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

2017-09-12刘荣林霍蓉光李鸿光张戏严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企融合

刘荣林 霍蓉光 李鸿光 张戏 严涛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

刘荣林 霍蓉光 李鸿光 张戏 严涛

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提高企业文化素质,更快适应就业岗位,文章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河北某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情况,从多角度对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一些针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方案构想。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则是校企合作的深度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特别指出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在高职院校推行校企文化融合,首先可以促使高职学生认同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其次,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最后,也有利于企业解决新员工的岗位适应问题,减少培训成本,从而达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效果。

为了掌握校企文化融合现状,促进校企深入合作,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制定了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选取石家庄一所高职院校进行案例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针对该高职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应用电子专业、航空服务专业、市场营销等专业的部分一、二年级的学生及相关合作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其中校方问卷100份,企业方问卷50份;通过调查将高职“校企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现状及问题

师生认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但认为校企文化融合的程度尚待深入。通过我们的调研,样本中高达78%的学生认可校企文化的融合,其主要原因是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为的是毕业后能够顺利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但是也有22%的学生对校企文化融合不清楚,说明学校在校企文化融合工作上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对于现阶段校企文化的融合情况,只有10%的学生认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校企文化氛围,40%的学生认为校企文化的氛围尚未形成;28%的学生认为校企文化氛围已经形成,但还缺乏品牌效应;24%的学生认为校企文化融合的硬件待完善,同时14%的学生认为当前不缺少硬件设备,真正缺乏的是软文化。由此可见,学院为了谋发展,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应做得更积极主动。

阻碍校企文化融合的因素依然存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形式有待于丰富。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阻碍校企文化融合的因素依然存在,34%的人认为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阻碍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因素;32%的人认为“经费缺乏”阻碍了校企文化的融合;有28%的人认为学校的政策和配合性不够阻碍了校企文化的融合,26%的人认为校企文化宣传力度不够阻碍了校企文化的融合,18%的人认为企业文化不够鲜明阻碍了校企文化的融合。

关于校企文化融合的形式,7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与企业共同开展学生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增进对企业的了解;并且有50%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校多进行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传播,4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通过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时就能够置身于企业文化之中;还有4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34%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企业参与教学的方式促进校企文化融合,28%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企业参与培养学校师资的方式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可见,校企文化融合的形式有待于丰富。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对策建议

教学组织与管理中如何体现校企文化融合。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校企文化融合的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中体现校企文化融合,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高职院校的每位教师都要正确认识到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教师的正确观念,还要大力提升教师的企业文化素养。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教师到企业的培训进修必须规划化、制度化。教师通过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文化、各项规章制度,岗位一线前沿技术,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水平。

高职课程渗透企业文化。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重要环节,校企文化融合也要通过课程的渗透来实现。以我们调研的该所石家庄高职院校为例,该校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中的就业指导课是一门跟学生就业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改革原有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让企业文化教育成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主线,选取贴近学生职业生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就业观,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还可以组织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双师型”教师共同参与开发校企文化融合的、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该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实习实训过程中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重视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校内,要积极建设仿真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在课堂上就能感受企业文化环境。有条件的学校要大力引企入校,采用整体引入或者部分引入的方式,将企业的设备、人员、技术、项目进驻学校,建设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实训室。这样能够使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学生则真实地参与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校外,积极谋求和企业联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立规范的见习与实习机制,对学生见习与实习的单位进行调研,合理安排学生实习的时间。与用人单位建立深度合作模式,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使学生们在实习实践中受到现代企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教育。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实行企业管理模式。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按照企业文化中的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按照企业员工工作准则,各司其职,进行标准化生产,并承担相应责任。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生产业绩进行奖惩。这样,让学生感受职业文化,熟悉企业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培养职业素质,从而实现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例如,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在举办的“订单班”,就是企业和学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师资、技术、实习实训过程中实行企业管理模式,订单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中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校园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高职教育培育人才方面,起到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因此,校企文化融合一定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布置体现企业文化的专业教室。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展示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黑板报则可以展示企业文化主题,定期以某一企业文化为例,图文并茂地宣传该企业文化精神。在校园的醒目处,布置讲述业内成功人士案例的宣传牌。学院的电子屏可以滚动播出企业的招聘信息、业界的用人标准的信息。让校园物质环境充分发挥校企文化融合的载体作用。

通过精神文化活动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校园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总体现,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就是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企业元素,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增强活动的企业主题性。比如学校和企业携手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石家庄某高职学院信息工程系联合企业多次举办JAVA程序设计大赛和键盘录入大赛,通过这类职业性比赛检验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平台。

校企文化融合是一项涉及学校、企业、学生、教师、课程、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校企合作,在观念、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实习实训过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等人才培养工作各个方面融入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校企文化融合还需要学校与企业在资金、制度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以创造校企文化融合的良好基础环境,培养融入企业文化、企业认可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本论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项课题“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6-700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