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和怎么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2017-09-09常欣欣
常欣欣
〔摘要〕 今天我们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探索多样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總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使之成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新起点。
〔关键词〕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5-0009-02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昭告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始。百年之后,回望历史,抚今追昔,今天我们为什么、又该怎么纪念十月革命呢?
一、纪念十月革命,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十月革命的胜利,打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斗争又并存的历史新时代;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运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十月革命深刻地影响了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就在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苏联只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由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到一个强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跻身于世界前列,超越了当时所有欧洲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成就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中,社会主义苏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不仅取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也为挽救人类文明、争取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战后,资本主义曾断言苏联将无力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新的经济建设。然而,苏联就是靠自身的努力,仅用三年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并超过了战前。
苏联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和鼓舞示范作用。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占世界领土的1/4,世界人口的1/3,世界工农业总产值的1/3(被称为“三分天下”),形成了一个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
虽然社会主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遇了挫折,但是由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历史新时代已不可逆转。今天纪念十月革命,回顾世界社会主义的百年征程,我们为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1 〕1胡乔木同志在纪念建党7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也指出:“没有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巨大鼓舞和直接声援,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可能有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2 〕743中国共产党从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邓小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了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艰难探索过程。今天我们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并将很快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继续着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二、纪念十月革命,倡导探索走多样化的社会主义道路
100年前,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生,并选择了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当时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所决定的。当时的俄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俄罗斯民族与其他非俄罗斯民族的矛盾,俄国统治阶级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种种矛盾集中叠加,错综复杂,异常尖锐。在革命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的背景下,俄国革命的主观条件也已酝酿成熟,当时的俄国已经有了一个与改良派彻底决裂的、高举革命大旗的、组织性战斗性很强的布尔什维克党;有了列宁这样一个具有高超的领导力和极富革命性与斗争策略性的领袖,此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沙皇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俄国人民对沙皇统治严重不满,战争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成了十月革命发生的导火索。正是在这种国内国际的形势下,列宁以革命家的胆识和气魄,审时度势,抓住历史机遇,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今天我们纪念十月革命,在肯定十月革命所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十月革命的道路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道路,也就是说不能将十月革命道路绝对化。恩格斯早在1872年就说过:“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夺取政权,本文作者注),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3 〕179恩格斯曾认为,像美国、英国、荷兰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十月革命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当时俄国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和激化所决定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俄国之后的东欧和中国等国家走的也是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100年后的今天,世界形势、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时代主题已经从当年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领会邓小平曾经讲过的“我们走的是十月革命的道路,其他国家再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难了,因为条件不一样” 〔4 〕415-416 。
列宁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 〔5 〕776在新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纪念十月革命,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就是要倡导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各自国家国情的道路,即走向社会主义的多样化道路。endprint
三、纪念十月革命,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都发源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依据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以及亲身参加了西方国家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然而,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地将这一产生于先进的西方的理论,率先在落后的东方国家变成了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6 〕776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看到并思考了这种特殊性,他说,“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 〔7 〕436,即革命成功相对容易,但继续建设则非常困难。困难就在于由于缺乏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尚不完全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所需的物质文化条件,这也就导致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薄弱环节上冲破帝国主义的体系,实际上是跳跃了独立和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然而,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跳跃式的发展,正如列宁所强调的,必须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利用掌握政权的有利条件,创造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文化前提。也就是说,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后,必须及时将工作重心从革命转为建设,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第二,就是必须积极地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列宁指出:“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 〔8 〕252
回顾十月革命胜利以来社会主义的百年发展,应该看到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列宁的上述深刻思想都曾经认识不足,从而在实践中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其中尤以苏联模式为甚。
今天我们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不仅要充分肯定十月革命的道路,赞颂社会主义百年发展中的巨大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也要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前苏联东欧国家从改革走上改向而遭受失败的沉痛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就是我们强调的今天纪念十月革命的初衷:要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使之成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恰逢中国共產党十九大召开之时,我们将在十月革命精神和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鼓舞下,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地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9 〕127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 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吕晓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