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国际在北伐战争时期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017-09-11刘华莉

魅力中国 2017年35期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成立以及北伐战争时期,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客观地看待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甚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才能够正确地厘清历史实际,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北伐战争;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是领导全世界劳苦大众的革命运动的世界性组织,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起到深刻地促进作用。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因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辩证的、客观的看待与分析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总结历史、借鉴经验,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让改革发展的道路更加顺畅。

一、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

共产国际作为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在早期对于各国的无产阶级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和联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生的共产党组织,为了更好地对民主革命进行深入地探索,必须积极保持与共产国际之间的联系。

“诚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它自己的阶级基础和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即使没有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国共产党也必将应运而生。但是,毋庸置疑,共产国际的帮助,加快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 ]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离不开共产国际的建议和帮助,另外,共产国际通过帮助影响中国共产党,进而指导了中国革命。当时,共产国际代表积极地与李大钊等民主革命人士进行沟通,商讨中国共产党的筹备成立以及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会是在共产国际领导下,并派代表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充分说明了共产国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条件。

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辩证关系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和矛盾性的,可以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但后来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的客观认识,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它能够在前期能够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迅速发展,是以尊重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客观的实际状况为基础的。而在后期处理解决国共矛盾以及革命中出现的问题时,出现了严重失误失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有共产国际指导方式的不当,但中国自身对其的全盘吸收是最重要的。后期革命的成功,是由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并不是全部以共产国际指令为主导去发展自己。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把共产国际作为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外因,明确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及方向是由中国社会自身规定的,才能够促进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时,共产国际作为一个外部因素,只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内部各政党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外来经验和文明的借鉴与吸收,需要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可贸然全盘照收。

三、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思考

(一)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从当时的历史状况以及我们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接收共产国际的领导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也正基于此,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提出的一些正确的方针,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有利指导。但我们要认识到共产国际在阶级问题以及领导权等方面存在认识不清的现象,使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遇到挫折。

1. 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实施指导的积极影响

北伐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进行工农运动的革命,当时面对的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局面愈演愈烈,要求国共两党发起大革命。共产国际在第一次统一战线构建过程中从政治、军事以及物质上方面起到帮助与推动的作用。并且“在大革命过程中,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又陆续提出了实施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武装以及夺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等带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共后来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运动以及革命运动的方针、政策的指导是契合实际状况的,是工农革命运动迅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北伐战争初期,由于共产国际关于工农运动政策的转变,在工农运动进入高潮时期,激发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实践探索,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另外,这时期中共吸收的党员也越来越多,党员队伍逐渐有了扩充,使得无产阶级性质的中国共产党在指导革命过程中积极注重群众问题。

2. 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指挥的消极影响。

在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面对中国领导权问题的考虑是错误的。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掌握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曾经提出过,但它由于对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民党认识不充分,“甚至认为“中山舰事件”的发生是苏联顾问团的事,主要是军事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此时的鲍罗廷也主张对蒋采取和解政策,不赞成对蒋回击。”[ ]使自身逐步放弃了对革命领导权。共产国际采取主动退让的策略,以期缓解内部矛盾,主张“不要把事态发展到与蒋介石决裂的地步”[ ]。此时的陈独秀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理认识不清,同意共产国际代表妥协的态度,在统一战线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国家的关系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时候也不例外地注重自身利益。因而,在处理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时忽视了中国的利益,过分地强调全盘的执行,导致后期革命统一战线的破裂。同时,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对复杂的中国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并不是很全面,不能做到尊重客观规律。

(二)对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关系影响的深刻经验总结

北伐战争的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探究明确了共产国际指导偏颇,导致中國革命遭遇坎坷的原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实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国际性的,各国无产阶级需要相互支持,相互援助,但这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 ]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征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国家的独立性。在学习他国先进文化时,应该追求精益求精,积极探求适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构建策略,不要脱离实际的全面吸收。在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在学习外国经验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在处理国内事务时,要强化民主观念,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把农民问题放在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实现,促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黄修荣:《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起源》,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新探,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第134页.

[2]姜进、姜沛南. 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影响[J].社会科学,1981,(1).

[3]朱荣英. 试析共产国际及联共( 布) 代表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双重影响[J]. 开封大学学报,2013.

[4]《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第87号(特字第65号)记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四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118页.

[5]郭德宏,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述评,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第6页.

作者简介:刘华莉(1991-),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党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浅议长征在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