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一脚浅一脚

2017-09-08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评论部柴静白岩松

2000年,我接到一个电话。“我是陈虻。”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是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尖叫的时间。

“谁?”

“我,陈虻……没给你讲过课?”

“你哪个单位的?”

“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找你合作个节目。”

我们在央视后面梅地亚酒店见了面。

我打量他,中长头发,旧皮夹克耷拉着,倒不太像个领导。他跷着二郎腿,我也跷着。

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

我二十三四岁,不知天高地厚得很,说:“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

“我说的是家喻户晓式的成名。”

“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他都气笑了:“你再说一遍?”

“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他眯着眼看了我一会儿:“你来吧。”

“我不去。”

我有我的节目,人物采访,很自在,又用不着签约,我住在北京,每月去一趟,录完拿现金。

他也不生气,站起身:“这样,你来参加一次我们评论部的年会玩玩吧。”

年会上来就发奖,新闻评论部十大先进。他带我去新闻评论部,头也不回地走在前头,一边敲打我:“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网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哦,这人挺记仇。

我要做的这个节目叫《时空连线》,搭档白岩松,每天十六分钟的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当日新闻。

我之前从没做过新闻,第一期节目就是惨败。现场采访只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宫产怎么不好,就顺利结束了。

那会儿我不把电视当回事,在纸上编完稿子,让同事帮忙剪片子去送审,自己去外地玩了。

放假回来,看办公室人脸色,知道审片结果很不好。大家不好跟我转述最狠的话,只说已经这样了,让我把结尾再录一遍吧。

陈虻公开在会上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宫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宫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宫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大,你找了几个层面?”我越听心底越冰,把结尾一改再改,但已无能为力。

白岩松当时是制片人,压力比谁都大,也不能拔苗助长,别人笑我的时候,估计他心里比谁都难受。每天节目结尾主持人都要评论,我别扭坏了。按我原来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肯定是不行的,按节目的习惯写,我又写不来。一遍又一遍,都过不了关,到后来有一次没办法,白岩松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

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都是对他们的愧疚。

(选自《看见》,有删节,题目由编者加)

作品赏析

说起柴静,你是会想到央视节目中严肃冷静的主持人形象,还是会想到在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淡定优雅的“公知女神”形象?就是这樣一副瘦弱的身躯,就是这样一位清新优雅的邻家女孩,看似内敛清秀,却又无法掩盖自己身上的锋芒。柴静的文字同她这个人一样,矜持简洁中透露着客观犀利。

《看见》的写作动机,很自然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第一个“离开”是2008年,引柴静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导师”、《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的离世,第二个“离开”是2009年柴静突然调离《新闻调查》。这两件事,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让她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

一、透过这本书不难看到,柴静没有刻意选取她这些年记者生涯的重大事件,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是非对错,事件真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思考和历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柴静对自己前半段人生和事业的小总结。不单是柴静本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正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柴静诚实地写下自己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人生,从她的身上,其实也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二、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许多中国社会变迁的大事件: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而在这些事件中,你又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柴静在书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对于一件事,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看自己愿意看见的一面,而对于如柴静一样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将事件的全貌客观地呈现给观众,透过他们的报道或文字,我们才能清晰地看见事件的真相,也才能清楚地明白应该怎样活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论部柴静白岩松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现代中国多维观察
白岩松错了吗?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