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地区差异

2017-09-09曾鹏向丽

人口与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认同度中西部意愿

曾鹏+向丽

摘 要: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差异性对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中西部不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东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职业升迁机会、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的满意度。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则更关注其与市民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网络、户籍状况、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物价水平及居住条件的改善程度。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地区差异;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7)04-0089-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7.04.009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Nearby Urba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ZENG Peng1,XIANG Li2,3

(1.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zhou College,Hezhou 542899,China;

3. School of Manage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he nearby urba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the 15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aking the degree of social recognition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constructing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arby urbanization willingness of the population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nearby urbanization willingness of the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identity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its nearby urbanization willingness, and the impact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more obvious.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career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vocational skills, childrens education status, wages level,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working hours of satisfaction.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more concerned with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ublic, urban social relations network,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us, basic public services, urban price level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Keywords: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nearby urbanization willingness;regional difference;identity

一、引言

城镇化作为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工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型至关重要[1]。农业转移人口大规模和持续性向城镇迁移,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难以逆转的现象[2]。但是,我国以往的城镇化发展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低价征收农民土地,再利用相关平台招商融资的方式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往往更多关注的是GDP与政绩,而对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所亟须解决的就业渠道、就业培训和基本社会保障等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由此导致城市房地产业投机现象相当严重,强势产业与房地产开发商获取丰厚利润,而农业转移人口却难以获取应得的土地权益。农业转移人口大多选择在非农产业谋生的异地城镇化迁移方式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大城市,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3]。按照我国现在的城镇化率统计标准,城镇居民既包括在城鎮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来农民工人员,又涵盖在城镇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实际上,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等方面均未享受到与城市市民相同待遇,处于一种非城非乡的境地[4],没有实现身份上的彻底转变,仍保留着农民的生活和消费方式[5],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因此,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又被称之为“伪城镇化”、“半城镇化”[6]。endprint

在我国部分地区推行的“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模式下[7],农业转移人口尽管成功地转变为市民身份,却又不得不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双重困境[8]。同时,小城镇在土地使用方面严重不集约,缺乏产业支撑,难以获得规模效益[9]。此外,我国绝大多小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都远远超过城市。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空间的转变,既要使产出和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口的城镇化,既然一二线城市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力有限[10],小城镇又不适宜作为人口城镇化的主导模式,那就应当探索人口就近城镇化发展模式。人口就近城镇化是指通过构建各具特色且科学合理的多级新型城镇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近距离迁移到其家乡所在地附近的地级市、县城或经济较发达的特色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稳步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模式。从地理特点上看,由于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单位在地域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并且随着交通机动化的发展也在通勤距离范围以内,因而非常有利于城乡流动和一体化发展[11]。随着流动人口群体代际分化、沿海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新型城镇化推进和制度改革,流动人口回流步伐逐渐加快,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性得到认同,并被认为是代价最低的新型城镇化方式[12]。“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作为党和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实现路径上看,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对于城镇的“职业认同→社会关系认同→身份认同→心理认同”的复杂过程。因此,本研究以中西部地区15省市为研究样本,从社会认同度视角,通过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地区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得出研究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各级政府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西部城镇有序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稳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设计

1.理论模型构建

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到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制度因素、心理因素、城市社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个人特征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也将对农业转移人口近城镇化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亟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由“工作人”向“生活人”成功转型。而人的城镇化的价值取向体现为包容、权利平等和成果共享,其外在追求是农业转移人口在身份、权利和待遇上的高公平感知度,内在要求则是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13]。社会认同可分为归属性认同、文化性认同、疆域性认同、政治性认同、经济性认同以及社会性认同等类型[14],涵盖家庭纽带、个人社交圈、同业团体成员资格、阶层忠诚和社会地位等多元关系。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在面对就近城镇化选择时,将根据其职业认同、社会关系认同和身份认同满意度的高低,以及其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做出相对理性的判断。

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往往是基于其就近城镇化后得到的正收益与负收益之间的差额,即其所获取的比较利益的基础上,如果中西部地区城镇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对较好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将对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就业能力不足的农业转移人口产生持续的引力效应。根据迪勒尔(Diener)提出的主观幸福感四维结构[15],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但其职业期望值相对较高,并希望就近城镇化之后能够获得更高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由于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之前在农村拥有土地、宅基地、住房等资产,部分日常消费品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因而其非常关注城镇化之后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條件,以及能否真正享受到与市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进而影响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基于此,本文构建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 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差异性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

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对人口就近城镇化的相关政策的把握越准确,因而其在面对就近城镇化的选择时会优先考虑对其而言净收益最高的城镇化方式。

假设2 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

社会认同度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即: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越高,其越愿意就近城镇化。中西部不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社会认同度的影响作用。

