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区振兴东北新引擎
2017-09-12宗禾
文:宗禾
辽宁自贸区振兴东北新引擎
文:宗禾
沈阳片区。(东方IC 供图)
随着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成,辽宁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承担建立开放、新型的经济体系并承担起重大改革和开放的责任。我们应树立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
一张时间表记录了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辽宁自贸区”)建立的过程:
2013年,辽宁正式向国务院上报申请设立自贸试验区的请示;
2014年,辽宁成立自贸试验区专题研究推进小组,负责自贸区专题研究论证工作;
2016年4月,辽宁成立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
2017年3月25日,自贸区总体方案上报国务院。
2017年4月1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辽宁自贸区包括了大连、沈阳、营口三个片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成为自贸区制定的两个重要目标。
而从三大片区的功能划分,也可以感受到辽宁在振兴东北与开放中的期盼与急迫:大连片区——推动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形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沈阳片区——提高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水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营口片区——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辽宁努力以自贸区为载体,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着力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力。
借力自贸 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6月26日,李克强总理来到了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大连冰山集团,这家企业也是众多东北老国企的代表。冰山集团前身为始建于1930年的一家东北老字号国企——大连冷冻机厂,然而在度过了一段辉煌期后,由于我国机械行业国家投资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市场逐步缩小,举步维艰,大连冷冻机厂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困境中。
一直到2008年终于出现了转机。2008年,大连冷冻机厂通过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变更了厂名,扩大经营层持股等,激发了企业和员工活力。改制带来的是希望,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机遇。据悉,目前企业以三七开分成鼓励员工创新,催生了大量创客团队,1.2万员工中活跃着2000多名创客。企业效益、产品质量和员工收入均大幅提升。而在自贸区建成后,该企业更是得到了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看到老国企焕发出了新活力,更带动了东北其他老国企的改革步伐。李克强总理给予了肯定并强调,东北基础雄厚、资源富集,有了自贸区这个平台,关键是要不断注入改革开放新内涵,使之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引擎。自贸区带来的不仅是贸易的便利化,更重要的是对原有体制机制的再造,这正是辽宁自贸区的首要任务。
在辽宁省商务厅厅长宋彦麟看来,辽宁乃至东北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治本之策要靠深化改革。破除这些深层次矛盾,自贸区是有力抓手。以国企改革为例,资金体量大、引资渠道少成为摆在东北国企改革面前的一道坎,自贸区的成立无疑在吸引资本、拓宽渠道、输送经验方面提供了新风口。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大厅。(新华社 供图)
简政放权 一站式服务带来便利
来自哈尔滨的投资者姜春宜,前不久拿到了名为“沈阳俄斯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从今年3月起,我们就多次来沈阳考察。作为专门从事中俄贸易的公司,沈阳片区的保税区功能对我们很有吸引力。我们提交材料后,用了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执照。”姜春宜说。
沈阳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地税“联合办税窗口”、行政审批“综合窗口”和多规合一“审批窗口”四大功能区,共计32个办事窗口。完整的服务链,让企业在这里就可以享受一站式的便捷服务。很多企业代表表示,只要材料齐全,办理所有手续一天就可以完成,非常简便。
沈阳片区政策法规负责人张世成向记者介绍道,自挂牌以来,沈阳片区着力推进105项改革措施,制度创新形成的企业聚集效应已经显现。截至6月20日,沈阳片区新注册企业5053户,注册资本408.46亿元人民币。
“自贸区最大的特色是开放,开放可以倒逼我们加快改革、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和国际投资贸易环境接轨。”沈阳发改委总经济师倪庆东说。
其实,三大片区改革的步伐早在2016年9月就开始了。
沈阳片区全力做好实施方案及规划编制、综合服务大厅建设等各项筹备工作。出台了六大方面105项首批试验任务,几乎把只要国家允许复制的上海自贸区经验都拿了过来。
作为口岸城市,大连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互”大通关工作机制,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公布权责清单,行政职权清减46%。
而营口更是史无前例地实行“17证合一”,凡是涉及企业的,比如开户许可、机构代码、公章刻制备案等,都可以一窗受理、信息互认,同时努力打造出了一条“通关高速路”。营口自贸片区挂牌运营以来,大连海关先后复制20项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入区企业适用“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区内自行运输”“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等。
引凤筑巢 人才引领自贸区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辽宁自贸区考察时说:“自贸区面子很重要,但里子更重要。而人才则是最重要的里子。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辽宁,集聚到自贸区工作,要不惜重金求人才。”
6月12日,在自贸区大连片区(金普新区)重点产业人才招聘会上,主办方可谓一掷千金求人才。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等,最高给予600万元安家费补贴;对获得大连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对获得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支持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补贴。
而同时,辽宁政府更另辟蹊径,在鼓励引才荐才方面,最高给予荐才奖励30万元/人。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用人单位最高300万元的育才奖励,填补了大连市在存量人才方面的政策空白。
为了加快引进人才的脚步,8月1日,辽宁省召开了全面支持自贸区及沈阳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发展实行七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这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七项出入境政策措施,范围包括辽宁自贸区的沈阳片区、大连片区、营口片区3个片区,以及沈阳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主要服务于四类外籍人员,即外籍高层次人才、长期在华工作人员、外籍华人、外籍留学生和外籍学生等群体。
辽宁自贸区初建已近半年,从简政放权到重金引才,作为东北重镇,辽宁的改革开放步伐愈加迅速。面对新机遇,辽宁省委书记李希掷地有声:“我们要扎实推进辽宁自贸区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提升振兴发展整体竞争力,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坚决完成中央赋予辽宁的任务。”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