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审音鉴古录》中的戏曲“导演艺术”
2017-09-10李雪妮
李雪妮
摘要:《审音鉴古录》(以下简称《审》)被称之为戏曲导演学著作,它的导演思想虽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但其理论基础已经形成了导演学的雏形。《审》戏曲演出选本(以《琵琶记》为例)中所体现出来的“导演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对剧本、演员、舞台三个方面的“指导”,即对剧本的调整、对演员表演的指导和对舞台美术的设计。
关键词:《审音鉴古录》;“导演艺术”;剧本;演员表演;舞台美术
《审音鉴古录》是清中叶一部演出台本选集,编者无可考,据序言,再版于道光十四年。书中选刊《琵琶记》、《荆钗记》、《牡丹亭》等九個剧本里的六十五出选段,大多是当时昆曲舞台经常搬演的曲目。这里所集录的演出台本,不同于一般的演出本。它不仅有属于舞台指示性质的“科介”说明和相当详尽的演出形象的记录,并在必要之处并有关于表演艺术中的创作方法的具体分析和阐发。《审》的导演艺术虽然也只是在实际剧本的基础上发生,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但其理论基础已经形成了导演学的雏形却是不可否认的。廖奔则直接指出《审》是“中国古代导演学的首部也是唯一一部著作,其价值不容忽视。”
现在,《中国戏剧学史稿》将“戏剧”解释为“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演员、舞台、故事情节(剧本)等要素于戏剧(包括戏曲)演出的重要性。而《审》所体现出来的“导演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对剧本、演员、舞台三个方面的“指导”。文章以《琵琶记》(《审》共选九剧六十五出,《琵琶记》十六出)选本为例,来分析《审》所具备的“导演艺术”。
一、“导演艺术”与剧本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导演要使文学剧本在舞台上“立”起立,由案头之曲变成场上之曲,就必须对戏曲剧本进行再创造。比较《琵琶记》文学本(《六十种曲》本)与《审》选本,就会发现编者的“创造”痕迹。
《嘱别》一出戏里,《审》本较文学本,增加了人物下场提示:“(老生)告辞了(外)送了大公出去。……(老生下小生进介)”。使得人物上下场清楚,一场戏有始有终。文学本《赏荷》中,有一段科诨:“(净困掉扇介、末)告相公,打扇的坏了扇。(生)背起打十三,那厮不中用,只教他烧香。(末)领钧旨。(丑困灭香介、净)告相公,烧香的灭了香。(生)背起打十三,那厮不中用,只教他管文书。(末)领钧旨。(末掉文书介、丑)告相公,管文书的乱了文书。(生)背起打十三。”结合剧情,此时蔡伯喈想起家中困顿的父母还有妻子,内心惆怅。在此处插入一段调笑,不符合上下文的情感基调。《审》本则删掉这段多余的科诨,显然于剧情更合理。
除了剧本的增删之外,《审》编者对剧本的“创造”还体现在剧目以及角色行当的调整上。例如,《审》本将文学本《南浦嘱别》拆分为《嘱别》和《南浦》两出;赵五娘在《庆寿》、《南浦》中由旦扮演,在《嘱别》中由正旦扮演等。这些调整都是为了符合舞台演出的实际需要。
二、“导演艺术”与演员表演
导演艺术中存在着一个中心要素,那就是演员表演艺术,导演的工作要始终围绕表演艺术来进行。导演处理各种关系时应该以演员表演为基点,重视各种艺术因素的整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舞台演出。《审》中的《琵琶记》选本中的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对演员唱词念白、身段动作的指示以及对人物整体形象的塑造上。
首先,对唱念方法的指导体现了“导演艺术”。例如,《噎糠》中,蔡公昏厥转醒,念白需要“舌尖瘸念”,“半阴半阳,短气云之”。在《嘱别》中对套曲演唱要“尺寸要紧中宽”,客观上离别时间紧迫,主观上希望有更宽裕的时间来道别,演唱方法符合人物心境。其次,对角色的身段动作的设计,也体现了“导演艺术”。无论是书后所附的“科、介、式附表”中对动作的提示,还是在剧本中对“科介”(身段动作)的补充,还是在每一选本的眉批、旁注、总批中对演员表演动作详细说明,都是导演从主观意识角度出发,将舞台行动付诸于演员表演之上来对作品进行的综合艺术的创作。最后,对人物的形象定位也体现了“导演艺术”。如《嘱别》一出的眉批:“赵氏五娘媚芳龄,娇羞含涩,莫犯妖艳态度”,五娘虽正值芳龄,但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不应有“妖艳”气质。
三、“导演艺术”与舞台美术
《中国美学大辞典·修订本》“舞台美术”条云:“戏剧、戏曲表现手法,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根据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创造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下文主要从穿关砌末和音效的角度分析《审》的“导演艺术”。
服饰是人物外表的一部分,而人物是舞台的主体构成,因而服饰也就成了舞台美术的重要部分。以赵五娘服饰为例:“正旦黑袖袄上”(《嘱别》)、“正旦兜头元袄宫绦上”(《叹镜》)、“正旦兜头青布衫打腰裙上”(《吃饭》)等。不同剧情不同服饰,不仅符合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内心,还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营造环境氛围的作用。由此便可看出《审音鉴古录》编者的用心。
音效方面,《赏荷》一则对音乐伴奏的提示为“弦宜用老弦,弹其音似变,其音似泣”,以弦音“似变”、“似泣”来烘托蔡伯喈思念家人的哀愁;同在这一折,牛氏上场前的提示为“以小锣应场象牛氏环佩声”,以示牛氏身份地位。
参考文献:
[1](元)高明撰,(明)毛晋编.六十种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清)佚名编撰.审音鉴古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4]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5]朱立元.中国美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6]张晓春.中国古代戏曲导演理论史论[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7
[7]赵倩.《审音鉴古录》中的昆剧舞台艺术论[D].南京:南京大学,2012
[8]郭亮.昆曲表演艺术的一代范本——《审音鉴古录》[J].戏剧报,1961
[9]冯王玺.清代戏曲选本中的“导演意识”——以《缀白裘》和《审音鉴古录》中的折子戏选本为例[J].四川戏剧,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