还有四五十里。顺着这条道继续往北走,中午就能到。”
部队吃过早饭离开时,习仲勋拉着董全保的手说:“你们两口子勤劳善良,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董全保目送习仲勋等人带领部队远去后对媳妇说:“这支队伍长官和善,军纪严明,还真是咱老百姓的队伍。”
火神庙教育土匪
4月2日上午,部队来到了被一片树林环绕的火神庙。
突然间,几十个拿着土枪、大刀、木棒的土匪从树林中跑出来,向部队发起进攻。战士们击毙了为首的土匪,活捉5人。有的战士见有的战友受伤,就想把活捉的土匪枪毙。
习仲勋说:“节省几颗子弹,我们还有更多的敌人要打。”
习仲勋经询问几个土匪得知,这是一伙专门在茶马古道上胡作非为的土匪,祸害了很多过往商人和当地群众。他威严地对土匪说:“你们不好好凭本事吃饭,怎么干这种拦路抢劫的勾当?留你们几条性命,回家好好过日子,劝告其他人不要再当土匪,也转告这些死了的土匪的家人,尽快把他们掩埋掉。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以后再碰见你们祸害百姓,决不轻饶。”
从此以后,这条茶马古道上很少再有土匪出没。
两当兵变部队改编地——太阳寺。
太阳寺补栽小树
当天中午时分,部队到达第一个目的地——龙潭乡太阳寺村。习仲勋召集刘林圃等人召开了营委会议,决定将兵变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刘林圃任政治委员,习仲勋任队委书记,吴进才任支队长。
这时,一位通讯员报告:“习书记,炊事员张师傅做饭时把老乡的一棵小槐树砍掉当柴烧了。”
习仲勋把张师傅叫来,温和地批评了他几句,并让他从山上挖一棵小槐树进行移栽。
习仲勋对村里的群众说:“乡亲们,我们的战士把小槐树砍了,实在对不起。你们栽一棵树长这么大不容易。我们部队有铁的纪律,要爱惜老百姓的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这位战士补栽了一棵小树,请你们以后多多关照这棵幼苗,让它茁壮成长!”听了习仲勋的话,当地群众深受感动。
如今,这棵补栽的槐树经历了80多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屹立在太阳寺村。
太阳河上的“红军桥”
就在部队按预定计划要离开太阳寺的时候,三连副连长左文辉突然向习仲勋报告:“习书记,村边的独木桥年久失修,我们部队300多人恐怕难以通过。”
习仲勋等来到太阳河边,只见水流湍急,一根独木小桥摇摇欲坠。习仲勋、刘林圃商量后决定,立即架设一座木桥,这样不但能保证部队顺利过河,而且还能方便当地的百姓。
习仲勋问村里很有威望的文顺德:“你们有没有木料?我们部队可以立即架桥。”文顺德高兴地回答:“村里人早就想建一座新桥,木料已经准备了一些,就是架桥的人工费太贵,才拖到了现在。当下就缺几根柱子,到对面山上砍几棵树就行。”
习仲勋立即安排一连砍树,二连搬运木料,三连集中力量架桥。几个小时后,一座又长又宽的新木桥架好了。
乡亲们拎着鸡蛋、红薯、洋芋、馒头、腊肉等赶到桥边送别红军。习仲勋深情地对群众说:“乡亲们,我们是咱老百姓的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架桥修路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的心意领了,但东西坚决不能收。”
从那时起,当地群众就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