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7-09-09周建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湖北省发展

摘要:简述了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了劳动力缺少导致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有所减少,蚕桑基础条件薄弱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新技术推广受影响,财政支持不足、加工企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致使蚕桑发展政策乏力等挑战;提出了构建蚕桑轻简省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提高蚕桑产业比较经济效益,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加强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等建议。

关键词:蚕桑产业;发展;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5-288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5.021

Abstract: The history, evolu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were sketched. The challenges as following were analyzed, such as the lack of labor led to the area of mulberry field and the amount of silkworm breeding decreased; as weak silkworm breeding condition and lack of technical, the promo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was affected; on account of the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imperfect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processing enterprise, the development policy of sericulture was anemic, and so on.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ericulture labor sav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comparison should be improved, the industrial chain should be extended,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should be enhanced, the sericultur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ba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se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Hubei province

蚕桑业是中国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产业,也是外向型创汇产业。过去通过丝绸之路在全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繁荣中国经济,今天,丝绸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中国传统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新贡献,必将在国家“十三五”期间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湖北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是全国蚕业区划中最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地区之一[1]。蚕桑产业一直是湖北省秦巴山、大别山和武陵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型产业。随着2016年湖北省把蚕桑产业列为贫困山区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有必要回顾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未来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发展建议,这对促进湖北省蚕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变迁

1.1 湖北蚕桑产业生产历史

湖北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禹王时代。古籍《禹贡》:“禹平水土,桑土既蚕,其利渐广,九州所贡厥篚之物,多丝织品”。《禹贡·荆州》:“厥篚玄纁玑组”,荆州是禹贡九州之一,篚是园形竹器,玄纁是丝染颜色。《说文长笺》:“黑而有赤色为圆,有黄色者为玄”,《说文》:“浅绛色为纁”,《尔雅·释器》:“三染谓之纁”;玑是不圆的珠子,组是丝带,用作古代旗帜边缘悬垂装饰和天子、诸候及卿大夫礼冠前悬垂串珠[2]。由此可知,家蚕丝是楚国纺织的主要原料,楚国丝织手工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4 000多年以前的夏朝,荆州就以丝绸向朝庭纳贡,江汉平原的人民就已经从事植桑养蚕,而且善于缫织,并在炼染方面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平。到了战国时期,“天门绢、沔阳丝、荆州缎”的盛名享誉世界,行销日本、印度、缅甸等多个国家[3]。

1.2 近代湖北蚕桑产业发展变迁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雨量、土壤都适宜栽桑养蚕,是全国蚕业区划确定的蚕桑生产适宜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北蚕桑区域得到恢复和扩展,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养蚕县(市)不断扩大;1982年,湖北省的黄冈、襄樊、宜昌、荆州、十堰、咸宁、孝感、恩施等8个地区及武汉市共有67个县(市)栽桑养蚕,桑园面积发展到2.37万hm2,蚕茧产量达到6 893 t,是1949年以后养蚕县(市)最多的一年,蚕茧产量创历史第一个最高年;1995年湖北省桑园面积发展到3.15万hm2,蚕茧产量达到22 490 t,再创历史记录。由图1可知,湖北省蚕桑生产在1982和1995年达2个峰值,2000年以后逐渐趋于稳定发展。但总體随着茧丝绸市场的多变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建蚕茧基地,实行规模生产,蚕桑区域逐步缩小,桑园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也历经波折。至2007年湖北省桑园面积逐步恢复到2.20万hm2,蚕茧产量达到12 071 t,2009年湖北省桑园总面积2.40万hm2,蚕茧产量12 384 t。至2015年,湖北省桑园面积逐渐回落至2.00万余公顷,年发种量在20万张左右。endprint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湖北省桑园面积2.07万余公顷(不计果桑),饲养蚕种21万余张。由表1可知,罗田、郧县、南漳、远安和夷陵仍然是湖北省蚕桑生产主产区,无论桑园面积还是发种量已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湖北省现有茧丝绸加工企业15家,商贸企业35家,生产生丝400多吨,全行业工、农业总产值近30亿元,就业人数4万多人,常年出口创汇2 000多万美元。茧丝加工企业已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有浙江、江苏等省茧丝加工企业进入远安、罗田等地发展茧丝绸生产,罗田金锣、英山怡莲阳光等国内知名的茧丝加工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原料茧乃至蚕种、桑苗、蚕药的市场需求前景看好。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的蚕桑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对果桑栽培技術的研究。果桑种植在鄂东、鄂西、鄂中(武汉远城区)和江汉平原已初具规模,已投产66.67 hm2规模的果桑基地达数十个,其中英山县一年一度的桑椹采摘节已初具品牌效应,夷陵、新洲等地已形成集观光、采摘、加工于一体的完整的果桑产业链条。蚕桑业作为湖北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鄂东大别山革命老区、鄂西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4,5]。

