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航空维修中人为因素研究

2017-09-11裴周定

魅力中国 2017年35期
关键词:人为因素维修管理

裴周定

摘要:航空维修是伴随着飞机的诞生而出现的,是伴随着航空事业的进步而发展的。在民航机务维修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维修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人为因素的主要类型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航空维修;人为因素;维修管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由于航空设备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得到不断提高,航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制造原因导致的事故影响逐步降低,已经下降到20%。但是,在设备制造机维修保养的过程中,由于人为误差的存在,导致航空设备的可靠性不能得到持續提高。因此,针对航空设备维修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人为因素方面。本文根据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的性质和表现对人为差错进行分类,介绍了人为因素的常见模型。给出了航空维修中人为因素的一般规律,列举了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的表现形式,对维修人为因素的成因进行了仔细地分析

一、民航飞行设备维修过程中的主要人为因素

(一)技能因素

技能方面的人为误差就是指人们在执行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时,由于熟练程度较高,因此其不需要有意识的考虑应该如何去做,绝大部分都是思维的自动反应下进行。技能方面的人为误差主要包括:

1.疏忽型,没有选择恰当的方式处理一件事。例如,针对民航设备的维修活动达到的最终结果与设定目标不同,没有达到良好的维修效果。

2.处置错误型,确定如何做一件事,也设定了对应的处理方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思维障碍或者是精神涣散导致计划的行动没有达成。

(二)法规因素

法规方面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们在执行一道已经十分熟悉的维修项目时,将会有意识的被维修检查单上的法规或者是记载于其思维中的法规所控制,从而造成其自身思受到限制。法规的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但是其主要形式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才去对应的操作程序及制度。由于对设备状态分析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导致其在才去行动的过程中采用了错误或者是不恰当的操作程序,其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

1. 疏忽型,维修过程中没有完成需要做到的事情;

2.处置错误型,即针对具体的失误采取了错误的操作程序。

法规方面的错误主要是维修人员在执行一系列对于自己已经很熟悉的维修项目时,因为对状态分析的错误造成了策略失误。因此,在采取对应的维修反应策略时,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

(三)知识因素

当维修人员面对民航设备的一个新的、不熟悉的设备故障时,因为不能参考其他的类似项目经验,导致其不能很好,甚至不能完全处理该故障。针对这种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一般是通过“目标积累”的方式予以处理,通过在相关环境以及维修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进行处理。导致维修人员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选择的目标知识不准确、处理信息过程中受到人为限制过于明显、待解决的问题过于复杂等。其主要表现为:

1.疏忽型,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对应的任务;

2.处置错误型,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处理故障问题。

二、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民航飞机维修可靠性的若干策略

(一)提高维修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为民航飞机维修的最终执行者,其对飞机的维修目的的达成以及维修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相对于维修人员而言,通过加强维修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注重对维修人员的业务考核,提高维修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技术操作水平,对提高维修队伍的维修水平有重要作用。

因为民航飞机的维修是一项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作,通过提高队伍的整体维修水平能够保证维修可靠性的提高。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是航空公司得到不断壮大的根本保证。因此,在维修队伍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加强培训工作力度的方式大道提高工作人员整体队伍的素质与技能水平。

(二)更新维修思想

为了提高民航飞机的适航能力,在维修过程中必须秉承飞机可靠性至上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飞机维修过程中,通过对飞机各个零部件,诸如发动机、机载通信设备等发生故障之前的各种变化特征,诸如腐蚀、疲劳、磨损等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估、处理与监控,以此确定各种维修管理的基本类型。为了加强对维修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力度,在关注细微环节的控制与管理时,还必须加强信息方面的管理工作,通过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可靠来提高信息的整体质量。另外,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还必须疏通信息沟通渠道,倡导讲实话、讲真话的作风。

(三)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预防并避免人为误差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制度层面的第一道防御体系。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维修故障预防工作在事故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因此,首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将人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合理处理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来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在日常工作处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言行举止来正确处理个人得失。在用人的过程中,应当善于捕捉每个人的闪光点,通过给维修人员提供一个充分的发展空间来提供一个和谐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凝聚力以及向心力的提高。

(四)构建一个整体的航空维修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持续发展的当下,应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为航空维修过程中人为因素的管理及研究工作提供服务。随着维修工作时间的不断累积,维修工作中将产生大量的信息,各个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复杂,仅仅依靠管理人员个体的脑力劳动以及手工记录的方式根本不能够处理这些数据,更加不能够根据传统的处理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维修过程中应该建立起针对所有维修活动的数据库,通过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的方式,将民航飞机的维修信息收集、加工,并产生出新的信息。

结语:

随着航空维修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程度的增加,航空维修管理过程中必须对之予以重视,同时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葆华 民航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的再思考管理观察[J]:2014, (6)

[2] 张清平. 浅谈航空维修生产中的人为因素管理. 价值工程, 2011,30(18):3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维修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因素影响的研究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具体应用的研究
纺织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分析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船舶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民用飞机设计人为因素适航关键点解析
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动车组维修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