3.数据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得,调研内容主要包括7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职业认同度、社会关系认同度、身份认同度、城市工作幸福感和城市生活幸福感。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包括愿意和不愿意两类,分别记为1和0。通过试调查对问卷中难以测度的观测变量加以修正,最终确定调查问卷中的13个观测变量,并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按照正向从大到小对所有观测变量的原始代码进行重新赋值(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一般;2=不满意;1=很不满意)。其中,职位升迁机会、职业技能水平表征职业认同度;与市民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网络表征社会关系认同度;户籍状况、子女教育状况和基本公共服务表征身份认同度;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长表征城市工作幸福感;治安状况、居住状况和物价水平表征城市生活幸福感。课题组于2015年1—2月和7—8月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研工作,具体调研对象界定为户籍省内务工的外地农民工。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仅涉及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9个省(市、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0份,回收6546份,样本回收率为93.94%,剔除失效样本后获得有效样本为5789份,有效样本率为88.03%。中部地区共发放问卷2900份,回收2754份,有效样本为2479份。西部地区共发放问卷4100份,回收3792份,有效样本为3310份。endprint

在5789份有效样本中,具有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样本为2026个,占比为35.00%,来自中部地区的样本为884个,来自西部地区的样本为1142个。不愿意就近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样本为3763个,占65.00%。可见,在中部地区的2479份总有效样本中,愿意就近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仅占35.66%;在西部地区的3310份总有效样本中,愿意就近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占34.50%。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地区差异,因此主要采用2026个具有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样本。在个人特征因素方面,中部地区男性农业转移人口的比例为55.32%,西部地区男性农业转移人口的比例为53.24%,均高于女性农业转移人口所占比重。中部地区已婚的农业转移人口占77.49%,西部地区的已婚农业转移人口的比例略高于中部地区,占78.72%。在年龄构成上,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中部地区为57.81%,西部地区为54.64%。此外,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学历居多,中部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业转移人口的比例仅占17.65%,西部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业转移人口的比例为14.54%。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三、实证分析

1.结构方程建模

由于本研究所涉及變量的数据主要通过李克特量表进行调查问卷收集,获得的样本数据往往难以直接度量,存在着主观性较强、误差度较大、因果关系较为复杂等特点,运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所获取的分析结果并不理想。而结构方程模型既适合进行多因分析,又能够对潜在变量和观测变量的测量误差进行处理,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以及对假设模型的适配度进行检验。因此,本研究通过在SPSS 17.0中建立了2026个样本数据的数据库,并导入AMOS 17.0进行分析,最终构建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2)。

图2 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

2.模型检验与拟合

一是运用Cronbachs α系数对中西部地区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得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数据的信度系数值分别为0.933、0.935,说明样本可信度较高。

二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多项指标的潜在变量进行结构效度检验。样本充分性KMO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KMO检验数值分别为0.950、0.951。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来看,卡方数值的显著性概率低于显著性水平。并采用极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且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主因子,结果表明,指标项因子负载量全部大于0.50,且累计解释方差大于50%,说明各个变量的效度检验值都能达到检验的要求,由此可以认为样本全部通过了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

第三,采用8种重要的拟合指标,对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标参数进行检验,以判断拟合指标的输出值是否满足拟合的最低要求。由此,将本研究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输入AMOS 17.0软件中,计算分析得到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程度的八项拟合指标数值(见表2)。对照各项拟合指标的参考值可知,全部的拟合指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与样本数据在整体上达到很好的拟合,其结果是可接受的。在拟合度检验基础上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进行测定,得到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估计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社会认同度对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59和0.786,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就说明中西部不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社会认同度的影响更大。由此,可以认为之前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不需要再进行调整。

3.参数值估计分析

根据图1,利用AMOS 17.0软件对来自中部地区的884份样本和来自西部地区的1142份样本分别进行计算,可以分别得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非标准化参数值估计模型图(略)。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输出结果,可以进一步得出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测量模型中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估计结果(见表4)。可见,在测量模型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潜在变量对观测变量的显著性检验P值都在0.001水平显著,且在0.001水平下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在0.564—0.938之间,这说明测量模型中的观测变量都较好地解释了潜在变量。

在社会认同度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各项指标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较高,其中,最小值为0.848,最大值为0.938。在职业认同度上,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水平的影响都大于其受职业升迁机会的影响,表明中西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水平满意度的高低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突出,且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其职业升迁机会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在社会关系认同度上,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关系的好坏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更直接,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社会关系认同度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身份认同度上,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对其子女教育水平相对重视,而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受户籍状况的影响更显著,其更希望通过就近城镇化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在城市工作幸福感方面,中西部地区各项指标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标准化路径系数较低,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水平满意度的影响大于其受工作时长的影响。并且,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长的影响程度都要高于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而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更重视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长的满意度,其对工资待遇水平的要求更低。调查中还发现,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长的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35岁以下的农业转移人口更为关注自身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长状况。endprint

