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剧综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7-09-09胡铁燕
胡铁燕
摘 要:2016年,中国喜剧综艺又出现扎堆热的现象,然而相比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的模式更趋于稳定和成熟,也呈现出“跨界”“星素”结合等新看点,节目形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得到创新。然而这种创新是一种“伪创新”,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同时伴随着低俗搞怪的不良现象。面对网络综艺的竞争、喜剧人才消耗速度快等挑战,喜剧综艺应该以内容为身躯,以喜剧精神为灵魂,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关键词:喜剧;综艺节目;电视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27-8122(2017)08-0070-02
2016年,电视荧屏上又掀起一波喜剧综艺热,这是继2014年喜剧综艺数量呈“井喷式”爆发后的又一次喜剧综艺的春天。2014年,各大卫视相继推出共20余档的喜剧综艺节目,可到2015年这些节目大多退出喜剧舞台,销声匿迹,只有部分喜剧综艺节目顽强生存下来,并不断改进和创新。笔者认为,2016年该类节目模式趋于稳定,是因为2014年的喜剧综艺节目经市场“二度检验”、优胜劣汰后,喜剧综艺成为新颖而成熟的一种综艺节目类型。2016年的喜剧综艺节目再次焕发生机的背后,是该类节目的模式调整、推陈出新、市场化运作等成功要素[1]。然而2016年的喜剧综艺热背后,依然存在着阻碍喜剧综艺正常发展的隐患与问题。总体而言,目前中国的喜剧综艺节目优势大于劣势,节目模式趋于稳定但仍在探索阶段。未来,如果中国的喜剧综艺不以“内容”为核心动力,理性调整结构和发展模式,2017年可能是中国喜剧综艺又一个低谷前夕的“沸腾点”。
一、我国喜剧综艺的发展现状研究
(一)我国喜剧综艺创作特色分析
1.“跨界”元素引发新看点。北京卫视继《跨界歌王》后,又打造了一档“跨界”品牌系列节目——《跨界喜剧王》。与此同时,浙江卫视推出的《喜剧总动员》和《跨界喜剧王》同样结合了“跨界”元素。“跨界”成为三档节目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地方。以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为例,节目定位为“中国首档原创跨界喜剧竞技秀”,聚集了商界、文化界、体育界、音乐界、演艺界等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领域的特长,融合个人特色,展现不同领域特色的全新喜剧作品。“跨界”实现了不同领域的之间的对话,不同技艺之间交流,让明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作出充满多元化的喜剧作品,引发新的节目看点[2]。
2.专业喜剧人把关作品质量。2016年涌现的喜剧综艺节目中,除了一些较为专业的喜剧演员会参与作品创作外,另外大部分参与创作的都是是跨界明星和草根喜剧爱好者。这些明星和爱好者不是专业的喜剧演员出身,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质量上难免有所欠缺。为保证节目质量,节目组会请老牌的喜剧人担当导师和评委,请专业的喜剧演员作为嘉宾,请他们作节目质量的“把关人”。比如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中,杨树林、黄小蕾、高晓攀等专业喜剧演员担当“喜剧经纪人”,帮助明星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喜剧作品。
3.“星素”结合接地气。受火爆真人秀节目的影响,近年发展起来的喜剧综艺节目也增添了“真人秀”元素。节目采用“星素”结合的方式,使节目更接地气、更大众化。最简单的一种“星素”结合方式是,明星担任评委,参赛选手大多为素人。如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找寻的都是没有很多喜剧表演经历的非专业选手,让专业的喜剧明星担任评委进行选秀。这些非专业的喜剧表演者往往能结合自身的人生和社会经历,创作出反映社会百态又接地气的作品。另一种“星素”结合的方式是,明星和素人共同參演到节目表演当中,比如东方卫视的《今夜百乐门》,在场景喜剧表演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有喜剧表演能力的素人充当一些小角色进行助演,使节目更加完整和生动。
4.百花齐放: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在综艺节目严重同质化的大环境下,观众早已审美疲劳。而喜剧综艺节目在形式上百花齐放、不断创新,纷纷为自己的节目冠上“中国首档”的噱头,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喜剧综艺如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是中国首档原创跨界喜剧竞技秀节目;东方卫视的《今夜百乐门》,是全国首档场景喜剧综艺秀节目;东方卫视的《笑星闯地球》,是全国首档话题喜剧综艺秀节目。喜剧综艺无法避免“真人秀”“明星”“选秀”等形式上的同质化,于是增加了其他新的节目形式来提高节目的创新性。
(二)我国喜剧综艺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质量参差不齐,低俗搞怪屡见不鲜。近年来喜剧综艺的数量和形态日益丰富,大量的喜剧作品在短时间内被生产出来,这使得喜剧综艺整体质量参差不齐,个别节目表现出低俗搞怪、博人眼球的问题。东方卫视的《笑傲帮》选手们最擅长影视作品的改编,如《白蛇传》《牛郎织女》《武松打虎》等经典桥段被选手们以喜剧改编的形式呈现。这些作品缺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成为低俗搞怪的牺牲品,不仅破坏了观众心目中经典的形象,更是违背了喜剧精神,将恶搞与幽默混为一谈。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中,李若彤被要求以喜剧的形式再演一次小龙女,李若彤对此表示担忧:这样会不会破坏观众心目中经典的小龙女形象?这期节目播出后,确实引来了观众对经典影视形象破坏的争议。
