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野蛮生长之路
2017-09-11刘忠波
EDITOR'S LETTER
后野蛮生长之路
马克思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
从数字上看,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吸纳了数百亿资金,在持续的“资本寒冬”中逆市飘红,成为了下行经济趋势中的“一枝红杏”。然而此时,共享单车“禁投令”纷纷出台,给以大规模铺车为生存手段的共享单车企业们泼了一盆冷水。政府监管力量已然介入城市容量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将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行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离不开其具有短时间大规模获取用户的能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仅ofo就已经在全球铺车超650万辆,而摩拜也已经超过500万辆。ofo公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范围计划投放2000万辆车,正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共享单车所依存的城市道路、公共空间、用户需求等指标是有限的,在城市容量上限已知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也必然不能无节制地扩张下去。
竞争越来越激烈,被投放的单车越来越多,它们不断“攻占”北上广深的人行道、公交站、地铁口、写字楼。有网友感叹,“不是人在共享单车,而是单车在共享马路。”近期已有报道,因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占用公共空间、阻碍交通等不文明行为发生,已经给居民正常生活和城市维护造成了不小的负担。拥挤、抢占路权、押金监管、行驶安全……当共享单车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营,城市管理者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这场飞快而又粗放的“野蛮生长”,直接加速了管理政策的出台。
3月以来,共享单车陆续被政府有关部门约谈,关于共享单车的政策密集推出,其中尤以上海编制的标准最严苛——满12岁才能骑,车锁需安装GPS,三年强制报废……
在不久之前的7月28日,是关于网约车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出台一周年的日子,在网约车合法化的一年里,对于改革成效的讨论声不绝于耳,不管政策到底是松是紧,“滴滴”们的日子显然没有他们一年前所预期般明媚美好。
春夏交替,演绎着一场舍生忘死的疾速“狂飙”。无论是战略、团队,还是资本,一切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飙突进,政策的出台也被响应加速。网约车用4年走过的路,共享单车只用了2年。随着政策介入,共享单车即将迎来最大的变局。我们希望运营企业、城市管理者、消费者协力把共享单车这件好事做得更好。
而在洗牌之后,谁的美梦会成真?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