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加强草原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2017-09-09策划整理本刊编辑部
■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加强草原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牧惠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草原政策工程深入贯彻实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草原牧区牧民收入增幅稳中有升,牧区发展、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本刊编辑部结合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对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的专访,全面解读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问题。
我国草原工作有哪些亮点?
于康震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草原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草原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草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一是草原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来,仅中央财政投入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就超过1000亿元。2012年,国家继续在内蒙古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五年投入资金851亿元,惠及4732万农牧民。从2016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提高了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加大了绩效奖励力度,扩大了政策实施范围,资金比2015年提高了21亿元。同时,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继续完善,全国已承包草原达43亿亩。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快落实,全国已划定基本草原35亿多亩,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58%。
二是草原建设水平逐步提高。认真落实《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重大工程。五年来,中央财政投资100亿元,在13个省区连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投入20亿元资金,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进行沙化草地治理;退耕还草投资标准大幅提高,投入23亿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同时还启动实施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已垦草原治理等工程。另外,近3年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8亿元,是前10年投资总和的2倍,初步建立了部、省、市、县四级联通的草原防火应急指挥平台,极高和高草原火险区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站建设率由40%提高到70%,防火物资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草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农业部启动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重点进行粮改饲、种养结合、金融服务支撑等试点示范,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草牧业发展模式。在北方10个省区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在10个省区开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在“镰刀湾”和黄淮海地区的17个省区实施粮改饲试点。草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草原执法监督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各级草原监督管理部门以贯彻草原司法解释为契机,不断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共立案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8万余起,其中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200起。农业部连续4年对破坏草原资源的35起典型犯罪案件进行通报曝光。逐步规范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不断加强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发布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到2020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要达到56%”纳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也是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
政策支撑下,我国草原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草原生态修复速度明显加快,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
五年来,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累计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全国天然草原鲜草产量稳中有增,连续6年超过10亿吨;2016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4.6%,较前五年提高3.6个百分点。草原重大治理工程区内草原植被盖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牧草高度提高40%以上,鲜草产量提高50%以上。草原牧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面积分别达12亿亩和26亿亩。全国牧草种植生产稳中有升,保留种草面积超过3亿亩。
当前我国草原工作还面临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于康震说,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草原工作犹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不进则退,制约草原工作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对草原边界不清、界限不明、监管薄弱等突出问题专门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依法治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草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草原定义范围不够明确,不同部门间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草原概念不清、“一地两证”,草原面积范围不清;破坏草原行为依然多发,执法监管能力薄弱,全国共有草原执法人员还不到1万人,人均监管近70万亩草原;草原征占用管理工作薄弱,非法占用草原问题依然突出;草原灾害形势依然严峻,防火防灾任务很重,能力还有待提高;草原利用不够科学合理,超载过牧比较突出,草原补奖政策的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任务落实还存在差距。落实中央部署,回应群众期盼,保护草原生态,必须重点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草原工作重点要从哪些方面发力,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中央出台的各项生态文明制度涉及的改革内容十分全面,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四梁八柱”的基本形成,也为草原监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要严格源头预防。继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的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推进草原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国有草原的所有权主体,划清国有草原所有权边界。进一步落实草原承包经营权,着力解决承包草原面积不准、四至不清、位置不明等问题。积极开展草原资源清查,准确掌握草原面积、界限、所有权主体等信息,划清草原与林地、耕地等其他土地资源的边界。
二要强化过程管控。遵循“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严禁在草原生态红线内从事开发经营等活动,对非法破坏基本草原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探索实行征占用草原面积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同时,要积极推进草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草原战略地位相适的管理机构和队伍。
三要落实损害赔偿。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导致非法征占用和破坏草原等行为屡禁不止的有效举措。各级草原管理部门要推进试点、总结经验,加快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重点要建立草原价值评估体系和标准,明确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主体、赔偿途径和赔偿标准,为建立并落实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四要严肃追究责任。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生态环保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主动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违反法律规定、违背政策要求做出的损害草原生态环境行为,要按照责任追究办法的要求,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部门反映,由相关部门对其依法追责。对于下级政府领导违反法律规定、违背政策要求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损害的,可以采取约谈地方领导的办法。
今后一个时期草原执法监督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于康震强调,草原执法监督要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为目标,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草原法律法规。加快《草原法》修订进程,着力解决现有草原概念定义范围不清楚、执法主体资格不明确、处罚依据不充分、处罚偏轻等问题,进一步适应新时期依法治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需要。推进《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进程,明确基本草原划定范围和方式,全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快推进《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制修订。
二是严厉打击草原违法犯罪行为。把查处草原违法案件作为核心任务,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针对近年来未批先建、先建后批等非法征用占用草原案件集中显现的问题,理顺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程序,厘清工作责任,加大专项执法和督查力度,坚决避免有案不移、以罚代刑。重大案件的查处结果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教育警示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草原火灾防控。针对近年来严峻的草原防火形势,各级草原防火部门要肩负起责任与使命,思想上倍加警惕,措施上更加有力,行动上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做好草原防火减灾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法制预案体系建设,提高草原防火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加强专业半专业草原防火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四是强化草原舆论宣传。准确把握正确的草原工作舆论导向,围绕草原牧区是生态功能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四区叠加”和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实,抓好正面宣传,讲好草原故事。强化政策解读,做好解疑释惑。积极选树草原人物事件典型,持续深入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等品牌宣传活动。要加强合作,确保在舆论引导中首先得到主流媒体的支持。
五是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中,突出草原执法的特殊性,确保草原监理机构在改革中不被削弱,力争有所加强。提高草原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做到依法行使职责,维护法律尊严,切实用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要求武装头脑,敢于担当,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高素质草原监理干部队伍。
(编辑:王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