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关于亲人离世的课题采访”所想到的
2017-09-11侯焜
侯焜
朋友的小孩在国外留学,学的是“Digital Media and Journalism”,翻译成中文就是“数字传媒与新闻学”专业。有一次在朋友家里做客,铃声响起,是那孩子打电话来向家里求救,朋友听了一会儿笑着把电话给我,说:“正好,你是这方面的行家,给出出主意吧!”原来,这是老师给这些大四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独立采访制作一期“关于亲人离世”五分钟的小节目。挂上电话,我不由地感叹了一句:“老外的思维真是奇特,为什么要让孩子做这么一期节目啊?”是啊,老师为啥要布置这么一个作业呢?这个问题问住了我自己。
细细想来,独立制作完成这样一个短片,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作业。对于这些大四的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少,要具备几个方面的能力:一、节目主题构思的能力;二、获取有效素材的能力;三、文字表达的能力;四、图像编辑制作的能力;五、配音解说的能力。如果说,其中三、四、五项属于常规教学能力培养范畴外,那么第一、第二项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就很高了。首先,主题构思,“关于亲人离世”这个话题,客观地说它属于一个比较敏感和隐私的话题。节目主题首先就要考虑到“人”的因素,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人们对这个话题能够接受,选题就显得尤其重要,既要是大家有兴趣了解的内容,又要是多数人能够接受和产生一定共鸣的内容,最好还是对人们有所帮助的内容。其次,素材的获取,这是个比较考验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歩奏。作为一名国际交流学生,除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入乡随俗人文环境的了解,宗教信仰以及生死观的认识等,并能有效地谈及,又如何与人很好地谈论这个话题?对这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都可能不尽相同。受访者是否愿意和你谈起?谈什么?怎么谈?当然,最重要的,通常这还是一个令人悲伤的话题,怎样做到尽量不碰触或者在碰触到别人伤口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存有善意,这,真的非常考验人。
严格说来,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都会有较大的差别,媒体传播的方式也就各具特色。就面对死亡这个话题,大多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是不能直接去提及的。如果把这个话题作为采访的内容,那就更得非常谨慎和委婉,否则,很可能不但得不到什么素材,还可能惹恼了受访者。而西方国家的观念和我们有一些差别,可能是由于信仰的关系,他们大多数对于病痛和死亡都有着比较理性的态度,而且信仰基督教的他们认为,人去世以后,将会去往更加美好的极乐世界。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他们更多的是为逝者祈祷、祝福。于是,制作采访这样一个话题的节目,他们的态度会坦然许多,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好的切入点,那么获取素材的成功率也就相对大了。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得知,国外传媒专业大四的学生,被老师布置类似这样的有点“小刁难”性质的作业还比较多。比如“独立完成对某个街区改造的人们的态度调查”,那你就得深入到各类不同的人群当中去,了解不同的人的诉求,你得做大量的预案工作,了解街区历史背景及建设规划等等方面的知识。接下来,你既是文字记者也是摄影、摄像记者,同时还可能是外景主持。多角色多方位的锻炼,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成长的机会也就多了许多。除了个人“单打独斗”能力的培养,对集体协作能力的锻炼,他们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他们叫做“小组作业”的这种形式。“小组作业”通常是以制作节目形式来完成,小组成员之间沟通协调,确定选题,分配角色,然后各自分担导演、采访、写稿、摄像、后期制作等任务。一部分节目是需要后期编辑制作完成的,也有一部分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经过前期各项准备练习,一口气录制完成,不允许有剪辑。每次小组作业里,每个人的任务不能和上一次重复,也就是说要保证每一个人都要尝试过不同的角色,经历过每一个环节的锻炼。
他们从大一年级开始,学校就把摄像器材,录音话筒等设备发到了学生手里,交由各自保管。鼓励学生锻炼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让所学理论知识经由具体实践来检验。许多教学课程都在录影棚里完成,鼓励学生着手去做。从大一开始,每个学生必须给校刊投稿,校刊上的文章和图片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编写,在一个相对宽松的范围内,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發挥自我的机会。而对于学生的成绩,相对于理论知识,老师们也更加看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比如朋友的这个孩子就曾笑着对我说过:“在这里,如果你专业技术不肯动手,专业理论不肯动脑,图书馆里没有你的人影,身体健训练场没有你的人影,公益活动场上也没有你的身影,如果只是一个会背课本的学生,那你肯定是毕不了业的。”
他们的新闻传媒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如此。他们不仅没有一刀切的任教模式,同时,也不仅仅只用论文的数量、课题的级别,来作为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如果这样的话,那教师对辅导学生完成各种作业就会毫无兴趣,也就不会潜心钻研教学了。据说,他们的老师,绝大多数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都有过在不同的媒体工作过的经历,并具有很多实践教学的经验,也懂得如何更好更多地培养锻炼学生。
相较于他们的教学模式来说,我们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学模式,沿袭传统模式会比较多一些,门类划分可能过于细一些,通常可能会分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数字出版、编辑出版等等专业。门类划分更细,通常也就意味着所学更加细致深入,精细化人才也更多,过分强调了学科分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的训练,就会弱了很多。但是随着众多媒体形式的融合,单一型人才培养也在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着。比如对于广播电视专业,有的教育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方案,比如“项目化教学”“情景式教学”“模块型教学”等等,虽然已经在一些高校试行,但也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也更能适应社会对媒体及媒体人的需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