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2017-09-09裘肖平
裘肖平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三的政治复习中,一方面要通过再现教材知识的方式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选择典型例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提升。在做习题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文化生活》中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该如何来区别?
【例1】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家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
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中占主导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2】“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以上题目中出现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隐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等。再加上“精神根基”“精神纽带”等就更加让学生晕头转向了。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真正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厘清概念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活》教材《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课中。 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其含义,但也可以归纳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语言文字等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文化”一般以地域为维度,是与“外来文化”相对来说的,它们属于空间上横向的比较。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既要反对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又要反对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本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教材第32页中指出,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精神根基”强调了不可动摇的基石作用。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说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而显著的标志就是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独特的文化已深深地植根并流淌于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是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集中在教材《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课中。教材中明确给出了概念: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传统习俗、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以及传统建筑等形式代代传承,具有继承性的特点。
传统文化一般以历史为维度,是与“当代文化”相对来说的,它们属于时间上纵向的比较。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守旧主义”,又要反对那种只看到新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教材第42页中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见,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离开传统、割裂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导致民族分崩离析乃至消亡。“精神纽带”强调了不可分割的连接作用,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之下,国家凝聚、家庭团结。
3.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课中。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其含义,但是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经千年而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
从纵向来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汉字和史书典籍为重要见证。从横向来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表现为独树一帜的独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性以及异彩纷呈的民族性。
教材第62页中指出,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4.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教材“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endprint
教材第72页中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三、相互联系
1.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来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本身就包含着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統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是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传承性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重合的。比如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团、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少数民族地区也还保留着各自民族特有的习俗,这些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传承性。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实践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
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个性。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在处理好中华文化内部关系即“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外部关系即“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在与世界文化对比时,“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等同于“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很多学生容易将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文化、世界文化应该都是多元一体的共性概括,就如中华文化不是56个民族文化加在一起的总称,它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机的民族文化模式。
3.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则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文化曾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在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弘扬中华文化,就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这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四、 小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通过学习《文化生活》,可以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厘清概念和关系,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提高做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