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艺术家艾轩的艺术风格
2017-09-08诸葛方圆
诸葛方圆
与陈丹青用红、黄、蓝这些绚丽的色彩表现西藏有着明显的区别,艾轩对西藏的理解是凄美的,他是徜徉在藏族草原上的凄美诗句,他的每一个笔触,每一份色彩无不透漏着苍凉荒寒、凄清宁静。
艾轩面世最多的作品,是天地间苍凉的风景,孤寂的人物。他的画大多透漏着一种哀婉、凄凉,这是他对西藏风情的理解,这也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艾轩的幼年与青年时期过得都极为艰难,父母离异,父亲更是被打成右派,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更早的体会到了世事无常、人情冷暖,这使他的心也蒙上了一层灰色,当我们置身在他的画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藏区困苦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窘迫与困顿,更能体会到他对藏区人民的一种关怀。他用一种独特的绘画视角、凄凉的心境、诗意化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藏,把观者带入了一个忧郁感伤的心灵境地。
一、艾轩的绘画之路
艾轩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之子,1947年出生,浙江金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4年进入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1981年油画《有志者》获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1985年,油画《若尔盖冻土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艾轩初入画坛是在1963年,艾轩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学习了中央美院的画法。1973年他背着画箱只身进入川西北的若尔盖、阿坝等藏区,当时他是奔着完成成都军区的创作任务而来的,但是当他看到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凌冽的寒风和圣洁的雪山,他被这个远离社会喧嚣的安静之地吸引了,这里使人的心变得空灵。从1974年在成都部队从事绘画创作开始,32个年头里,艾轩进藏不下30次,他几乎每年都会去,用他的话说“有时候就是为了感受一下,体验一下,充一下电,让心灵去放飞。”以至于艾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待了一年后,回来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四川阿坝藏区,他在对记者诉说这件事时大声的感叹“那里的空气真新鲜”。1987年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达美国,在那里他与画廊签了两年的合约,但是却在一年后就急于回国了,用他的话说那里是一个毁人的地方,他在为美国一家画廊创作的时候只能按照画廊老板的想法来画,还要画的迅速画的量多,这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商业对一个艺术家的干扰有多大。当然在美国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味的灰暗,他在那里见到了一个一直想见的人,安德鲁.怀斯。当怀斯从他的儿子口中得知有一名中国画家的绘画风格跟他极为相似时他备感惊奇,他约艾轩吃饭并且当看到艾轩的画时怀斯感慨:“和很多抄照片的人不一样,你用个人的感情驾驭了照片”。在1990年初,艾轩摆脱了怀斯的影子,踏入了创作的高峰时期。
二、艾轩创作风格详解
從艾轩的画中,我们往往都能看到一双灵动的眼睛,无论是《微风撩动的发梢》中那个神情呆滞的小女孩,还是《圣山》中那个仰头看天似是在思考的藏族妇女,亦或是《静静的冻土带》中那个斜身而躺眼露凄凉的孩童,他们都有一个作者向人们表达情感的共同点,那就是眼睛。艾轩是一个善于将感情融入画作的人,通过画中人灵动的眼眸,或是楚楚动人、或是凄凉哀婉、或是呆滞木讷,人们不需要过多的去深思就能从画中人的眼睛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愫,一切都显得那么朴素,真诚。艾轩特别喜欢用细腻精炼的手法去描绘自然之境跟人物,他的色彩柔和、笔触细腻,虽然都是以略显脏乱的冷灰色调为主,但是在他细致的刻画下即使是脏乱的颜色也能细腻的结合在一起,最后给人一种无比圆满顺畅之感。不仅如此,艾轩在其父亲的影响下对诗词颇有心得,这能从他一幅幅具有诗意的画作名称中体会到,他将一种哀婉凄凉的诗意美融入了画中,又以略显沉重压抑的灰色调为底色,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凄婉之境,每当看到他的画,都会给人一种莫名而来的伤感,朴素、真实、更具有震撼心灵的灵动。画作《又清又冷的空气》虽然仍然是深沉的灰色,但是却并不显得凄凉,画中小女孩脸上温暖的暖色调给人一种希望之感,也表现出了艾轩对藏族儿童的关怀与期望。作品《就让风把歌声吹散》中主人公康巴汉子双手插在袖子里,眼神迷茫的眺望远方,靠在木头搭建的木屋旁,这是画家刻意表现的一种凄凉与迷茫的情愫,意在表现对生活在困苦地区人们的同情与关怀。艾轩在藏区探索时曾经找到过许多令他印象深刻的素材,其中有一位小姑娘叫琼白,艾轩是在阿坝的一个少数民族学校找到她的,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琼白从教室走出的瞬间就吸引了艾轩,他说:“我特别想表现这种眼神,不仅是纯洁、清澈,还有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盼与渴望。”艾轩特别希望在这些散发着朝阳气息的孩子们身上看到希望,看到不属于这片深沉厚重大地上的一抹色彩,琼白给他的就是这样一种惊艳。以至于后来艾轩离开了藏区仍然与琼白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琼白真的触动了他,艾轩曾经极尽努力地想改变这个小女孩的命运,但是在九年后他进入藏区寻找琼白的影子时候在她眼中看到的却是属于这片藏区的底色,琼白结婚了,放牧100多头牛,生活变得特别现实,不在有儿时幼稚的幻想,在她的眼中已经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灵动与渴望,留下的只是对生活的疲惫辛劳而产生的默然和麻木。这是艾轩坚持以凄凉哀婉来表现西藏的原因之一,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画将西藏的困苦与孤独呈现在世人面前,引起人们对这些生活在磨难之中的人投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艾轩对少数民族油画发展的影响
艾轩是描绘少数民族题材画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把个人情感与少数民族地区那种孤寂风物间的凄美紧密的结合起来,试图用自己对藏区困苦生活的真实表达来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的画中弥漫着一种无限的人文关怀之情,通过借景抒情的笔调借以抒发对西藏牧民及孩童的关怀。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个人风格和个体世界的转向时也成为了新中国“大一统”创作模式的第一批突破者。现如今,他与杨飞云、王沂东作为主要发起人所成立的中国写实画派成为了中国油画的一次自救运动,更是中国油画界的坚实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