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田径运动存在的必要性
2017-09-08肖利黄宇华
肖利+黄宇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体育课程的也不断改革。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深入人心, 以及选修教学制度的实施。学生又偏向于选择趣味性较高的體育项目,使得田径运动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田径运动的价值逐渐被忽视,甚至有一些高校取缔了关于田径的体育课程内容。但是田径运动作为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个人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因此,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中还有无存在的必要,这成为当前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被冷落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进步导致实用价值的逐渐丧失
在上古时代人类在劳动中不得不奔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形成的走、跑、跳和投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渐演变成现在以比赛形式和健身方式存在的田径运动。不难看出田径运动的存在价值从当初的生存需要演变成后来的健身、娱乐和竞技需要。而当代体育运动价还多了社交等功能。再深究田径运动的社会需求,只剩下竞技比赛和争议颇多的夜跑。现在年轻人流行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或斗个舞,有谁会去跳高、跳远和标枪呢?
(二)体育教学发展改革过程中对田径运动的冷落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学思想要求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内容要求新颖,田径运动过于老化传统。教学过程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田径的教师无计可施。教学模式要求形式多样,田径教学比较单一、呆板。教学评价要求因人而异,田径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统一标准。田径运动因此而逐渐被冷落。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经历了从技能——体质——健康的改革发展过程。现在很多高校打着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旗号,一味地迎合学生的体育兴趣而实施所谓“以人为本”的快乐体育选项课。到头来,大多数人在最后的大学阶段还是没有掌握基本的走、跑、跳、投等健身技能,身体素质更是无从谈起。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田径的运动特点因不符合现代高校体育课程要求而逐渐被冷落遗忘。
(三)田径运动本身特点方面的原因
在人文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现代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大学体育实施选项课的高校已占到90%以上,但田径运动几乎无人问津,而球类、体育舞蹈、武术、游泳等大受学生青睐。田径运动(除接力跑)是个人项目,不象球类运动有集体的配合、协作,也不象体育舞蹈那样能陶醉在音乐的氛围里。而且其技术动作又比较简单易学,低要求地简单模仿动作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若提高要求,沉重的器械、机械的跑步又使学生那些没有吃苦精神和缺乏毅力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四)体育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体育师范院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书面教案上,谈不上融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保健学等学科知识于体育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缺乏创造能力,也体会不到田径运动的魅力所在,更谈不上用交融相通的知识去挖掘田径运动的魅力。另一方面体育院校田径专项的学生毕业不好就业,所以现在上岗的教师都只是普修过田径运动。老一辈的田径教师又相继退休,因此田径教师处在青黄不接阶段。导致上田径课内容的教师简单枯燥地去教学,反倒呈现出的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田径运动。
二、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存在的必要性
(一)田径运动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在公共体育中开设田径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走、跑、跳、投等体育技能的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节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有助于学生进行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例如,学习跳高助跑起跳能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跳跃投篮的技巧。通过掌握跑、跳的运动技巧,能增强健美操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中开设田径运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走、跑、跳、投等基础运动技能,从而更快地掌握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
现在高校的许多室外体育运动项目的课时逐渐减少,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不到满足,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学生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惰性,偏向于选择运动量较小的室内体育运动项目,不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发扬艰苦耐劳的体育精神。因此,需要在高校公共体育中开展田径运动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室外体育锻炼,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通过田径运动的教学,能够有效地锻炼大学生不畏严寒酷暑的意志品质。例如,进行障碍跑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障碍的精神,开展长跑的运动能挑战学生的生理极限,使学生适当地感受复杂的天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二)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径运动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田径运动是体育文化的源泉。通过田径运动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从校园文化来说,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是重要的体育文化盛事。由于田径运动的项目多,参加人数多,所需各种器材多,规模大,所以每一次学校田径运动会即使不做太多的宣传,也会吸引很多学生和老师来参与,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不能不说是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田径是不受时间地点、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的运动。经济对大学生来说是个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大学生还只是单纯的消费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此经济问题而不选羽毛球、网球等花钱多的项目,而选择田径运动。
(三)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需要
中国田径的发展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业,而是全民族的共同心愿。即此最需要当代大学生汲取田径知识,关注国家在世界田坛的荣誉和威望。田径事业少了这样一群充满生机活力的主力军,无论是自身的发展,还是未来中国田径运动的腾飞,都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田径运动的改革措施
(一)适当降低运动技术的难度以及改造场地器材endprint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普通学生,而不是特殊运动员,重视学生的主体差异,确定该教的内容和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收集精彩技术图象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技术的发展情况,欣赏高难技术动作。同时也结合相关的人或事,利用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意志教育。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力所能及的技术标准,以激发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器材,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用标准或接近于标准的器材,教师要特殊考虑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变通器材,使学生都有机会尝试每项活动的乐趣。任何场地器材都应围绕着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来设计与布局,可以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迅速掌握技术、提高机能的手段,教师都要创造性地设计和使用。
(二)采用运动处方的授课模式
目前大学生选课是没人指导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除了特别有兴趣的,多数是为“好混”学分或者是从众,真正有目的选课的人不多。运动处方授课则不同,可通过测试告诉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他自己就有决策了,为了提高自身某方面的素质,学生会克服困难自主自愿地参加。通过运动处方授课的实施,学生会感受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会潜移默化地学到系统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手段,潜意识地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运动处方的实施要借助到许多手段和相关理论知识,而各种手段的运用和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健身过程中,不知不觉学到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加以引导学生逐渐学会为自己、为别人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以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的田径课,即使不考核不算学分,学生也会选。
(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认清新时期的体育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即体育运动能力、体育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不要固守于过去的只重运动成绩达标,专项技术的提高,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培养。重视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教学,应运用多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教师对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生物学的知识相对较重视,而对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认识度不够,而这些学科是具有一定高度的理论工具,指导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在田径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懂得田径运动不是简单的走、跑、跳、投,而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没有这些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实现的。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在进行高校公共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其田径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变,并需要通过增加田径运动的趣味性以及进行运动量的合理设置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并进一步的提升整个田径运动的教学效果。这样也能够帮助高校的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观点,并能够推动整个体育项目的长期发展。将复杂的田径比赛规则进行简单化处理,从而激发高校公共体育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推动田徑运动体育项目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其伟.福建省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项课边缘化现状病理诊断与矫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陆作生,刘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2,(9):58~62
[3]孟毅骁.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