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医师计划下《医学机能实验学》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2017-09-08黄丹丹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教学质量考核

【摘 要】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医学综合型人才有着重大意义。针对于此,作者提出以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为导向,加强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改革《医学机能实验学》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医学机能实验学;动手能力;教学质量;考核

在当前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当之无愧是“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而且要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这就对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体系改革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1]。《医学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后的产物,打破了传统医学实验教学的单一模式,将原来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创立一门自成体系的、单独考核的机能实验学课程。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建立有利于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文仅就《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对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展开讨论。

一、《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医学生动手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作为医学基础教育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实践性较强,强调学生首先要对动物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然后又实施各种实验因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相关理论,最后得出实验结论[2-3]。这样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给学生提供了较多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机能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直到学期末实验课结束也未曾触摸动物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验教学方式滞后。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从而失去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医学机能实验学》机能学实验综合性强、难度大,该实验课程学生动手操作内容较多,操作过程会因某处小的失误而导致实验失败,比如在心血管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中,学生常因动脉插管失败,造成动脉喷血,这也是实验教学方式滞后的原因。

其二,学生动手机会少。实验时,实验老师为学生调试好仪器设备,准备好所有实验用品。带教老师详细讲解,学生则按照实验指导完成实验内容,最后在带教老师的分析总结下,将实验结果和分析抄在实验报告本上,一交就完成了任务。当然,我们国家的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有所不同,他们是“精英教育”,我们是“大众教育”,近些年医学院校特别是省属医学院校的扩招,带来的就有实验资源的不足,教师有时候是不得不追求实验的成功率。

其三,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養。有部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验证手段,仅把实验教学作为深入理解理论所学知识的辅助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初衷,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知识来源于实践,科学的发展和创新要靠实践推动,机能学实验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只有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医学生日后的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情况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职业能力之一的动手能力非常不利,更谈不上对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动手能力差,甚至不敢动手,往往还缺乏进取精神,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二、对策:以培养和考核医学生动手能力为落脚点

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涉及各个教学环节的中心问题,在基础医学的学习中,医学生由于没有临床知识、临床病例的形象指导,对理论和实验的学习往往停留于枯燥的记忆,使基础和临床学习脱节,基础知识停留于死记硬背,到临床学习时遇到病例又不能将临床表现与基础知识结合进行分析,最终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之间产生盲区。那么,要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在考试中考核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深化实践、实训课程的改革是当前基础医学教育的热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不愿意动手而成为实验过程的旁观者,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与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怕苦、怕累、怕脏、怕被动物咬相关,也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就给学生讲明机能实验课操作技术与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给学生强调,在实验中要多次接触的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就和临床诊疗工作密不可分,而熟悉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及其手术操作,可为将来临床外科学习奠定基础。

(二)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习惯或不愿意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处于被动状态,整个实验过程收获不大。鉴于此,我们采取以下三方面手段:1、要求学生书写预习报告。将开设的实验内容提前公布并在每次课后布置下一次实验内容,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相关理论及实验操作的知识,同时将本次实验的目的、材料、方法及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书写成预习报告,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总体认识。2、新增模拟仿真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操作预习内容以文字形式出现,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为此,我们增加了模拟仿真实验内容,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真实实验、观看实验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做蛙心灌流的实验前,在学生预习文字内容的基础上,提前难看蛙心插管的视频,在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中通过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仪器安装、实验步骤及分析,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有整体的把握。3、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课。我们在每次实验课前,选择一个实验小组作为该次实验的负责组,并要求该组同学选代表上讲台讲解该次实验课的相关理论、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促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预习的质量。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升,实验预习报告的撰写质量得到提高,实验过程中对全局的把握更好,也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盲目动手、实验成功率低的现象。endprint

(三)重点讲解实验操作技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实验课的主体是学生,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少讲解理论知识,将重点放在实验操作技能的讲解上。如在做家兔实验时,从正确的持刀、剪、镊的方法姿势到组织的切开、分离、穿线、结扎等操作方法,都应给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的示范;在示范的同时,教师应把手术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加以强调和说明。这样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使得他们在亲手操作时有章可循。而在实验操作技能的讲解中,由于观察场地限制,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示范,因此,我们在手术操作教学上做了相应改进。例如:兔气管插管术进行示范教学时,先重点培训各小组的“主力手”,使其先快速掌握气管插管方法和技巧,再以点带面,使其他同学也能很好掌握该项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条件的限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互相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在教师对实验操作讲解并示范清楚的前提下,我们在教学全过程中采取巡回检查的方式,一方面对学生不易掌握的操作技能进行反复讲解与求教,在操作中给予学生正确指导,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遇到问题尽量自己解决,以促进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由于机能学实验分组人数较多,每次实验每组常规只有一只动物,这势必减少学生操作的机会。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尽量充分利用动物,在实验结束后继续进行操作训练。如在做《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时,由于该实验内容较少,因此,我们提前讲解下一次实验将做到动脉插管操作并让同学练习。这不仅为下一次实验做好了准备,还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

(四)团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对团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对病人的治疗往往是一个团队智慧的结晶。机能实验正式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多科动物手术和实验程序操作,使学生较早接受与临床操作及手术相似的训练,所以是一门很好的培养学生临床团队精神和协作的课程。在课程中,将学生按学号或自由组合并固定,选出组长,组长在每次实验时按外科手术成员分配将本组同学分为麻醉、主刀、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总指导并记录组员每次实验的分工,以保证所有同学均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在实验中,可以限定实验时间,促使学生产生紧迫感,在同组内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团结一致完成实验。

(五)加强实验操作考核。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包括实验报告和期末闭卷考试,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得以实施。关于医学机能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构建与评价,黄河科技学院尚曙玉、李静等老师提出了构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医学机能学实验考评方式,认为此考核评价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这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为了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加强动手能力培养,近年来,我们增加了实验操作的考核。该考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平时每次实验课的实验操作效果以组成单位,由教师随堂记录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结果,反映了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准确性,是实验课直观的考核项目。在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时,我们采取了以单个学生作为考核对象、随机抽签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实验项目,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较大比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必然会认真强化自己的操作技能,主动地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多方面考核方式既有利于督促学生重视实验课,又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能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已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改革机能学實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才能达到有效提高机能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简介:黄丹丹(1978-),女,四川苍溪人,医学博士、川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生与感染免疫研究。

参考文献:

[1]刁海鹏,郜亮,解军,等.卓越医师培养中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53-155.

[2]黄丹丹,林丽,郑倩.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J].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9,(05):74-75.

[3]冯有辉,何康.生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动物基本手术操作训练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06):595-5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教学质量考核
内部考核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