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家乡》教学的创新性思考

2017-09-10娄彦玲

神州·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性家乡思考

娄彦玲

摘要:在全面贯彻我国课程的管理体系(三级)中,吉林省相关研究者结合本省的特色编制学生学习的教材《家乡》,具有十分显著的本土化特色。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值得思考。本文结合该教材编写目标以及教学意见而提出一些思考,期待能够对教学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家乡》教学;创新性;思考

从两千年开始,国家深入推进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并针对基础教育教学的课程做出改革,同时也对课程管理提出新的方式,即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由此可知,各个地区就对教育教学的教材获得一定自主权,在此背景下,吉林省相关研究者结合实际情况而编写了《家乡》这套教材[1],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在内容选择方面,集中凸显的是吉林省的特色以及发展状况,通过整合全省地域文化、社会历史以及地理信息,从而借情言志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树立远大的理想[2]。而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思考,最大地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崇高理想。

一、结合主题,善用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家乡》课而设计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并且也体现本课程所具有的特色。那么,教师该如何处理设计?第一,根据教学主题而善用问题,进而推进学生在思考问题中不断提升学习的效率;第二,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以及分析过程,并适时点拨导引、扼要简化、巧设路标以及归纳完整,即教师对学生分析以及回答情况而做出评价,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化掌握复杂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拓展思考问题的思考;第三,强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意识,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直接扩展学生思路,并积极寻找答案[3]。而这一过程学生就能够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带来积极作用。如教师讲授《家乡》中关于河流这节知识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河流,并思考河流的作用。如为人们提供水资源、供水中生物活动等,进而可以引入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具有直观性以及演示性的效果,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感知所学习的内容。这种方式也比较符合人对知识的认知方式,同时也和儿童认识以及掌握事物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如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除此之外,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针对教材中所存在的缺陷做出弥补,即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具有动态效果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家乡》这套课程相结合,能够便于学生通过形象以及直观的方式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而在认识方面,学生通过感性材料而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4],进而实现认识飞跃的目标。如教师讲授家乡地理位置知识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即东经跨度是122至131度、而维度是41至46度以及面积等,让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家乡的地理情况。

三、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而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师开展实际教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较多,但是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发展水平以及个性等都存在差异性,由此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需要承认这种差异性的存在,然后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而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有“差异性”的教学[5],例如在班级授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而实施分层教学,即对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有计划性提出问题,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时学生就可以逐渐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要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并在提问过程中做到面对学生已具备的水平,进而谨慎选择问题以及回答对象。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正式回归教学本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四、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

在教学中,“寓教于乐”主旨就是让学生在一个轻松以及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技能,同时还可以将其知识技能运用在实践生活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师善教以及生乐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十分广博的知识储备,并且通过科学设计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讲授家乡饮食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日常饮食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将东北三省产粮食的相关知識传授给学生,如东三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中又以吉林所在的东北平原为最大,肥沃黑土所生产出的粮食为全国人们提供饮食资源。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家乡吉林的一些著名食物,如锅包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等等。一方面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们比较容易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述饮食所蕴藏的文化知识,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结束语:

地方课程属于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整合地域文化方面的资源,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历程、民族文化蕴含等,这也是培育学生热爱家乡以及建设家乡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践教育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以及价值观而灵活开展教学,期待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彩菊.论小学地方课程中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07):117.

[2]潘锡标.关于学校地方课程教材教学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77(04):141-141.

[3]柯丽珍.创设有效活动,让地方课程更精彩[J].新课程·上旬,2015,283(02):26-26.

[4]宋玉良,苗成彦.“立德树人”何以取得实效——以临沂“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发与实施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14):31-35,44.

[5]金玲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小学地方课程“活动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143(22):155-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性家乡思考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