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波普艺术的视觉文化表现
2017-09-09苏欣
苏欣
摘 要:波普艺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 随后凭借不断创新及特有的吸引力变成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在美国迅速扩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波普艺术得到充分发展并且波普艺术也将美国更加推向世界艺术中心的位置。波普艺术广泛传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艺术从“文革”时期仅仅为政治服务的狭隘概念中解放出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的魅力,并且融合中国本土元素开始创作中国当代艺术。
关键词:波普艺术;政治;文化表现
中图分类号:J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156-02
一、波普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1.西方波普艺术兴起的文化与时代背景
波普艺术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由一群对于新兴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的群体,自称“独立团体”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建筑师率先发起,对各类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随后凭借不断创新及特有的吸引力变成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在美国迅速扩展,且随后鼎盛的一种风格前卫的艺术形式。
波普艺术的创作特点是直接借用现代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通过重复排列等一系列工业化处理后进而将创作主题升华为艺术品。经过时间证明波普艺术是一种流行期限持久的艺术形式,它一经出现就打破的传统艺术的禁锢,甚至打破了高雅和低俗艺术的分界岭,将艺术重新定义。波普艺术在创作思想、技术手段、语言元素上都是根据当时西方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以及社会现象产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艺术革命。彼时战后的主流艺术作品仍以在严肃规范的形式活跃在艺术界,这段时期的艺术作品的形式主义达到了一个顶点,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反感,而波普艺术一经出现就打破常规的艺术风格顺势俘获了欧美艺术市场[1]。
2.中国波普艺术兴起的文化与时代背景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追求个性张扬的新中国,艺术则是进入了一个自主化的时代,出现在中国内地的一场现代主义美术运动——“85新潮”。诞生在这段时期的大量带有现代主义特征以及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促使了波普艺术在中国落地生根。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正在起步的阶段。对文化艺术来说,经济是引导其发展的主要力量,市场机制的渗透让艺术走向市场,走向商业。另外,由于中国国情,政治意识形态开始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形态相碰撞,一部分艺术先锋人物开始运用接触到的西方新潮思想进行艺术创作,第一个就是艺术家的新思想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碰撞,于是顺势而生的“政治波普”很快发展起来。作为當代艺术四大领军人物的张晓刚利用照片这一元素,从家庭相册中找到灵感,创作了“大家庭”系列。其艺术创作深受“文革”时期的影响,重新解读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艺术。
二、波普艺术中的视觉文化
波普艺术让艺术变得更加贴近大众生活。艺术家们故意将艺术进行大众化,追求个人内在情感的抒发,艺术语言的原创。艺术家们坚持认为艺术就应该是最贴近生活、就是对现实的刻画。艺术可以进行装配组合,不需要描绘、不需要刻画、不需要修饰,可以用现成的工业材料做出想要的艺术。波普艺术其创作目的,主导思想与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明星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西方波普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就是“明星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他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中的主要先驱。安迪·沃霍尔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创造了完全相同的方式。他把大众传播的形象重复排列,它的生活随处可见,比如可口可乐瓶、美钞等元素的创造。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使得作品看上去独具一格,利用丝网印刷技巧将创作元素反复重复形成特殊画面效果。他在自己创作的画作中消除了个性与感情,把再平凡不过的形象单纯排列。实际上,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是最直接体现了当代商业文明社会中人类与人类之间淡漠的感情和冰冷的内心[2]。
2.“脸谱化肖像”张晓刚
提起中国式的波普作品,张晓刚似乎是个一定会被想到的人,他创作的《全家福》系列,《天安门》《血缘:同志120号》《大家庭》等波普艺术作品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张晓刚的作品看着像老照片的风格,但仔细观察画中的人物又有着很夸张的表情或者异化的身体,又或者是脸上加了一抹不和谐的色彩,这种冲撞的色彩构成了他充满中国式特色的波普作品。张晓刚从他的个人经历出发创作中国式的波普作品,挖掘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和现在。为了寻找自己的根,寻找真正的自己,张晓刚特意去看了天安门,之后又看了自己
