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途中荆棘丛生,此刻我们已看到了曙光

2017-09-08

现代妇女 2017年9期
关键词:监护室一家人亲戚

19岁那年,经亲戚介绍,胡芳芳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李志杰。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4年的春天,在胡芳芳的记忆中,当时的李志杰身穿一套深蓝色西装,并不帅气。他来到她家的那段时间里,对人非常有礼貌,他很尊敬老人,每次吃饭都是等全家人都端上了他才最后一个端碗,家里的家务、地里的农活他都抢着干,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本能的勤劳、孝顺和善良,深深地触动了胡芳芳。

他们算是异地恋,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半个多月的一封信成了他们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但无论再忙、再不方便,李志杰总是利用每个假期去看她。

经过一年多的了解,1996年冬天,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很简单,没有洁白的婚纱、漂亮的礼服、豪华的轿车,她带着简单的嫁妆,坐着一辆大巴就进了他们家。当时李志杰家里已经是三代同堂,上有70岁的奶奶和父母,小日子还算过得不错,1997年大女儿出生,他们家正式升级为四世同堂。2002年,夫妻俩又生了第二个孩子,他们辛勤劳动养活着一家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家里总是充满了欢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七年,命运的重锤像山一般压了下来。那是2003年的春天,为了养育两个孩子,改变家境,丈夫和邻居一起去深圳打工。这本是好事,可谁知在一次意外中丈夫从四楼跌落。当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胡芳芳听到丈夫出事的消息,整个人瘫倒在了地上,年近80岁的奶奶,精神恍惚的公公和患有小儿麻痹的婆婆更是被吓懵了,一家人哭成一团。冷静下来之后,胡芳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去看他。拿着东拼西凑的几千元钱,她安顿好孩子和老人赶去深圳。在医院,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看见面带氧气罩、浑身插满抢救设备线和管子、早已面目全非的丈夫,她又一次哭晕过去……

就这样,她开始了在重症监护室陪护的日子,经过几次手术和专家会诊,医生告诉她,李志杰今后将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听到这样的结果,胡芳芳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胡芳芳白天照顾丈夫,晚上疲惫不堪却睡不着,那些日子里,深夜无人的医院走廊成了她情绪的出口,哭泣成了她释放压力的唯一渠道。丈夫还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总是想着通过治疗能好起来。

纸还是包不住火,后来丈夫自己感觉到不对劲,他开始问胡芳芳:“我的腿这么长时间怎么还动不了,小便插的尿管,但大便我都没感觉?”他哭着闹着要去问医生。胡芳芳心如刀绞,心知瞒不下去了,不得不将结果告诉了他,丈夫和她一样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哭得死去活来。她安慰丈夫说:“会好起来的,好好配合治疗,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再说还有我,我会照顾你,我会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好的……”慢慢地,丈夫平静了下来。

经过多种康复锻炼和治疗,他的身体恢复了好多,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后来,他们拿着工厂勉强补偿的1.5万元回到了老家。

当天夜里来了许多亲戚,大家听说出事,都来帮着打扫整理家里,晚饭过后亲戚相继离去,只有姑妈一家人没走,姑妈决定把胡芳芳的大女儿带去她家上学。

胡芳芳开始在农忙的同时带着丈夫辗转求医。她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帮丈夫洗漱、做按摩、做锻炼,然后做早饭。做完早饭就去打猪草,不管打多少两个多小时后就得赶回家去,因为丈夫最多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

就这样,日子一直到2008年,5·12大地震后又遇上水灾,眼看着就要快成熟的一亩多水稻也被大水冲走了,当时全家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就在这时,村委会把他们家纳入了低保范围,胡芳芳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1年底,徽县开始大力推广苗木产业,在政府的帮助下,胡芳芳也成了育苗大军中的一员。她每天除了照顾家里、给自家的树苗拔草之外,有时间就给别人家拔草,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丈夫看她很辛苦,不仅学会了绣十字绣,还在手机上建了一个“苗木QQ群”,不但自家的苗子在网上联系着出售,还帮助邻居联系销路。

生活就这样一天天变得好了起來,如今,胡芳芳家不仅还清了借款,还盖起了新房。

胡芳芳说:“这12年的每一天都在帮助我成长,这4000多个日日夜夜铺就了我们一家通向幸福的道路,途中荆棘丛生,但此刻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我们很幸福,也坚信我们会更幸福!”

猜你喜欢

监护室一家人亲戚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搞笑一家人
比亲戚
奇奇一家人
奇奇一家人
引避
幸福一家人