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如何引入学生参与机制
2017-09-08王亚晖
王亚晖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学生参与高效的管理活动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学生的责任。本文以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参与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并且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机制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参与;运行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很多高校都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积极引入了学生参与机制,来提高校园管理的质量。学生参与机制是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管理活动的重要制度,但是从目前该机制的运行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力度不强。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在很多高校中都有“学生行会”,该组织的主要工作参与到校园管理活动中。与西方向比,我国的学生参与管理高校的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有许多的阻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学生参与机制
在高校管理活动中,将涉及到学生参与的各个要素相连接起来,形成统一运行机制,可以称之为学生参与机制。作为动态的机制,参与机制包括了参与主体、客体、参与目的、环境、程序等一系列的要素,这些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是学校活动的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机制的客体,包括高校的行政事务、课程活动、后勤保障事务;参与机制的目标是指学生的管理工作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高校管理
高效管理活动是指各个管理主体在大学环境中,依据校园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高校管理的规律,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流程来管理校园活动,包括对校园各个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等。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管理主体,应当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高校管理中引入学生参与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参与的素养整体偏低
学生参与素质可以分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生的管理能力。主体意识是学生对管理校园活动有足够多的认识,但是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仅仅有31%的学生认为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是自己的责任所在,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仍然很淡薄,缺少责任感。从学校的管理能力来看,学生的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的管理质量,根据调查显示有48%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学校管理这方面的能力,仅仅有18%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承担这项重任。
(二)学生参与的管理活动范围狭窄
首先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范围比较狭窄,从目前参与现状来看,主要是行政事务和课程教学、后勤方面。从这些管理活动的范围来看,学生事务是学生参与最多的管理活动,其次是课程管理活动,而行政事务活动只有3%的学生才会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所参与的活动范围在缩小,参与力度明显不够。
其次从管理层及上来看,很多学生虽然参与到了学校的管理活动中,但是多停留在对活动情况的知悉和评价层面,至于监督活动的开展以及参与活动的表决的机会则很少,甚至有的学生提出自己根本无法参与到活动中。
(三)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人们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与人们的利益切实相关,都是在某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而做出的某种行为。因此學生之所以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是因为某种价值取向。结合实践经验来看,学生的机制去向主要有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两个方面。个人价值观取向指的是学生希望通过参与高校的管理活动而提升自我,包括在校园管理活动中获得乐趣、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等;社会价值取向指的则是希望通过自己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更好更快发展。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的学生认为参与高效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价值取向,而至于满足社会价值取向的比例很小,这也体现出了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活动时价值理念存在的偏差。
(四)学生参与机制缺乏程度性规定
对于高效管理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机制应有既定的程序,但是很少有同学表示自己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始终都是按照流程来进行,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参与活动仅仅是偶尔根据程序要求来进行,由此可见目前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活动仍然缺少程序的规定,参与的方式也失去了规范性。
正是因为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缺少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导致学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很多都是处于学生个人意志的行动。从目前的学生参与机制的运行程序来看,学生对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是很了解,没有理清楚在各个环节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个人的协调能力比较差。从外部现状来看,因为缺少明确的程序性规定,导致高校管理的质量失去了重要保障。
三、学生参与机制存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缺乏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经验
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比较久远,在中世纪的时候,西方很多高校都有“学生行会”,该组织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争取到更多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权力。在20世纪60年代时候,各个国家都掀起了高校运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需求度在不断提高,并且各项保障措施也都相机落实到位。我国的学生参与高效管理机制兴起于新文化运动的阶段,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多次改革创新也有所改进,但是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发展始终是较短,相关的经验也不成熟。
从学生自己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校园里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对高校的管理活动都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所掌握的高校管理经验与学校专业的管理人员相比也显得少之又少。同时在校学生所是以学习为主要的任务,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参与到高校的管理活动中。
(二)参与管理活动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
因为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起步比较晚,对该项参与机制的研究也比较少,参与理念还未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目前学生参与机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在于学生的参与理念比较浅,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各个高校都没有树立起参与的理念。从高校的管理者来看,管理岗位的工作者和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持有保守的看法,在实践中也没有积极推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在校园中没有营造出参与的氛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因为长期受到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高校管理活动应当是管理者和老师的责任,自己对高校管理缺乏热情,参与高校管理的次数也很少。endprint
(三)现有的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
西方国家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是通过建立委员会的方式,将学生作为委员会组成的一部分,来参与到高校的管理者活动中。在委员会中,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充足的保障,可以自己发表对高校管理的意见。
我国各大高校所才去的是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目前因为高校管理体制并不会很完善,加上权力过多地集中在校长手中,这也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带了了许多阻碍。这种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一方面高校所采用的是单向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益无法得到上级管理层的关注;另一方面,学生权力很大程度上被架空了,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活动仅仅是形式主义,并未从实质上真正实践。
四、高校管理中引入学生参与机制的途径思考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素养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室自我素养偏低,这也影响到了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素养。一方面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作为高校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当享有相应的管理权,享有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培养起勇于担当的意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真正将自己放在了高校主人翁的位置,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高校的管理活动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应当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能力,这直接关系到高校管理的质量。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管理能力都偏低,因此学校首先应当为学生提供课程培养,增加自己对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其次应当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在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成果。
(二)适当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范围
首先高校的行政事务活动并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也不会影响到学生各项权利的行使,因此学生也就不会过多地关注到行政事务活动中。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所有的行政事务都是与学生的发展相关,都是解决学生问题,因此可以在行政事务工作中设立辅助性的岗位,适当给学生提供参与行政事务管理的机会。其次作为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课程管理方面应当引入更多的学生参与,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课程的设计环节中,选择和调整课程的安排,同时监管课程的授课质量,来维护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利益。
除此以外高校应当提高学生参与的层级,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应当提高学生对参与学校管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这种管理模式的认同感;其次适当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只有能力逐渐提高,学生才能进入到更高层次的管理中;最后应当保证学生的全过程参与,包括管理活动的知情权、评议权、决策表决权、监督权等等。
(三)逐渐调整学生的价值取向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目前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价值取向存在较大片场,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应当合理安排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目标,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是加强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认识度,让他们认识到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对个人以及学校都具有很大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学校应当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将学生未来成长规划与学校管理相结合,让学生在管理学校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起自己的发展目标;三是充分挖掘学生的管理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中,尽可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完善参与机制的流程性规定
程序是保证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当下急需要解决程序规范缺失的问题,其中决策机制的完善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决策参与机制,保证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校园管理活动中,这也是保证决策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其次应当坚持决策公开的原则,有的学校为了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忽略了决策的公开性,最终决策结果也很难得到学生的信服。因此只有做到决策的公开透明,才能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决策活动开展到哪个环节,才可以真正加入其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其中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该机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参与到高校的管理活动中,能够随时了解学校发展的动态,同时及时代表其他学生表达出学生的需求,以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从目前机制运行的现状来看,由于参与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學生的参与力度不足,甚至对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甚至抱有抵触的心理,因此有必要找出该参与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来改善目前学生参与度不足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连森,王秀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发展的境域转换[J].江苏高教,2013(6).
[2]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15(12).
[3]康翠萍,郭洁.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辽宁教育研究,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