小时候的照片。突然从老照片中找到了灵感,他发现所有的照片都带着当时社会的时代气息。从此后张晓刚的创作开启了新的一页,他把波普艺术融入家庭合影作为创作灵感元素,创作了“大家庭”系列。这一系列作品中人物其明显特征就是表情僵硬、眼球凸出、面孔苍白。所有系列作品都带有浓重的中国社会50年代期间的印记,所有画作里的人物都给看画者浓烈的情感冲击。
张晓刚作品中的平面化的僵化人物成为他的艺术符号,代表着对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讽刺。后期那种政治意识形态逐渐转为对文化的思考,从“大家”回归到“小家”,从怀疑宏大叙事走向了小叙事。例如,他后期的作品《四个儿子》中四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形象,从舔手指的幼儿到成熟思考的成年人,他们赤身裸体地面对这个世界,表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从头反思,变得更加关注人的生活,以小见大的关注人们在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而不是旨在解放人性的大叙事。
波普艺术让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而在中国,波普艺术走向了政治意识形态,并且从极大程度上反讽宏大叙事。无论是王广义还是方力均,又或是张晓刚,这些中国当代艺术家都通过波普艺术来表达对宏大叙事的怀疑。后现代主义要求一切高雅文化走下神坛,回归到真实生活中。
三、中西方波普艺术视觉文化表现的差异性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毛泽东》与杨国辛的《参考消息之三》都是以毛泽东的形象为主题进行波普创作,但是两幅作品在最后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如图1、2所示。endprint
在安迪·沃霍尔创作的波普作品《毛泽东》中,毛泽东化作中采用亮彩色画像,色彩对比度和图像重复加深观众的视觉印象,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复制名人肖像。在《参考消息之三》中,杨国辛把结合了国内外事件的参考新闻和毛泽东青年的画像,结合了流行的风格和模仿安迪·沃霍尔的多元方法,同时他也超越了传统油画的表现手法。两者都是以毛泽东内容、丝网印刷的表现手法表现,但是不论是视觉表现还是传达文化内容都有很大的区别。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西方媒体引发了强烈反响,安迪·沃霍尔在看到无论中国民众或是西方媒体对于毛泽东狂热推崇后,创作了伟人毛泽东一系列的波普肖像作品,通过绘画,进一步扩大了毛泽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杨国辛密切关注社会周围的事件和社会道德问题。波普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虽然来自西方,但中国波普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却是中国式的。各种政治、新闻等大众影像媒介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以及丝网印刷技术中,都有更为严肃的作品的文化氛围[3]。
经过对中西方波普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波普艺术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由于意识形态不同而各自形成的差异性。
从共性上来讲:
第一,中西方波普艺术的第一结构形式是拼贴、重组、并置、色调统一表达;第二,西方波普艺术设计领域多元化,使边缘艺术成为主流;以及中西方波普艺术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向传统艺术或是传统社会状态提出了一定反對,并且在艺术创作中都强调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个性上来讲:
西方波普艺术主要表现了艺术家对于艺术情感的抒发,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艺术的冲动性和艺术自发情感之间的关系,安迪·沃霍尔的一系列生硬的创作,以及黑色和白色的屏幕图像,内容以自杀、重大事故和监狱行刑的电椅为表现主题,展示美国的暴力、木质效果和可以重复排列对作品产生的效果,使人变得越来越麻木。
中国波普艺术则主要以孔孟式的画面感反映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主要通过对历史符号的再创作,表达对社会的看法。中国波普艺术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在大众文化设计中的重要性,反映了大众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事实[4]。中国流行艺术作品主要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加入艺术家自身,关注社会现象,运用西方当代波普艺术的创作手法,完成画面语言带着传统的中国式波普作品。
总的来说,西方波普艺术更需要联系艺术与自然的情感冲动,而中国波普则更强调中国历史文化,艺术表现上带有中国传统的孔孟式温和的符号。由中西方波普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来看,在后现代,波普艺术通过简单通俗的大众可触及的符号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来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将当代艺术真正融入大众生活,而波普艺术在融合创造中获得了新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丽敏.波普设计中的美学问题[D].同济大学,2008.
[2] 刘晓姝.论波普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D].天津美术学院,2015.
[3] 吴向毅,韩晓馨.中国85新潮时期与西方波普运动艺术作品比较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176.
[4] 张岩.中国现代文化与欧美波普艺术的关系——共性与个性[J]. 现代装饰理论,2011(8):87.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