2.实则伪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前文提到,目前中国的喜剧综艺节目在不断创新形式,“跨界类”“话题类”“场景剧”等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但这实则是一种伪创新,节目之间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大部分的喜剧综艺难以摆脱“竞技”“选秀”“真人秀”的形式。一个喜剧明星往往出现在多个喜剧综艺节目上。如英达是《中国喜剧星》《我为喜剧狂》的双料导师。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与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的制作公司同为欢乐传媒,由于模式雷同及明星阵容高度重合等原因,前者被观众诟病为同一节目在不同平台的复制粘贴。
(三)我国喜剧综艺面临的挑战
1.同类网络综艺和网络剧的竞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综艺日渐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网综已经从2015年的三五档节目,猛增到如今的各家视频平台皆拥有10档以上。网络搞笑综艺凭借大胆、前卫的优势,尤其受广大年轻人的欢迎,如《奇葩大会》《暴走大事件》等。喜剧综艺除了面临同质电视节目的挑战,还面临着来自网综的受众竞争。同时一些优质的搞笑类网络剧,如《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等,凭借故事性和连续性的优势,吸引了一大部分受众,对喜剧综艺形成不小的挑战。endprint
2.喜剧人才培养和消耗速度不对等。2016年是喜剧类节目的丰收年,节目对喜剧作品数量有着高产出的要求,对喜剧人才的消耗速度过于惊人。而喜剧人才和喜剧明星的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速度,形成喜剧人才培养速度和消耗速度的不对等,导致节目质量下降。
3.优质喜剧选手稀缺。选手是喜剧综艺节目的基础和主角,也是各档喜剧节目竞争的筹码。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观众接触的搞笑类节目越来越多,对喜剧综艺的口味更加挑剔,既要打动观众又要打动评委的优质选手比较稀缺。一个优质的选手成了各个栏目争抢的对象,一些颇具人气的选手往往出现在多个喜剧节目中。长此以往,喜剧综艺将成为培养“笑星”的工厂,而不是生产优秀喜剧的平台。
二、我国喜剧综艺的发展趋势
2017年,已经播出以及待播出的纯喜剧综艺节目一共有8档,定位含喜剧综艺节目的另有5档,与2016年喜剧类综艺数量相比差距不大。2017年的喜剧综艺节目单中,2016年的《喜剧总动员》《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今夜百乐门》《跨界喜剧王》共5档节目继续开播,《笑星闯地球》《我为喜剧狂》停播,节目结构略微调整,变化不大,2017年的喜剧综艺节目结构和模式趋于稳定,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趋于稳定。
(一)模式将更加成熟
2016年播出的喜剧综艺节目与前几年相比模式更趋成熟,2017年已播出或待播出的喜剧综艺节目依然涵盖明星竞技、明星跨界、素人选秀、场景喜剧秀、话题喜剧等多種类型,还增添了即将播出的《百变大咖秀2017》“明星模仿明星”的模式。未来喜剧综艺节目的结构将慢慢得到优化,少部分收视率、口碑较低的喜剧综艺将在市场中被淘汰,较多的优质的喜剧综艺节目将继续存留,少量新的喜剧综艺节目将进入市场,缓慢的结构调整中,未来的喜剧综艺模式将更加成熟。
(二)节目阵容将缩小
前文提到,喜剧类节目最大的问题是喜剧演员资源的匮乏,由于过度“开采”,喜剧节目正面临着选手荒。喜剧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大量选手被淘汰,少量优质选手成为喜剧人,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喜剧选手的资源,最终活跃在舞台上的只有那几个优质选手,节目阵容将大大缩小。专业导师和评委的稀缺也将导致节目阵容的缩水。专业性的导师对于喜剧类综艺节目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代表着节目喜剧人才的最高水平。如央视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对导师的要求很高,必须同时具备喜剧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只有崔永元、蔡明、博林等少数导师入选[3]。这样有影响力的喜剧界精英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更多的喜剧节目对专业性导师的要求,因此喜剧综艺节目的阵容不会继续扩大,甚至有可能缩小。
三、结 语
中国喜剧综艺无疑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其中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想要改变当前喜剧综艺节目中同质化严重、质量低下、创造力不足的问题,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坚持喜剧精神。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所长苗棣所说,“真正优质的喜剧节目,不仅要让观众高兴,还需要包含真人性和真性情。[4]”近期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就是彰显了一种喜剧精神,传递给人真挚与感人的情感。在第三期节目中,淘宝店主的女孩陈丹丹模仿宋丹丹春晚中的“白云”的形象,但却巧妙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来推销“赵本山机器人”,并把观众熟知的语言如“包邮”“双十二”等生活化的台词融入其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笑果”。这些扎根与现实生活的灵感,朴素真实而不乏幽默的表演,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才是真正的喜剧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俊,王蕾.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创作特色——以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为例[J].传媒,2017(3):66-67.
[2] 任陇婵.电视喜剧综艺节目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南方电视学刊,2016(6):82-84.
[3] 田义贵,王睿.对于喜剧类综艺节目扎堆现象的解读与反思[J].中国电视,2014(10):21-25.
[4] 赵亮.喜剧综艺:如何在娱乐中笑得高雅?[N].工人日报,2014-07-07.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