在城市生活幸福感方面,居住条件对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物价水平,最后是治安状况。目前在城市务工的中西部地區农业转移人口大部分集中租住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居住面积狭小,居住条件较为恶劣,尚不具备进城定居能力。物价水平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更大。由于城市的物价水平往往高于农村的物价水平,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后需要付出更多的生活成本,致使中西部地区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愿意就近城镇化。此外,城市治安状况也是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面临就近城镇化时会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比较而言,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城市治安状况、居住条件及物价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发现:①中西部不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差异性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中均以第一代男性农业转移人口为主,且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居多。②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东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职业升迁机会、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满意度的高低,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则更关注其与市民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网络、户籍状况、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物价水平及居住条件的改善程度。

我国中部地区六省均处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镇化中期阶段,但各省城镇体系发展失衡且城镇化差异明显。总体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集约化水平低下。省会城市“一市独大”的特征突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明显,大中小城市结构失调,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与城镇化发展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缺失,因而亟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推进非农产业向城镇快速集聚。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中部六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需要借助人口就近城镇化来发挥引领作用。但长期以来,受中部地区推力与东部先发达地区拉力的共同影响作用,占较大比例的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在当地难以顺利实现转移就业,转而以跨省流向大中城市为主,属于典型的“异地城镇化”。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显著的社会分化性特征,加剧了城市内部的不平等和分裂,成为影响中部地区推进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是牧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具有生态脆弱、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和人口劣势明显等特征。从地域环境来看,西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致使其缺乏城镇化发展潜力。就城镇化发展基础而言,西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仍以初级农牧业经济为主、现代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从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特点来看,人口密度低且居住较为分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西部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明显,大多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生活。因此,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应当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多方面制约影响因素,选择适宜的城镇化道路。对大部分西部地区来说,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都很难行得通。相比之下,重点发展地级市、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向城镇迁移,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牧区牧民们的城镇化意愿,促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与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等综合承载力相匹配的城市特色产业体系。中部地区存在产业层次低、服务业带动能力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稳定性差等突出问题,致使其难以强化产业支撑人口就近城镇化的职能。因此,中部地区需要不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加快产业生态转型,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城市产业体系,并积极创造就业条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从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而西部地区省市以少数民族人口居多,大多数小城镇发展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特色产业链尚未形成,且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根据民族地区空间区位和资源禀赋特点,可以重点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和服务业,增强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治理能力,培育区域民族特色品牌。另外,在发展民族地区非农产业的同时,更要重视民族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在生活方式、文明水准及价值观念上的城镇化。

第二,构建适宜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中部地区应构建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即在健全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中部城市集群和现代城镇体系,凸显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以产业转移助推中部地区城市群资源整合,强化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带动作用,以及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牵引作用,逐步形成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居民点互动发展的城乡布局结构。西部地区应建立大城市与小城镇结合、现代化和民族化特征明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即重点培育关中—天水地区、成渝地区的城市为大城市群,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次一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龙头带动作用;重视小城镇尤其是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错位发展,形成彰显地方特色的镇区体系。

第三,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新型职业培训模式,稳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整合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各类资源,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以政府部门、企业、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共同参与为前提,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培训运作机制。企业应保证提供足够的专项经费并合理开支,自觉履行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职责,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管。政府应对主动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实行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并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农业转移人口实施奖励,并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鉴定时所需资金进行政策补贴。endprint

第四,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采取以租赁型保障为主、产权式保障为辅的保障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等形式的农业转移人口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将已经在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畴。加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覆盖进程,采取租赁补贴、购房贷款利息减免等多项政策,切实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集聚的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公租房建设,以及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较多的企业农民工集体宿舍建设。有效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慎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公租房。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J].中国人口科学,2010(3):2-10.

[2]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77-91.

[3]郭东杰,王晓庆.经济开放与人口流动及城镇化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5):78-86.

[4]蔡昉.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J].经济研究,2013(3):6-8.

[5]李通屏,程胜,倪琳,钱佳.中国城镇化的消费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3):19-27.

[6]李爱民.中国半城镇化研究[J].人口研究,2013(7):80-91.

[7]余壮雄,李莹莹.资源配置的“跷跷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18-29.

[8]阚大学,吕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1):66-75.

[9]辜胜阻,刘江日,李洪斌.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方向和配套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13(3):2-9.

[10]陈强远,梁琦.技术比较优势、劳动力知识溢出与转型经濟体城镇化[J].管理世界,2014(11):47-59.

[11]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5(1):186-199.

[12]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1):47-52.

[13]孙远太.城市农民工福利获得及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河南省875份问卷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5(2): 46-49.

[14]塞缪尔·亨廷顿.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5-36.

[15]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or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34-43.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同度中西部意愿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