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

2017-09-09张建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题目师生情况

张建华

师生互动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怎样的师生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呢?下面简要做出说明.

一、教师为主导者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物理学习是困难的.此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其对物理学习持消极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交流是非常有成效的.

例如,在讲“量子”时,这种抽象的概念,无疑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导致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物理学习持消极态度.当我提出一个关于波粒二象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时,不少学生都皱起了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第一时间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在草稿纸上涂画起来,并积极翻阅课本.但是有些学生表面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当我走近时,他们甚至会装出正在纸上打草稿的样子.不过他们的草稿纸上,要么没有实际内容,要么只有一些粗浅的公式.有些学生甚至会假意翻看课本,但是课本中的内容并没有进去这些观看者的脑海中.物理是一门有逻辑的学科.它要求学习者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同时,物理考试中题目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不管题目怎样变化,题目中所蕴涵的知识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对物理的学习,一定要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做再多题也是枉然.上诉现象的发生,对物理学习是不利的.针对此现象,我以提问式的沟通方法,增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提问,加大对不勤于思考学生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学生积极思考应对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学不到的痛苦是永远的”.当我用提问式的师生交流方式对不积极学习的学生施压时,他们只是有短暂的“痛苦”,但是得到了知识上的赔偿.

二、开展课堂交流,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进度

课堂交流是指,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有关学习的无限制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物理的题目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一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掌握都是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实现的.这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方法存在明显弊端,主要体现在:(1)一个题目的知识点,并不是单一的.如一道电磁方面的题目有可能涉及关于力学方面的问题.而学生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的答案错误可能是来自电学的,也可能是来自磁学的,还可能是来自力学的.学生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学习,教师无从得知.(2)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好成绩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老师和父母的一个交待.出于对好成绩的向往,不少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甚至考试时都会选择抄袭.分数是可以抄来的,知识确是抄不来的.这种现象,使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3)有些学生虽然不会抄袭,但是在完成作业后出于对自己作业的不自信选择和别人商量问题解决方法.他们最终可能理解了那道题目,但是对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的掌握却依然是欠缺的.(4)物理的学习内容是很多的,学生所做题目的容量是有限的.学生所做题目往往只是包含某些知识点.通过题目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全面的.在一次无限制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展开交流,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畅所欲言中直观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基于物理学习的无限制交流中,教师能及时、准确、直观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进度.

三、在师生互动中,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

在师生互动中,通过对学生的理解情况的掌握,教师可以将课堂的进度移交到学生手中.教师对物理的理解自然是深刻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師难免以自己的接受能力作为判断指标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理必修一时,学生都是刚刚从初中考进的,对速度和时间以及位移的理解是停留在表面的.此时,我讲解用速度-时间图象求位移的方法.学生在此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微积分的概念.在听老师用微积分求位移时,学生心里是不能理解的,导致学生虽然可以从理论上知道题目的求解方法,却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不牢固的和易错的.在背诵之初,学生凭借着瞬间记忆可以熟练解答出题目.久而久之,他们会淡忘解答的方法,他们会记错甚至完全忘记物理公式.而理解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长时间后还能准确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法.必修一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部分,充分掌握必修一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在问题出现后,我积极反思教学中的失误,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情况,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题目师生情况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麻辣师生
追根求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