1.3 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湖北省已经被纳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区域,重点是建设蚕茧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湖北省政府非常注重蚕桑产业的发展,蚕桑产业已列入湖北省的重要特色农业。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2003]2号文),明确提出了蚕茧是湖北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鄂政办发[2003]80号文),将英山、罗田、麻城、远安、南漳等县(市)纳入蚕茧基地建设;在地方政策扶持方面,根据湖北蚕桑产业“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链条长,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明显优势,2006年已将蚕桑产业纳入板块扶持范围,项目以高起点和标准化建设蚕桑基地为主要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蚕区提高茧丝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湖北省茧丝绸产业的竞争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1年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又专门提出,大力发展茧丝绸业,建设全国一流的桑蚕生产及丝绸加工基地。2016年湖北省把蚕桑产业列为贫困山区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对湖北蚕桑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湖北省目前形成的蚕茧基地在鄂东区包括英山、罗田、麻城,鄂西南区包括远安、夷陵、点军,鄂西北区包括南漳、保康、郧县、郧西等县(市、区),蚕桑产业全面恢复,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推动了整个湖北蚕桑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做到组织上加强,领导上专人负责,建立健全蚕桑技术推广网络;政策上倾斜,增加资金、物资投入;技术上狠抓桑园、蚕种、养蚕设施基础建设,提高技术到位率。在蚕桑基地建设中各地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栽桑下大田,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基地建设呈现出三个转变:一是由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连片集约化方向转变;二是由单一的山区植桑向山区、丘陵同步发展转变;三是由坡田植桑、四边植桑向好田、当家田植桑转变。黄冈市新发展66.67 hm2以上集中连片的乡镇达到14个;远安县组织发展蚕桑专业村33个,每村发展20.00~33.33 hm2,南漳县新开发133.33 hm2以上的有6个乡镇,桑园面积33.33 hm2以上的专业村达到23个;麻城市建立13个重点乡镇,100个重点村,50个专业村,1万个重点户的“百里蚕桑经济带”。加大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力度,在重点推广小蚕共育、全龄少回育、大蚕条桑育、方格蔟营茧技术的同时,引进蚕台育省力化养蚕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较好的效果。蚕桑业的发展促进了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解决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人民生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向城镇转移,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有所减少

蚕桑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集中。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速,以及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搬迁的影响,农村从事蚕桑生产劳动力严重流失,现存农村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之农村“新增劳动力”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以打工及其他服务业为主,主要劳动力逐步向城镇和非农转移,蚕桑生产劳动力严重匮乏,桑园弃管、撂荒普遍;一些平坝地高效桑园,也因建厂、建房、修路导致桑园损毁。在此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农业内部产业之间、传统产区与新兴产区之间、蚕丝纤维与新型纤维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蚕桑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2.2 蚕桑基础条件薄弱,技术力量不足,新技术推广受影响,病虫危害加重

蚕桑是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尽管不断有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在蚕区推广应用,但蚕桑主要种养技术创新性不够。蚕桑产区分散,产业发展集中度较低。桑园立地条件普遍较差,管理粗放;桑园间作玉米等高秆农作物现象普遍,导致桑树树势衰败,桑叶产量低,病虫害频发;蚕桑省力化技术研发推广滞后,桑园规模与养蚕数量不匹配,蚕桑资源利用率不高。蚕桑技术力量缺乏,新优技术示范推广进度较慢;蚕桑病虫害时有发生,蚕桑产业面临种养技术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

2.3 财政支持不足,加工企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蚕桑发展政策乏力

蚕桑是农业中的弱势产业,承担市场和自然风险,在现阶段仍然是湖北省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需要政府和社会资金的大力扶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正在逐步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决定因素。但是,蚕桑在很多地区并不是主导产业,据了解,湖北省茧丝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预算仅约300万元左右,因此很难落实财政资金进行扶持,更谈不上形成稳定持续的财政投入机制。蚕桑生产缺乏必要的奖补政策和激励措施,蚕桑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滞后,蚕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蚕桑技术推广普及受到严重影响,蚕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3 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3.1 构建桑蚕轻简省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提高蚕桑产业比较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大势所趋,因此蚕桑产业省力化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迫在眉睫。蚕桑产业,尤其是栽桑养蚕技术只有实行轻简化、省力化、集中化、规模化、机械化、高效化,才能提高蚕桑比较经济效益,在农业产业竞争中发展壮大。

3.2 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

为了发展蚕桑产业,除加强蚕桑资源加工利用外,茧丝绸加工利用、丝绸新产品开发及其品牌创建极其重要。因此,蚕桑产业发展应着眼蚕桑、茧丝加工两个轮子一起转,共同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增强行业发展实力。

3.3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政策,加强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

以国家、省部级蚕桑产业研发机构为依托,开展蚕桑产业发展瓶颈技术研究,蚕桑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蚕桑产业技术集成研究,建立一批现代蚕桑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蚕桑资源加工利用技术示范基地,以及茧丝绸产品品牌创建基地,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后劲,推动蚕桑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兴明,熊 超.湖北省蚕桑科研生产60年成就与启示[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585-2589.

[2] 胡兴明,吴 恢.湖北蚕业科研成就与展望[J].中国蚕业,2005, 26(4):15-17.

[3] 周建华,叶楚华,邓 文,等.湖北省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2007(6):12-13.

[4] 李祖发,叶建美.对湖北蚕桑产业发展的再认识[J].北方蚕业,2008,29(3):1-3.

[5] 李祖发.湖北省蚕桑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7(4):67-70.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北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湖北省将取缔1136座非法矿山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