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与青年化:国产IP电影创作理念探析
2017-09-09蔡海波
蔡海波
摘 要:“IP”概念是我国电影产业化之路的新探索,是市场经济导向下显现强烈产业属性的时代产物,成为当下国产商业电影创作的捷径。青年文化属性成为当下电影IP的显著特点。但在抢购IP追逐利润的同时,应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投機心态,多一些悉心打磨的工匠精神,保护IP电影的生态环境,培育出走向国际电影市场适合全世界观众口味的中国特色的IP电影。
关键词:IP电影;国产商业电影;青年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101-02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艺术形态,不同类型电影在“艺术品” “商品” “宣传品”之间各有侧重。2002年张艺谋电影《英雄》上映,成为我国首部投资、票房均突破亿元的国产片,吹响国产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号角,我国电影体制改革以及产业化之路被强势推进,国产电影产业属性凸显。十多年来国产电影创作数量和票房收入节节攀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9.2亿元,银幕数为1581块,观影人次不足1亿,电影总票房达到 457 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到13.72 亿,新增银幕 9552 块,银幕总数达到41179 块,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1]。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的热门产业并不断地吸引资本涌入,“IP”概念正是我国电影产业化之路的新探索,是市场经济导向下显现强烈产业属性的时代产物。
2014年以来,“IP”迅速成为影视界热词,影响着我国商业电影的生产观念。“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通过版权收购,将有商业价值的其他艺术或非艺术形式改编为电影。从版权改编角度看,IP电影不算新概念,电影对文学、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改编早已成常态。资本趋利的本性促使电影生产的工业化、快餐化,我国慢工出细活的传统电影制作方式在资本和市场的双重冲击下七零八落。寻找有市场潜力的电影IP并快速孵化获利成为投资者共同目标。
一、IP电影:体现国产电影创作观念的转变
IP概念提出是投资者基于市场考虑的急迫投资心态的反应。广义上,一切皆可为IP,任何文本都可转换为电影;狭义上,IP电影概念凸显我国电影的强烈时代性和市场性特点。一切皆可为IP,但只有较强商业潜力的内容才可改编电影,甚至不断生产出续集电影。IP电影概念与传统改编电影的主要区别是以商业价值为IP选择的首要衡量标准。我国内地电影创作观念几经转变,从“十七年电影”时期的政治为主导,强调宣传意识,到新时期以来第五、六代导演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凸显,但在电视的竞争下九十年代内地电影市场彻底陷入低谷,仅有冯小刚的贺岁片一枝独秀。新世纪以来国产商业大片的问世以及IP概念的走热,强调的是电影创作观念由政治和艺术向娱乐和商业的转变。当下国产IP电影基于绝对的商业价值评估标准,在保证电影通过审查取得上映资格基础上力求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快速化——政治上过关,市场上过硬,而艺术上则过得去就行。电影产业化背景下,电影投资者对票房利润的追求及对投资风险的担忧,使IP的选择标准单一化、功利化。纯原创电影在急功近利的市场环境下变得凤毛麟角。电影作为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文化产品,是高投资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而且有强烈的不可预测性,暴利者寥寥无几。投资者基于抵御市场风险的本能,在保守的投资策略下希望给电影在尚未出世时就购买“意外保险”,知名IP则是最简单的保险策略,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利润。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称霸全球,基于其对电影的娱乐产品的定位。一部电影取得成功,电影本身也成IP,具备持续开发潜力——导致好莱坞续集电影蔚然成风。它是保守的电影产业投资策略的产物,但也已成为好莱坞最为成功的商业电影生产模式。近几年商业上最为成功的IP电影开发案例为漫威电影(MARVEL),21世纪前漫威仅是一家老牌的拥有5000多个超级英雄版权的漫画公司,2008年后推出漫威电影宇宙计划(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经三个阶段将漫画改编为《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奇异博士》等24部超级英雄大片,IP是核心,以电影为龙头形成游戏、玩具及图书等跨媒介产业链。截至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十名的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真实事件改编)《星球大战7》《侏罗纪世界》(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续集)《复仇者联盟1》(漫画改编)《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漫画改编)《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小说改编)《冰雪奇缘》(童话《白雪皇后》改编)《钢铁侠3》(漫画改编)中,漫威系列电影占3部,IP改编电影为7部。续集电影也为7部,其余3部中《阿凡达》,《冰雪奇缘》正在筹拍续集,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中国票房10亿人民币,全球为3亿多美元。商业电影已成为基于IP为核心的产业链中重要一环。电影产业以创意为核心,但拥有最广泛观众群的电影反而是续集电影,IP电影、续集电影就像不断推出新版本的苹果手机,屡试不爽。国内主流商业电影以IP探索电影产业化之路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生产模式相吻合,在市场导向下促使IP改编无界化、趋利化。小说、音乐、游戏、漫画、综艺、玩具等无所不包,甚至韩寒、郭敬明、何炅、邓超、王宝强等跨界导演出现也是IP电影创作观念在推波助澜。“在互联网助推下,中国电影产业加速了由单纯的票房依靠型初级模式向构建版权新生态的大电影产业演进。[2]”从 2014到2016 年三年中票房前十名国产片中分别有5、6、8部IP电影。虽IP电影品质堪忧,但其商业价值却令人侧目。
