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同步化教学的探索

2017-09-08吴深煌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具有复杂性、包容性特征。语文是国人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可增强对于汉语言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小学语文基础性强,应用性强,尤其对学生在阅读上的学习和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将從现代小学生阅读现状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内外同步化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同步化;阅读

在新课改的带领下,小学教育对于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增强课内外阅读的互动性。阅读为小学课程中最困难的一项任务,它不同于基础知识,既需要学生具备理解能力,又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加强小学语文课程对阅读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生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阅读量偏少

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中,智能化逐渐取代书本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智能设备涵盖内容广泛,样式多变,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满足学生对于色彩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依赖于智能网络,花费大量时间观看动态视频,或浏览文字内容较少的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对于知识的储备贫乏,知道的东西大都一知半解,且对于枯燥的书本知识产生排斥心理[1]。

(二)存在心理障碍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阅读和朗读为主。朗读为阅读的第二种表达形式,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但现阶段不少教师反映小学生对于朗读兴趣全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曾有著名的教育机构对高年级小学生做有关朗读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诧异,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对于朗读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家长施压、怕同学嘲笑、怕教师批评等,这种假象式的自我否定使学生对于朗读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教学方式不科学

小学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高,因此形成了重基础,轻阅读现象,教师认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现在开始培养过早,因此家长也抱着同样的心态。此外,学校尊崇应试教育,教师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不惜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堂过程反复讲解知识点,课后作业成堆,根本没有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的理解、反思能力都变差。

阅读是一套相对完整的学习体系,从浏览、思考再到理解、分析。内容活跃且综合性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实现全面化、系统化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同步化教学策略

(一)依托课内 拓展课外

语文教师死板的授课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合理周密的阅读学习计划。比如在文章《海的女儿》的课堂上,可采用微课软件放映相关动画视频,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精神得到放松,且对课文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王子、人鱼、旁白等角色,重点在于必须佩戴头饰及更换服装,此做法既有利于辨别身份,又将课堂转变为情景剧模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能融入于角色中,发挥饱满的情绪。各组朗读完毕后,选拔出最佳小组,并予以奖励。教师对于文章内容概括、中心主旨等问题需由学生独立回答,杜绝强制性的思想牵引。

此外,充分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建立“以一带二”的课外阅读机制。即课内教一篇讲读课文,带动学生课外自学两篇短文,并根据语文课本中的篇目,采用由篇及书(原著),由文及人(作者)的方法。教师可列出与此节课文章内容相似的书单,如,《丑小鸭》、《拇指姑娘》等,或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学生可凭兴趣自行阅览。如此一来,课堂与课外的阅读质量都有了保障。

(二)加强阅读指导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指导。并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的观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低年级的学生适合观看童话、寓言故事等短篇文章,中年级学生可推荐科普类读物、中篇名著等,高年级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可推荐读者意林类较文字较晦涩作品,也可鼓励观看中长篇名著。此外,学生对于自我阅读量都较重视,因此难免出现比较现象,对于阅读速度快的学生,教师需告诫其注意阅读质量;而对于速度慢的学生,可加大对其阅读的规定量[2]。

(三)转换观念,自由阅读

目前,我国小学学校教育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单独的图书馆,书籍多以班级一角的形式存在,且多为订阅的学习报之类,这种环境使学生的阅读受到局限。教师普遍认为漫画、娱乐杂志等书籍对于学生的阅读并没有任何帮助,很可能还会导致学生上瘾。据科学报道,十二岁以下儿童对于色彩、动态事物的需求远大于成人,换言之小学生或许只喜欢看字少图多的书籍,教师与家长剥夺了学生看漫画的权利,那么学生对阅读的乐趣会成倍降低。因此,对于学生看漫画等书籍的行为,不应杜绝,而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每天允许学生看适当的卡通漫画,并在学生表现良好时增加观看漫画时间,对于学生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四)师生互动,共同阅读

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首先应融入学生的生活,比如在课间走下讲台,以与学生平等的视角进行沟通,可拉近师生距离;其次,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学会了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对于文章的内容也会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小学生较情绪化,对阅读的喜爱与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科任教师的态度。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除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外,还应与学生共同完成阅读。如若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问题,教师的准确解答会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教师在解答的同时也加强了指导培训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课内外阅读同步化的教学方式,顺应了新课改的思想要求,对于学生朗读、阅读、思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将两者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简介:吴深煌(1965.10-),男,汉族,福建漳州人,1993年7月龙溪师范学校普师毕业,现供职于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

参考文献:

[1]陈云慧.翻转课堂: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路径之转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思考[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5):32-34.

[2]朱炳辉.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J]. 人民教育,2014,(0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