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野下的社区传播研究
——评《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
2017-09-11刘淑红
文/刘淑红
跨学科视野下的社区传播研究
——评《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
文/刘淑红
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传入中国以来,其为国内学者提供了新型的研究视角,也为传播学之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近几年,社区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一个新的热点和焦点,无论是对虚拟社区还是对现实社区的研究,都为进一步理解社区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象。在这些新近的社区传播研究中,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斌教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的《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一书,针对整个社会运行的基层机构——社区进行研究,分析社区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及社区传播对于社区的意义。该书以传播学为本位,借鉴了新闻学、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等其他学科的有益成果,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使该书对社区传播的研究取得了有别于主流学术界的成果。
社区传媒价值的发掘。近些年,有不少传播学者聚焦于虚拟概念社区的研究上,这导致了传播学去实体化的学术倾向。但是,从学术脉络上讲,只有在对实体社区的传播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把握后,才有可能将研究重点推进到对概念社区的研究上,否则对后者的研究终将成为无水之源。作者有感于此,特别在全书开篇便提及社区传媒,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社区传媒是一切社会传媒的起点,同时肩负着将小社会的言论融入到大社会的艰巨任务。如果社区传媒活力不足,那么社情民意将无法有效上达,势必会导致民间思想与主流思想的抵牾,造成交际失败(communication failure)。作者深知其中利害,所以对社区传媒强调多次。在作者看来,国内研究热潮越来越倾向于大传媒和虚拟社区的研究,前者忽视了基层传媒的基础意义,后者忽视了实体传媒的参考价值。而社区传播既是基层传媒的有机构成部分,又是实体传媒的最重要代表,只有将社区传播研究清楚,大媒体和虚拟社区的研究才具备深入的可能。
社区沟通的媒介形态是社区传媒的风向标,这是传媒学的共识。因此,作者在对社区沟通的媒介形态进行研究时,结合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相关方法和经验,对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的重点居民小区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以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通过这些抽样调查,作者将社区媒介的多元形态勾勒出来,向读者介绍了以社区报栏和市场促销广告为主体的社区传媒形态。在这一分类基础上,作者又继续分析了我国社区媒介的发展模式,最终得出纸质媒介终将让位于电子媒介的结论,这同样基于严密的调查问卷。在这类研究中,作者能够将自然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到对传媒这一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其跨学科视野(view of multi-subject),对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分析了社区利益表达的利弊。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往往构成社区媒介的主要内容。社区居民如何借助社区媒介来进行利益表达,这是社区媒介学的题中之义。通常来说,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诸如天然气、暖气的供应等,都属于居民利益表达的核心。作者除了将居民利益表达的内容加以点明,还继续对社区居民利益表达的渠道进行了研究。而社区报纸中的居民利益表达和社区网站中的居民利益表达,这两部分是当前社区居民利益表达的主要渠道。很明显,报纸和网站分别对应着该书第二章归纳的两种社区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一章中,作者灵活运用了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运动分析方法,阐释了社区中的居民运动对于社区传播的影响。他认为,如果一个社区的居民有较为团结和向心的意愿,那么这一意愿会以传播的方式,对周围的小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借助传媒表达利益,便不可避免地牵扯到社区的媒介使用情况,这是该书的内部逻辑。在这一章中,作者以个案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了社区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将社区居民使用媒介的方式进行了归纳,将日常可见的居民间的“逸闻”传播、邻居之间的交流和邻里之间参与居民集体活动等方式都纳入研究视野之下,并逐一分析了不同媒介方式的优点与不足,推动了社区传播研究的进程。这些使用媒介的方式都是很多社区居民相当熟悉的,是他们日常生活所经历的,而作者将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媒介使用方式加以系统化,从而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这是该书理论与调查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体现:一方面用理论去驾驭现象,另一方面,又从现象中归纳理论。
书名: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作者:王 斌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月1日定价:33.90元
揭示居民在社区媒介活动中的主体性。该书借鉴了西方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运动学派的分析方法,对社区居民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做出了新的阐释。这是从第四章“社区居民对媒介的使用”中深化出来的命题,因为社区居民只有通过使用媒介,才能对社区传播产生主动性的影响。作者将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积极层面对应着“合作式治理”,消极层面则对应着“抗争性认同”。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会这两个名词的内涵,作者分别利用上海九亭志愿者联合会和广州江门反核燃料项目这两个案例来说明,从而使全书的论旨更加明确。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特别擅长个案分析,这是因为个案很有代表性,能够给读者留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对个案的分析又最能够体现作者的论点,能够为作者的结论提供较为扎实的论据。
新媒体背景下的社区传播研究也是全书的重中之重,这体现出作者对新媒体语境的高度重视。该书第六章着重论述了基于新媒体的社区治理,作者不仅将观察点放在过去,也投向了将来。在这一章中,作者分别介绍了新媒体在社区治理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意义以及挑战,其论述是在社会心理学的启发下进行的。作者虽然没有具体说明其使用社会心理学的缘由,但实际上却不难理解。因为新媒体所传递的不少观念实际上都是心理学的分支,诸如新媒体引导的消费心理的转变,以及新媒体创造的居民健身养生观念的转变等,都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不过,对心理学的应用往往使得出的结论流于主观,但作者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相当熟练,他能够在主观和客观之间保持平衡。一方面,他发现了社区民众参与的转变对于社区治理与传播的确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他的结论又非常客观,也指出了新媒体的消极作用,即盲目引导社区居民进行错误投资。这便是新媒体治理下的社区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体现了内外结合的思路。作者能够走出社区内部要素的研究,宏观地考察了社区外部的“权利”因素,这是内外两方面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体现。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溺在社区传播的内部而无法自拔,相反,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出入社区传播,对社区传播的外部因素也给予同样的重视和精密的观察。最后两章的重点是作者对社区传播中外部权利的分析。作者认为,社区并不是乌托邦,而是有机社会的一部分,它必定受到社会权力的制约。社会权力与社区传播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作者用“下渗”与“上达”两个动词来表示,非常形象。前者表示的是社会权力产生某种舆论之后,会向下渗透到基层社区,所以称为“下渗”;后者表示的是当基层社区涌动某种群体性的情绪之后,这种情绪会逐渐扩大影响,慢慢传播到社会当中,这便是“上达”。作者对这种双向传播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为辗转因袭的传播理论界提供了新鲜的思考方式和理论依据。
总体来说,该书有两个层面的优点:一是综合多种学科进行的传播学研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调查相结合、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相结合,这种研究又给人一种踏实、周全的感觉。无论从哪一层面来说,都可以体现出这部学术著作的价值。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