二、IP电影:彰显青年文化个性
如今,20岁左右青少年群体为中国电影市场消费主力,电影IP的选择也以适合年轻人口味为标准,青年文化属性成为当下电影IP的显著特点。青春电影的盛行是观众群需求的反应。2011年,随着一部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热映,作为满足当代年轻人审美趣味和心理诉求的青春电影强势崛起,迅速成为市场主力,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系列,《后会无期》《匆匆那年》《左耳》《栀子花开》《同桌的你》《谁的青春不迷茫》《七月与安生》等等,绝大多数为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的IP电影,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形成热门话题。“消费青春”为电影市场主流,而传统小说改编电影则不多。处于边缘个性十足的青年亚文化逐渐大众化。90后、80后在升学、就业、职场的压力下集体怀旧,尚未老去却已开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怀念属于他们的“小时代”,互联网基因更为深刻的00后们也已成长起来。“青春消费”中增添了被消费的青春。青春电影在类型化,而电影类型也在青春化。国产青春电影满足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娱乐心态,契合了他们关注自身的情感诉求,甚至为他们编制了一个“梦”——在对现实的映射中逃避现实。但在商业诉求中的诞生的青春电影失去了青春应有的纯色,大多数的国产青春电影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华丽外衣,成为当下电影市场的最受瞩目的一种电影类型。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国产青春片成为不可阻挡的文化产品,其题材的现实性,审美的大众化,受众的低龄化赋予青春片特殊的地位,但多数“叫座不叫好”。良莠不齐,争议不断,除了影片情节趋同、内涵单薄之外,尤其被诟病的是其文化品格的缺失以及价值导向的偏差,显现出欲望大于理想、梦幻大于真实、商业娱乐大于精神塑造的创作趋向。endprint
青春电影成为当下国产IP电影的一个缩影,国内电影IP的选择标准之一就是要符合年轻人的观赏口味,而且大多数青春片是对网络文学的改编,而该类型影片的导演们多数为青年导演。2015年有47部国产片票房过亿,70、80后导演的作品28部,超过一半,其中处女作为13部。“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受众,需要和青春相关、和网络资源话题相关的创作,自然青年导演的感知最为贴切。[3]”66岁的张艺谋可能很难去拍摄表现当代青年的青春片,但张末的电影处女作《28岁未成年》(2016)接过了其父张艺谋的导演接力棒。无论是拍摄青春片还是其他类型电影年轻导演和跨界导演要比老一代导演们更为熟悉年轻观众的文化内涵欣赏趣味,他们本身就是最具粉丝效应的优质IP。
观念上,IP电影冲击和改变长期以来国产电影重社教轻娱乐、重艺术轻商业的传统创作思维,对于高投资、高风险而且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电影产业来说,是降低风险进而获取利润的保守性投资策略;实践上,当下IP电影生产快餐化和模式化以及对票房利润的片面追求和恶性竞争,使电影的艺术价值被稀释,甚至在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下一些IP电影粗制乱造居多,高品质偏少,过度依赖营销手段招揽观众。其后果一是浪费原生IP积累的较高人气和较好口碑,是对原生IP的忠实粉丝的欺骗性消费,透支观众对国产电影为数不多的信用度,损害原生IP本身拥有的情感共鸣和粉丝效应;二是IP电影刚起步已出现诸多负面现象,甚至IP电影成为“投机”“圈钱”“烂片”的代名词,导致观众“谈IP色变”,是对整个IP电影商业模式的损伤,是对IP电影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IP电影应当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商业开发项目,选取什么样的IP作为电影创作的蓝本?如何使IP资源精品化?如何取得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赢?取决于电影创作者的能力,但更取决于他们制作高品质电影的耐心和勇气,电影创作者们在抢购IP追逐利润的同时,应该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多一些悉心打磨的工匠精神,保护IP电影的生态环境。
三、结 语
中国商业电影通过借鉴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和学习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探寻有中国电影独特魅力的商业美学风格。IP电影的盛行是国产电影产业化的显著表现,创作者对IP的电影开发和孵化在扩展电影创作源泉,但要注重对IP电影的保值和增值,应当以版权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对于IP选取及开发的标准不能仅以市场为导向,应当统筹兼顾电影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电影应当在曲折的探索中培育出可以延续多年的商业电影IP,IP应当成为电影创作的助推器,而不是逃避原创的一条捷径。中国电影也要培育出走向国际电影市場适合全世界观众口味的中国特色的IP电影。
参考文献:
[1] 刘汉文.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2017(3).
[2] 饶曙光,鲜佳.“互联网+”与中国电影产业新格局[J].当代电影,2015(7).
[3] 周星.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景观与创作潮流演变[J].现代传播,2016(3).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