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于物 诗意灵韵
2017-09-10周细旭
周细旭
摘要:金鱼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唯一带有文饰色彩的形象,所含寓意体现出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和独特的东方审美品味。此文一开始先介绍中国石雕艺术的简略历史,概括介绍了石雕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简略介绍了下石雕创作中金鱼题材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以及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体现金鱼在中国历史中的审美特性。。第三部分则将创作者的石雕作品《和堂涌金》分享,从创作角度,按照创作思路顺序,针对金鱼雕刻的大胆独特之处进行了阐释,意图爱好者能够对作品进行更深的解读和认识,也希望能够对相关创作者带来些许经验。
关键词:石雕;金魚;创作思路;技艺传承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石雕艺术开启了我国古代文明的新时代。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艺术的历史。迄今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涌现出如此多的能工巧匠,相较于其它艺术形式,石雕艺术更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今天的石雕已经摆脱了实用艺术阶段,走到了欣赏艺术阶段。从实用性转变为供陈观赏,石雕的实用性已失去了意义,因此其审美价值更为突出,要求也就更高。
中国金鱼以及由它衍生出的金鱼文化,是石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表现题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金鱼的国家。古代人称金鱼为文鱼,即带有纹饰色彩的鱼。《山海经》记载:"睢水出焉,东南流经于红,其中多丹粟,多文鱼",说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湖北一带已有了彩色的金鱼。经过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这个美丽的精灵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金鱼的寓意着和平、幸福、美好、富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和寄托。因此成为了雕刻的常见题材之一,在雕刻形式上,会与其它吉祥图案如荷叶、莲花、如意等搭配,使其锦上添花。要使金鱼作品传神有意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一件雕刻精美富有生气的作品往往会令人爱不释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我从事石雕工作至今二十多年的经历中,从观石选石的实践,到对石雕历史的研究。有感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刀法细腻而不繁琐,拙朴而不生涩,大处行云流水,小处剔精抉微。因为石雕艺术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者,从工艺上来讲也是最难以驾驭的,但也是可以推陈出新的最好载体!通过这些年的求学和艺术探索,我深深认识到时代在变,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传统的题材,经典图案,模式是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如果我们简单,粗暴的不断的复制,就是对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亵渎,不尊重。一成不变的话只能被现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现代的审美观所淘汰。我认为当代艺术家更应该表现当代的生活。
金鱼之所以成为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与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说选择金鱼作为展示我的审美情节的载体,是带有几分个人性情的艺术偏爱。那么,在每一件作品的布局谋篇和雕刻的精益求精上,竭力吸取历代艺术家金鱼名作的神韵,从而力图让作品有一种天然的诗情画意,则是自己苦心竭虑所追求的一大艺术意境。师傅的倾囊相授,加上自己习惯用雕刻这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与情怀,本着一种契而不舍的追求,不断的创新,作品和风格在探索中也受到了石雕圈内专业人士的广泛观注和好评,在专业评比中,获得各类奖项三十余项。
我始终认为任何艺术创作都不能闭门造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应该融百家之长,然后不断的学习、模仿、借鉴直到形成自己作品的独特造型和气韵。我曾先后师从省工艺美术大师吴旭亮和林锦星两位师傅学艺,吴吴旭亮老师擅长花果雕刻,而林锦星老师以金鱼镂雕见长,人称“金鱼豹”,正是源于这种不拘一格学习的态度和经历,时至今日,我的技艺发展全面,擅长花鸟、动物、水族等诸多题材创作。新近创作的作品《和堂涌金》在2016年第六届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展荣获了金奖,这些成绩让我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我的艺术理想。
我在创作《和堂涌金》这件作品时,从初期的审美布局设计中,便有意识地为自然之美和野性之美的具象表现,主动划分了他们的功能区域。如果说,亭亭玉立的荷花,诗意迷离的水草,是自然之美的天然功能表现,那么,忘情嬉戏的数条金鱼,便是我追求的野性之美的天地物象所在,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我所雕刻的荷花和水草,虽然是不动的,然而,游动的鱼儿荡漾起的无形水波,却在它身上,细细的雕刻下了律动的诗性化的天然线条。这样一来,动和静,隐与显,有形与无形,便在这一细节的精心设计中,达到了一种和谐之美,从而顺势将一种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不声不响的表现了出来。它让荷花和水草的自然之美,与鱼儿的野性之美,在拥抱中实现了它们之间的艺术平衡。在技法上我更是采用高难度的立体镂空的雕法,使作品能够依势造型,布局合理,从而达到层次分明,前后呼应,主题更加鲜明。
郑板桥说:“画竹需要心中有竹“。而我通过自己养鱼,自己植养荷花、自己伺弄花草的生活方式,来间接地培养自己观察、熟悉、了解大自然事物之细微变化的良好习惯,从而与天地之间的无言大美,能够保持一种因地制宜的审美接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认认真真的去做一些向大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艺术沃土学习的小事情。而我希望自己能够认真的做到这一点,还是为了能够诗兴化的描摹个人的心灵风景,从而为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一丝不苟的描画出一条属于个人的审美文化风景线。而且,我还把这一审美习性的培养,当做个人自觉朝拜艺术圣殿的一种文化自律行为。
从事石雕艺术这么多年,深为老一辈艺术家在这个行业上耗费的心血、人工与巧作所感动。希望自己用尽毕生的心力去创作,去创新,去发展,从而达到顺应石头之天然肌理,于内蕴丰泽之上,成其天然,无丝毫斧凿做作之感,技入乎道,而艺通于心。
参考文献:
[1]马运灿.“石为心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